卢南辉
(新疆库尔勒市第二师三建中学,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新修订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一词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在四个维度上对学生应当具备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概括,分别是基于基础知识运用的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基于理解和感悟的思维能力发展与提升素养、基于情感理解与表达的审美情趣和能力素养以及基于文化传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这四个维度,囊括了学生语文学习所有内容,同时也是国家一直提倡的“大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体现。要实现这四个维度的共同发展,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入手,通过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呈现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语文实践的机会,从而巩固学生所学,提升学生能力,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了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设计的教学任务都比较简单,这就留给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学的目的并不单纯是引导学生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还要以教材内容为抓手,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具体说来,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应当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灵活安排这四个方面的训练,不同的教学内容侧重于训练某一方面或者几方面的能力,循序渐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会得以不断发展,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牢固的基础,从而推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持续、稳定的发展。比如在进行《黄河颂》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要对文章描写的意境进行渲染,要将关于黄河形成的自然科学原理为学生讲解,只有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知识与自然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以最大化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素养。
思考和探究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语文教学同样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思维训练。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即针对教学内容自己提出问题。做学问贵在有疑,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正是他们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师在开展自主探究之前,要指导学生提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以保证学生所提的问题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开展自主探究,效果会更加明显。比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质感的视频后,然后组织提问,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探究,从中选取几个精美的片段,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演练,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受其中人物的思想,触动学生的心灵,在探究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的学科,同时,该学科和兼具着文化传承的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该学科的特点,将学科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锻炼学生的情感理解力,发展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相关能力。首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其次,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会语文学科的重要作用,以增加学生文化传承的信心。比如在进行演讲比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挑选学生熟悉的主题,以书面的形式撰写出优美的文章,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主旨,反映学生的内心,让学生的情感更为丰富和多彩,把写作与生活、与素养的培养进行完美的融合,真正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投身到语文学习中,能够完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基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首先明确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从不同维度、不同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除以上几个方面之外,语文学科对“育人”的要求较高,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教育同样是不可偏废的,适度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同样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