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会加重老年糖尿病60岁后重视增肌锻炼

2019-01-12 02:39:03刘晓慧
自我保健 2019年6期
关键词:肌肉组织肌少症糖原

文·刘晓慧

指导专家·李青菊(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在机体正常老化过程中,年龄的增大往往带来进食量、活动量的减少、肌肉萎缩,这对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来说非常不利。糖友患上“肌少症”,可谓“雪上加霜”,更需要注意加强肌肉锻炼,存储肌肉,以控制血糖水平。

胡大爷今年69岁,已有12年糖尿病史。近几年来,胡大爷的进食量和活动量不断减少,体重逐渐减轻,身体逐渐变瘦。胡大爷自以为是“千金难买的老来瘦”,但身体的一些信号却不像是“老来瘦”所预期的健康表现,胡大爷变得越来越容易疲劳,时常走不动路,连血糖也越来越不稳定。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这些症状的产生是因为胡大爷患上了肌少症。胡大爷从没听说过,他也很好奇,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出现肌肉萎缩、力量下降的变化,实际上,这是一种综合性肌肉退行症状,国外称为“肌肉衰减症”,在我国通常叫“肌少症”。如果没有营养和运动干预,40岁以上的人每年肌肉丢失为0.5%~1%,而30%的60岁以上老人、50%的80岁以上老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肌少症。

肌少症会加重糖尿病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李青菊主任医师表示,所谓“肌少症”其实就是指骨骼肌减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骼肌质量减少、肌肉力量减退。年龄、体质、生活方式、生活条件、慢性疾病等是影响肌少症发生的5大危险因素。

肌肉组织是人体最重要的组织之一,肌肉中含有肌糖原,肌糖原是体内血糖的储存形式。血糖可以被肌肉组织利用。当肌肉运动时,需要从肌糖原中获得能量,肌糖原储存的血糖用完后就要从血液中获取。而血液中的血糖,是人们从吃进去的食物中获得的。运动强度增大,肌糖原消耗速度相应加快,就把食物转化的血糖消耗了,所以血糖就会降下来。很多糖尿病患者吃饭之后血糖高,走半小时就降下来了就是这种情况。

李青菊主任医师认为:“年纪越来越大,无论体形胖瘦都比年轻时更易得糖尿病,这与肌肉的缺少、肌肉组织比例的下降相关。这也是为什么得了糖尿病后医生建议患者多运动的原因之一。”肌肉在预防糖尿病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肌少症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往往如影随形。如果糖尿病患者很瘦且肌肉少,就只能依靠药物降血糖,借助肌肉自身能消耗的血糖量极少。

在减肥的同时注意增肌

李青菊主任医师强调,肌少症会对人体造成许多危害。比如肌肉与吞咽能力、消化能力、排泄功能、循环功能等内脏功能密切相关,肌肉功能的下降会引起上述功能的衰退。另外,肌肉功能下降,体脂率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代谢异常,加重糖尿病等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减肥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体重。体重没有下降不要心急,要继续坚持。即便体重没变,肌肉组织增加同样能平稳血糖。一些人在坚持锻炼了一段时间后,不见体重下降,但能感觉身上的肉比原来结实多了。此时体内的脂肪正在转化为肌肉。

增肌的办法就是适度的负重练习,可以选择举哑铃、给腿上绑沙袋后抬腿或者步行。只有感到胳膊和腿上的肌肉绷紧,而且觉得酸、累,肌肉才达到了锻炼的效果。身体有40%都是肌肉,特别是四肢的骨骼肌,体积最大,所含的肌糖原数量很可观,如果都动用起来做存储血糖并代谢血糖的仓库,便可达到较好的降糖效果。

猜你喜欢
肌肉组织肌少症糖原
糖原在双壳贝类中的储存、转运和利用研究进展
水产科学(2023年1期)2023-02-02 13:14:02
体育运动后快速补糖对肌糖原合成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广西糖业(2022年5期)2022-11-24 11:14:10
2019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下肌少症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运动预防肌少症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0:40
王建设:糖原累积症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08
蒙古斑点马不同部位脂肪和肌肉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肉类研究(2020年9期)2020-12-14 04:26:26
双能X线吸收法在肌少症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同时测定肌肉组织中4种药物残留的方法及其确认
科技资讯(2020年3期)2020-04-07 03:38:08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肌肉组织中4 种兽药残留
肉类研究(2017年8期)2017-11-16 12: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