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市新吴区旺庄实验小学 郭筱蓉
“后进生”在教育词典中的定义是: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也可以解释为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严重偏离既定规范和标准的学生。在每个班级中,或多或少总会有这样一些令老师头疼的后进生。如何转化这些后进生就是每个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当然也会遇到许多的后进生,也一直在思考和努力如何才能真正帮到他们,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通过几年的工作和实践,笔者也略有所得:要转化后进生,首先要了解他们,分析他们成为后进生的原因,根据他们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
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都有差异,再加上地区不同、之前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所以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在接受相同的教育时就会产生明显差异,各方面都较弱的学生就会变成后进生。
学习本身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数学又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抽象性的学科。所以,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比其他学生弱,上课经常跟不上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思考速度,或者根本听不懂老师和同学在讲什么,渐渐就开始不关心上课内容,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也有部分后进生是因为家庭条件好,生活安逸,吃不了学习的“苦”,总想着偷懒、玩耍,也不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日子得过且过,对学习没有兴趣。
有部分后进生看着学习十分努力,经常会问问题,家里也买了不少练习册,可是成绩总是上不去。久而久之,他们会觉得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就会渐渐放弃。这一类学生主要就是没有掌握好学习的方法。所以,面对这样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各地人口都在不断增多,班级里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一个班级有将近50个学生,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教学时间内,老师对后进生的指导总会有些力不从心。再加上有些后进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捣乱,还屡教不改,老师对他们的指导就会失去耐心。久而久之,后进生只会越来越差,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在于遗传或智力,而在于家庭和学校环境的不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怎样的父母就会有怎样的孩子,孩子受父母的影响是很大的。
如有的父母离异、赌博或者忙于各自的工作,从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父母教育理念有偏差,或是觉得孩子会自己成才,任其发展,或是步步紧逼,把分数看得很重,不断给孩子施压;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有问题,孩子犯错非打即骂,甚至有些语言、动作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在这种家庭教育下的孩子往往都没有自信、没有目标,学习成绩又不理想,慢慢就会厌学。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从心底里对数学产生兴趣时,就能真正享受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乐趣,也才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到最有用的知识。
如何才能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呢?其实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对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也十分有表现欲望。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情境、活动、问题,让学生观察、参与、回答,并融入课堂中来,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笔者给学生创设了小猴淘淘过生日的情境:一开始,笔者让学生猜“猴妈妈给淘淘准备了什么食物”,学生显得很开心,积极性都很高,笔者特意选了几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后进生来回答。因为学生都有过生日的经验,所以都给出了自己的意见,然后笔者及时给予“你说得不错”“你猜得太准了”等言语进行表扬;接着,在具体讲“平均分”的过程中,笔者也挑简单的问题让后进生来分一分、说一说,虽然他们动作比较缓慢,但也能得到正确答案,只要说得有理笔者就会给予鼓励,有的活动还会有小奖品。像这样的课堂有故事、有活动,学生比较喜欢,就连后进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听课效率都很高。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让好的学习状态、好的学习成绩可持续的发展。
后进生的学习习惯一般都不是很好,主要表现为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倾听、不肯积极思考,做作业马马虎虎、书写不认真、审题不清楚、不肯检查,回家也不能有效地进行复习、预习,等等。
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所以,教师要有爱心,从心底包容学生的缺点、不足;要有耐心,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个学生讲解每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还要有恒心,能坚持长期反复讲述相同的要求。
例如,在做数学练习中,经常要画等号,但就这样一个简单的符号很多学生都不能按要求画,只想偷懒。殊不知,这一时的偷懒在今后就可能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如因为自己写得马虎可能会把符号当数字进行计算而出错,甚至会遗漏而导致自己都看不懂自己所写的内容。所以笔者不断要求学生:等号要用尺子画,等号的两条线要一样长。其实认真写一点也不难,但有些学生就是做不到,经常在做作业时找不到尺子。所以每次做作业时笔者都要提醒学生先准备好尺子,把要求说一遍,在做题的过程中还要提醒,批改时要检查每一个等号,不合格就重画,直到全达标。就这样,一次一次,一点一点让学生形成习惯,慢慢习惯成自然。当学生能把好习惯都养成,以后的学习自然会有进步,也有更好的发展。
学习是要讲究方法的,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由于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抽象性的学科,所以学习数学和学习语文、英语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学习数学需要适当的记忆,但不能只靠死记硬背,主要靠理解。而且数学课程内容还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在学习时也有各自不同的方法和注意点。如在学习图形时,低年级的学生主要靠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剪一剪等操作去直观感受。教师如果忽视这些操作,没有让学生有很深刻的直观感受,那么他们理解起来就会很费劲,也很容易遗忘。相反,如果课堂活动让学生喜欢、印象深刻,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更透彻。所以,学习数学方法很重要,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把握好正确的学习方向。
在日常教学中,后进生由于自己成绩不好、表现不好经常会被老师批评,其他学生还会嘲笑他们,家长可能也不理解他们,甚至埋怨他们。时间一长,他们因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根本就不适合学习,慢慢不想学习,甚至觉得在班级里低人一等,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从而变得自卑、自闭。所以,想要转化后进生,就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班级里的学生一视同仁,虽然后进生会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他们身上一定也有闪光点,只是有可能我们没有发现。一旦发现,教师就要牢牢抓住,充分利用,让后进生也感受到自己是有优点的,可以进步的。
例如,笔者班级里有个小R同学,他的注意力一直很难集中,上课经常要乱动,听课效率很低,所以学习成绩一直在及格边缘徘徊,同学们都不爱和他说话、玩耍,因此他有点自卑。但有一回做数学单元练习,他竟然考了100分,同学们都大呼“不可能”“一定是作弊了”,笔者心里其实也不太相信,于是,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让他拿着空白试卷说答案,他都说对了!即使是提前做过一遍,现在能做全对也很不容易,所以,笔者相信他是真的都会了。于是笔者和他说:“我相信你,你是真的都会,考试也是自己做的,很不错,进步很大,让老师刮目相看。但是,只有老师相信你是不够的,同学们有怀疑,你愿不愿意自己证明给同学们看,让他们也相信你?”他很自信,点点头,说道:“愿意!”于是,笔者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再做了一遍题目,有同学不死心还问了几个平时作业的问题,他都答对了!大家虽然还是很惊讶,但都相信他了。于是笔者抓住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表扬他:“只要肯努力,总会有收获!看,小R也是很有实力的!你们要向他好好学习哦!小R,希望你能再接再厉!”之后的几天,笔者依旧借着这件事,经常鼓励小R。那一段时间他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自信心也很强。
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抗战”。而教师只有一个人,后进生却有许多,有时面对如此多的后进生,真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教师也要学聪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学、家长,一起共同努力,让后进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能保持良好学习状态。
后进生相对其他学生来说学习的自觉性不够,所以师要经常要盯着,对于他们不会不懂的地方也要一个一个发掘出来,再各个击破。但学生多,老师少,时间也不够,怎么办呢?小老师来帮忙!班级里总有一些成绩好又热心的学生,他们就可以作为后进生的小老师,当老师的小助手。当小老师有解释不清楚、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老师再出马。这样不仅能提高效率,对于小老师也是一次知识的巩固、能力的锻炼。慢慢地其他学生也会想要参与进来,班级的学习氛围变得空前高涨。
当然,仅靠学校里的时间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家长也发动起来。后进生的家长其实也想要自己的孩子有进步,只是不知道怎么做。于是,笔者先请他们来学习,看笔者怎么教,看会了,听懂了,回家依葫芦画瓢,多试几次也就慢慢上手了。也有一些后进生的家长工作比较忙或者文化程度不高,回家教不了,就请同班的热心家长帮忙,在双方家长都同意后,把后进生接到热心同学家去学习,两个孩子在一起,更有学习的热情。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有爱心、有耐心,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笔者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后进生也有会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