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立身 立德树人
——浅谈“美”视域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路径

2019-01-12 02:22江苏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杨肇文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壮美视域法治

江苏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 杨肇文 尤 吉

近年来,美育和德育前所未有地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以美育德”的现代化融合式教育教学方式或将成为新时代趋势。从“美”视域角度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路径开发与实践研究,是对当前国内教育改革需求的一种必要回应,也是我校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以美立身、立德树人的科学化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不断尝试实践“美”视域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四种教学路径:

一、知识——“优美”情境式嵌入

一般而言在组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初,均有情境导入环节,我们认为“优美”情境式嵌入相关“道德知识”更有利于学生接受。优美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形式和内容相对和谐,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互相统一,是真善美的高度融合,非常容易满足学生感官与精神上的双重审美享受,容易给学生直接简单、轻松舒畅的体验,对于学生道德感的培养意义重大。我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也发现,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直观的“优美”情境创设更便于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认同感,引发其对娇弱事物的怜悯之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课堂实践中,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13课《美丽的冬天》,教学第一环节是架构学生对冬天美丽景物的认识。基于学情可知,对于学生来说,冬天就是跟“雪”有关,各种冬日活动的起点都是“雪花”。然而对于“雪花”学生其实知之甚少,如何立足已有经验,提升认识呢?实践中,笔者从“美”视域角度考虑教学设计,以“优美”情境嵌入教学内容。以学生从未体验过的微观视角将雪花的“优美”呈现在学生眼前。教学环节“雪花片片都不同”利用课件中的动态图片放大了雪花,成百上千种各式各样的雪花图展现在学生眼前,用“优美”营造“带入感”,配合科普解说,学生很快就能明白雪花是千姿百态的,每片都不同。这种晶莹、规律美的呈现让学生纷纷惊叹,不仅起到了提升学生道德知识经验的教学目的,也让学生通过感受这种优美的情境为后续“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道德情感培养提供认知基础。

二、情感——“通感”网络式感受

有了一定的道德知识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认同更高级的道德情感。而这一教学环节,从“美”视域的角度审视,笔者建议用一种“通感”网络式的感受方式。道德移情和审美移情过程都是一种直觉思维过程,常需要借助直观化、情景化、审美化的教学方式来完成。视觉、听觉、对于人的移情能力的锐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一线教学时,笔者通过同课异构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反复的教学比对,发现学生直观感受时如果建立网络式的感受体系,使之形成顺畅的“通感”,往往能快速提高学生对一些抽象度较高的情感的认同。例如,对于大部分没有国家地理概念的一年级学生而言,要接受 “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差异巨大”从而激发其“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并能够将这种情感内化后再表达出来,是非常困难的。各地风物图片的展示只能打开学生的“眼界”,不能打开学生的“心界”,知识积累的匮乏,家国情怀的缺失都直接影响着一年级学生对于“国家”概念的情感认同。课堂上笔者几番改进,逐步增加情感体验的通道,先后加入了冲击视觉的图片、激荡人心的爱国主义歌曲,触摸实物,甚至激发嗅觉;利用现代软件技术,自制了歌曲《我的家在中国》的MP4,最终通过调动各种感受器官,打通了学生的感觉通道。学生看着图片上的美景变幻于中国地图之上,建立着从“景物”到“地理”的视觉与理解通路,听着老师亲自演唱的乐曲,触摸千里之外不常见的农作物,品尝着平时喝不到的酥油茶,顺理成章地体会到了祖国各地的“不同”,为揭示中国大国风范下的“和而不同”奠定了牢固的感情基础。审美化网络式的“通感”体验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心扉,学生情感井喷式爆发,甚至有学生热泪盈眶,强烈地表达自己对于“家国情怀”的认同,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三、意志——“壮美”沉浸式构建

道德意志的进一步坚定是教学中难度相对较高的环节,情感激发往往是一瞬间,而转化为行为,变为持续的道德习惯,这中间需要强化学生的道德意志,而“壮美”作为崇高美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矛盾没有激化时的通常表现,在其中应当发挥作用,对道德意识品质的培养需要用“壮美”来进行沉浸式构建。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民风民俗》时,第一个教学环节中笔者安排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其中端午节围绕“屈原”来展开,而对屈原的怀念,通常要通过“屈原人生悲剧”的展现,学生沉浸在“壮美”中时,感受到的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处于激烈矛盾时所显示的伟大精神和力量,在心理上给予了学生努力的意志。具有正面价值的屈原的不幸毁灭是壮美的,一种英雄式的壮丽色彩在情感反应中引导着学生更加敬佩屈原的大无畏精神,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意志。在伦理层面上学生就出现了对屈原所处历史环境中善恶的判断,对道德使命的确认,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定和追求。这种由“壮美”带来的道德感染力是强烈的,在冲突对抗中完善自我,理性提升后趋于平静,使学生的道德意志得到持续不断的自我强化。中高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需要经常使用此法。很多美学家认为“壮美”是审美意识的最高形式,相比“优美”更有理性的反思和严肃的责任感。人物命运的不幸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同理心,激发学生悲天悯人的情怀,磨砺自我意志,克服人性弱点,更深刻地产生价值认同。

四、行为——“飞白”自主式完善

“飞白”是书法中的一种特殊用笔法,相传是汉代书法家蔡邕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飞白书”。 这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形式,看似残缺,但因为“飞白”而呈现出“生动”,这种“生动”的原因来自它是出于“自然”。由于受内因、外因影响而不完美是生命过程中的“常态”,所以书法家追求“飞白”,教育家更要尊重学生行为养成中的“飞白”。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设计讲求“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对于不同年段层级的目标要求逐步补充、拾级而上。有时在一节课中也可以完成类似操作,例如,部编版教材二年级《我们有新玩法》一课立足创新行为的培养,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在这一课需要习得:创新行为的理念要深化、创新行为的能力要提升。这需要学生在课堂中不断“飞白”,甚至让“子弹”多飞一会儿,才能从“量变”转变为“质变”。改造“跳绳”游戏,教师不急着一蹴而就,而是要分三次组织小组活动,并对“跳绳”游戏进行改造。每次活动后都重在评议,随后引导总结,理性提升。创意的逻辑有其一般规律——重复、变形、增减。从“色彩、形状”等外形创变,到游戏内部本质的内核创变。放手实验,多次理性提炼,通过师生评议,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创新行为完善的基本方法和注意点,这一操作是尊重学生行为发展的自然过程的。在小学科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小学劳技课程中都有此类异曲同工之妙的教学方式,注重技能培养的学科尚且珍视学生的“完善”过程,注重道德行为逐步培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应当为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重视“飞白”之美。

综上所述,笔者完全认同国家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过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感受到五育并举的重要性及其历史意义。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尝试以“美”育“德”的教育方式,从道德行为形成的一般过程“知情意行”四方面分别探讨总结了“美”视域下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四种教学路径。未来我们将继续积累教育经验,遵循学生道德品格习得的生理与心理规律,用更科学的美育视野辅助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猜你喜欢
壮美视域法治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壮美广西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壮美的城市景观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壮美篇章
壮美的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