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思辨能致远

2019-01-12 01:39林志明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刘某儿童节篇文章

□ 林志明

现代社会,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它就像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早已成了生活的必需品。阿兰·德波顿在《新闻的骚动》一书中说,新闻让我们得以认识生活中没有机会认识的人,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新闻报道和评论,对自己所生活的国家形成特定的印象。话虽如此,但面对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我们真的会筛选和甄别吗?真的不会被媒体混淆视听吗?真的会用审辨的思维,理性看待那一桩桩新闻事件吗?

前些时候,我在班里上《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一课。

这则新闻发生在2016年,说的是“六一”前夕,一位姓刘的母亲带着患病的女儿到南京看病。她本想在儿童节送女儿一份礼物,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礼物,于是到超市里偷了一点杂粮、一个鸡腿、两本儿童读物。

一开课,我就让学生默读这则新闻,然后问:“为了女儿的礼物,你觉得这位母亲该不该去超市偷这些东西?”全班40个孩子,大家众口一词:“不能偷。”

接着,我抛出第二个问题:“有人知道刘某的情况后,便在朋友圈里为她捐款。如果是你,选择捐还是不捐?”学生无一例外,一致认为:“捐。”

此时,我相机引入《最后的母爱》一文。这同样是一则新闻报道,说的是2016年7月6日,92岁的孟阿香在家中去世。为了不让三个智障儿子在自己死后挨饿,她用数年时间,攒下上千斤的稻谷。

学生读完这则材料后,我让他们比较这两篇文章的异同,然后问:“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还会不会为刘某捐款?”很多学生纷纷倒戈,认为不该捐,她应该像孟阿香一样,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财富。

教学至此,我又出示了《请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一文。这篇文章说的是:一位老太太为了不让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饿死,便去面包房偷面包,结果被老板告上了法庭。法官判她10美元的罚金,或者10天的拘役。审判结束后,时任纽约市市长的拉瓜地亚脱下帽子,放进10美元,并要求在场的每个人交出50美分,以处罚大家的冷漠。

读完这篇文章,学生开始躁动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不断地冲击着他们的思维。等了数秒钟后,我问:“如果现在让你重新选择,为刘某捐款,你选择捐,还是不捐?”很多人又开始倒戈,纷纷选择了捐款。

显然,由于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理性思辨的精神,他们大多唯师是从、唯本是从,所以面对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文本时,就像墙头草一样,忽左忽右,摇摆不定,往往一不小心,便落入他人的言语陷阱之中。

今天,我们之所以要进行新闻议事教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培育学生的审辨思维,让他们能用更理性、更成熟、更冷静的心态,来审视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新闻事件。就像作家狄马所说:“一个人如果真的养成了独立、自主、理性和思辨的习惯,那他已经是个现代公民了,语文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大半,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知识的多少和观点的对错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猜你喜欢
刘某儿童节篇文章
乘客被司机“遗弃”后死亡,司机是否担责
配偶与他人同居,多久能追责
迟到罚款撞领导
快乐的儿童节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我的儿童节
团圆篇
过节了
欢乐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