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爹娘 遇事和儿女多商量

2019-01-12 02:19:43林厅
乐活老年 2019年9期
关键词:难事商量生活习惯

文/林厅

孩子小时候,我们常跟他们说要做个听话的好孩子,原因自然是听话的孩子少惹事能省心。当孩子长大,我们变老,孩子也希望年迈的父母做个听话的老人,享享清福。然而,许多老人的执拗、倔强,不听劝说,甚至独断专行,常常使孩子和父母之间出现争执,给双方添上许多焦虑和烦恼。

“有事吗?没事以后别给我打电话。”一位老父亲称,他每次鼓起勇气给儿子打电话,都会听到儿子这么说,时间长了,他也习惯了儿子这样的态度,但却未曾麻木。他深知,是自己的独断专行伤害了儿子,想挽回,却不知从何做起……

明知独断专行的后果要断送和谐的亲子关系,为何不事先和孩子商量一下,共同面对呢?

一方面,许多老人看似不愁吃不愁穿,但在精神上十分贫瘠,表现出来的执拗、倔强,甚至偏执和独断专行,都是因为缺乏关注和关爱。平时,孩子们只顾着从物质上予以关照,却很少考虑老人的精神生活,老人心里想什么,孩子们并不知道,于是,老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习惯了自己做主,免去了很多麻烦。

一些老人的执拗,来源于对过去生活习惯的守旧,喜欢自己做主是因为对孩子的不信任,总以为孩子是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出发,若是遇到问题就和孩子商量,担心自己的想法不会实现。

有的老人以权威者自居。虽然人老了,但在他们眼里,子女永远是自己的孩子,长期以来在子女面前的父母威严感,仍然不能丢。“我是你父母,你还得听我的,有事不用找你商量,你按照我说的去办就行了。”这让很多已经为人父母的子女感到别扭。

另一方面,老人执拗还有子女的责任,父母的生活常常会被子女“安排”。子女一味地打着“我这都是为你好”的旗号要父母听话,其实是一种粗暴的干预,最后只会让老人的抵触情绪更加坚定,并在内心深处暗下决心:“我不让你知道就好办了,省得你干涉我。”

所以,要做一个幸福的老人,一定要在家里讲民主,有事拿不准主意,就与儿女们多商量。遇事多商量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好的习惯。当你多倾听他人的意见时,往往会改变自己对待事物的最初看法,让最后的决定最大程度地客观、正确;当孩子遇到难事时,你应当做个指导者或参谋,大家有商有量,难事才能不再难。

猜你喜欢
难事商量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
幼儿100(2024年11期)2024-03-27 08:32:30
商量
圣水镇的“乡村管家”——大事小事都管、难事杂事齐抓
当代陕西(2020年24期)2020-02-01 07:06:50
你会和别人商量吗?
商量出共识
人大建设(2019年12期)2019-11-18 12:11:06
填字挑战
智族GQ(2019年9期)2019-10-28 08:16:21
男士?难事?
不容商量的爱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26
敬业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0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