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继洲 天津师范大学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各高校逐步开设影视戏剧专业。大部分高校以北京电影学院与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学课程设置为参照,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计划。但是,教学过程千篇一律,忽略了自身的个性特征。由于艺术高校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缺乏主张,人才培养质量不尽如人意。本文基于此背景,简要探究影视戏剧表演专业培育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策略,以塑造更加多元的戏剧表演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景象。分析当前的影视戏剧表演专业,全国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该专业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模仿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课程设置,出现人才培育千篇一律的现象,难以培育出应用型人才。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应进一步创新影视戏剧表演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即探索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之路,满足时代的多元化发展。
理论教学相对于实践而言,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意义。影视戏剧表演专业属于文化载体,应充分加强学生的理论文化知识引导,将理论基础作为影视戏剧表演专业的本质及内涵,将理论打造为专业性表演实践的真谛,融于学生的头脑中。但理论知识讲解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与帮助。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可以利用优秀的影视戏剧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和情感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播放国内外经典影视剧作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受历史与现代、国内与国际的艺术,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优秀演员的深厚表演功底,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优秀表演技巧的意义,逐步提高自身表演能力。
当前,高校影视戏剧表演科目采用尖端高效的教化传模式,忽略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创新,使人才培养流于表面。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师应有效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表演能力应与时俱进。教师可以选取多元化的授课影视作品,也可以增设文学科目,鼓励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观看优秀的文化作品,提高学生的人物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加强日常练习,使学生融入剧本中的人物情态,让剧中人物“活”起来。学校应积极组织实践表演,将实践活动拓展到音乐会或晚会上,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表演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艺术,在自我表演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进行探讨和分析,充分感知影视作品的优点和缺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探究问题,培育学生的立体化思维,教师也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探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模式。
培育应用型人才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催化剂,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影视戏剧专业快速发展时代,教师必须构建科学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高校影视戏剧专业表演应以创新为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现代化教学理念,结合影视戏剧多元化专业的优势资源以及丰富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资源储备量。学校应吸收校内外优势人力资源,组建强大的教师团队,为影视戏剧表演专业的人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能以行为准则构建延展与进阶式、贯穿式的项目研发链条,有计划、有目标、分层次地形成创新课程体系,进一步建立综合的立体评价模式,使学生在鉴赏评价过程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积累舞台表演经验,积极踊跃地探索适合自身的多元化表演准则。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影视戏剧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育也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构建全新的人才培育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理论与实践,使学生积累更加多元的舞台表演经验,不断增强自身表演能力,为日后的应用型表演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