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嘘云
摘要 对东至县稻渔综合种养进行了调查,介绍了全县稻渔综合种养概况,总结了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工作的成效及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经验;问题;建议;安徽东至
中图分类号 S511;S9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4-0193-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田间工程改善稻田种养生态条件;改水稻密植为适当稀植,扩大小龙虾、中华鳖、泥鳅等活动空间;选择分蘖能力强的水稻品种,确保水稻产量;通过小龙虾、中华鳖、泥鳅等水生动物养殖,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提高产品品质,实现稻渔双丰收[1]。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稻田从单一的种植结构转变为种养结合的复合结构,水稻品质提升,同时收获小龙虾、中华鳖、泥鳅等水产品,综合效益显著;二是采用种养结合模式,构成稻渔共生系统,促进物质在系统内的循环和再利用,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三是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东至县稻渔综合种养工作在省农业农村厅、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领导下取得了较快发展,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3 000 hm2,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链。
1 东至县稻渔综合种养概况
东至县地处皖西南长江南岸,长江流经境内85 km,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大县,全县稻田种植面积2.44万hm2,其中适宜开展连片稻渔综合种养面积逾8 000 hm2,主要集中在长江一线、环升金湖地区的大渡口、胜利、东流、香隅、张溪镇等5个乡镇。全县建有稻渔综合种养万亩示范区1个,示范区面积679.67 hm2,位于大渡口镇、胜利镇环升金湖地区的联圩;千亩示范片4个,即大渡口镇大联圩稻渔综合种养千亩示范片、大渡口镇新丰圩稻渔综合种养千亩示范片、胜利镇新华龙家嘴千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片、东流镇七里湖稻渔综合种养千亩示范片;百亩示范点42个。
2 东至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及相应技术
2.1 稻虾连作
稻虾连作是东至县稻渔综合种养的主要经营模式,主要采取春季投放虾苗或秋季投放亲虾模式,投放虾苗量375~600 kg/hm2,产量1 875~3 000 kg/hm2;水稻产量7 500 kg/hm2,平均利润2.85万~9.00万元/hm2。
2.1.1 稻田选择与改造。稻虾连作一般选择低洼低产地区只种1季水稻的稻田。水稻收割后,用小型挖掘机沿着稻田四周距田埂内侧2.5~3.0 m处开挖环形沟,环形沟不封闭,在稻田的一端留10~20 m不挖通,便于插秧和收割机械通行到田块中间,环沟面宽3~4 m,沟底宽1~2 m,沟深0.8~1.2 m。挖出的泥土用于加固、加高、加宽田埂,保证田埂高于田面0.6~0.8 m。稻田进排水口设置在斜对角线上,并加装小龙虾防逃网,进水口用25目聚乙烯网片制作长方形网袋;排水口用25目金属网片,并安装倒檐。田埂上的防逃设施可采用石棉瓦材料或农用塑料薄膜,防逃设施高出埂面0.4 m。
2.1.2 水草移栽。稻田水体消毒5~7 d后,将金鱼藻和喜旱莲子草移栽于环沟深水区,栽植面积占深水区的50%;将轮叶黑藻、伊乐藻、黄丝草和马来眼子菜等移栽于大田浅水区,栽植面积占大田面积的60%左右。
2.1.3 茬口衔接。9月底或10月上旬至翌年6月上旬养殖小龙虾,5月至6月上旬专田育秧,6月中旬至9月底种植水稻。
2.1.4 小龙虾投放。一般有2种方式。一是投放苗种模式。对于1 h运输半径范围内苗种充足或自己有配套育苗基地的稻田養虾单位,可以选择3—4月投放小龙虾苗种,规格为160~200尾/kg,投放量为375 kg/hm2左右。投放时沿稻田四周均匀散开,让小龙虾苗种自行进入田间。二是种虾留存与投放模式。5月至6月上旬用地笼捕捞小龙虾,将规格比较大的苗种留下作为后备亲虾培育,与水稻共作,规格为80~100尾/kg,留存量为75 kg/hm2。8月中旬至9月上旬往稻田的环形沟和田间沟适当补投亲虾,补投亲虾应异地选育,补充投放75~150 kg/hm2。
2.1.5 饲喂管理。2月底至5月底施用充分发酵的有机肥2~3次肥水,将EM菌制剂添加至农家肥中共同发酵,用量为900~1 350 kg/hm2。按照稻田面积投放螺蛳750 kg/hm2,一方面可提高小龙虾规格和品质,另一方面可减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3—6月每隔15 d投放1次水草,以伊乐藻为主,用量1 200~1 800 kg/hm2;每天18:00—19:00投喂配合颗粒饲料,该饲料粗蛋白含量为28%,投喂量为小龙虾群体体重的1.5%~2.5%,平均投喂量750 kg/hm2。
2.1.6 水位控制。稻虾连作期间,第1年水稻收割后至越冬期结束,大田水位应控制在0.3~0.5 m之间,环沟水位控制为0.8~1.2 m;第2年水稻插秧前,大田水位控制为0.4~0.6 m,环沟水位控制为1.2~1.5 m。稻虾共作期间,水位控制以适应水稻生长为主,淺灌即排,诱导小龙虾集中至环沟中,环沟中水位控制为0.8~1.0 m[2]。
2.1.7 小龙虾病害防治。一是亲虾投放前用生石灰对虾沟进行消毒;二是定期用EM菌液泼洒调节水质;三是定期补水,调控水质;四是定时、定位、定量投喂饲料 。
2.1.8 小龙虾捕捞。一般集中于4月上旬至6月中旬开始捕捞,捕大留小,每隔3 d移动1次地笼。
2.1.9 水稻栽培要点。一是水稻品种选择。选择茎秆矮壮,生育期135 d左右,能适应松软土壤和大田水位短期浸泡的品种。二是分段烤田。按照干湿交替的原则,重点抓好2次烤田。第1次于7月中旬开始,持续时间7~10 d,烤至大田土壤表土出现裂缝为止;第2次在水稻成熟收割前7 d,排水露出田面,以便于收割机械化作业。三是肥料施用。肥料种类选择生物复合肥,将大田水排至近干,采取少量多次,分片施肥的方法,促使肥料较快沉淀于底泥中,随后加水至正常深度[3-4]。四是病虫害防治。优先使用灭虫灯等方法,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水稻病虫害1~2次。五是适时收割。收割机从环沟闭合处进入大田收割水稻。
2.2 小龙虾苗种繁育模式
秋季投放亲虾,春季销售种苗,产量1 200~1 500 kg/hm2,平均利润4.5万元/hm2。
2.3 稻虾鳜鱼轮作模式
主要是虾稻连作+虾鳜鱼的轮作。在一季小龙虾养殖的基础上种植一季水稻,或者养殖一季鳜鱼;第2年稻田种植与鳜鱼养殖的塘口错开。稻虾平均利润在9.0万元/hm2左右,虾鳜鱼的平均效益在12万元/hm2左右。
3 稻渔综合种养主要经验做法
3.1 典型示范带动
稻渔综合种养是养殖业和种植业的一种技术融合,为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促进农民增收,县水产部门组织县小龙虾协会、联丰合作社部分成员到湖北鄂州万亩湖参观考察,2016年在大渡口、胜利镇开展稻虾综合种养试验,试验面积36 hm2,按照投放虾苗6万尾/hm2(375 kg/hm2)的标准,在少量或不投饲料的情况下,平均产量1 380 kg/hm2,扣除生产成本、土地租金,平均利润2.73万元/hm2,水稻单产为6 750 kg/hm2(水灾影响),2项利润合计32 250元/hm2,较传统水稻种植的效益明显提高。典型示范给群众带来了亲身感受,为此项工作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5]。
3.2 加强沟通和组织宣传
2016年底,稻渔综合种养成为农户和大户的迫切要求,但是由于对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概念模糊,不少农户认识不足,担心改变了土地性质。水产部门积极同县政府、乡镇、村组进行沟通,加强政策宣传,选择大渡口镇新丰圩村、大联圩为突破口,推进了稻渔综合种养工作的全面发展。目前,大渡口镇稻渔综合种养面积逾666.67 hm2,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稻虾经济产业。
3.3 突出技术支持和工程设计
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工程过程中,一是把握工程标准,按照沟涵面积8%~10%,沟宽4~6 m的标准设计工程,在保证农田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实现连片开发;二是在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指导,把好苗种关、水草种植、饲料投喂、水质调控、及时捕捞等关键环节,确保小龙虾的养殖成功率;三是开展示范试验,重点解决小龙虾的苗种繁育技术,通过7—8月放种虾,开展秋季繁殖,提高早虾的模式,提高苗种的自给率;如东至县润友鳜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了2.67 hm2的稻田育苗试验,生产虾苗1 387.5 kg/hm2,可以满足育苗面积4~5倍的稻田综合种养的虾苗需求。试验证明,开展稻虾的苗种培养具有成本低、虾苗质量好、成活率高的优势,是促进稻虾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为探索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新模式,该合作社还开展了虾鳜稻田休耕轮作模式,即稻虾共生—虾鳜轮作的模式,积极探索新的稻田综合利用模式,努力提高稻田综合收益。
3.4 开展服务和平台建设
围绕稻渔综合种养,2017年成立了东至县联丰稻渔综合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苗种供应、生产资料采购、市场销售、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统筹功能,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合作社社员35户,稻虾面积273.33 hm2,2017年被评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实现苗种、饲料、管理、销售的统一,合作社稻虾产业取得全面丰收,稻田平均利润3.45万元/hm2,是传统种植的3倍以上,同时吸收贫困户就业23人。目前,全县建设规模稻渔综合种养专业合作社3家,产业规模达到1 333.33 hm2。建立小龙虾的交易市场,2018年大渡口大联圩地区小龙虾交易点6处,收购龙虾逾1 500 t,方便了农户,促进了市场繁荣。今后将重点在大渡口、东流建立小龙虾、优质米交易市场,建立微信平台及时发布信息,促进产业发展。
3.5 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
制定了《东至县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规划》,指导和规范全县的稻渔综合种养工作。积极联系种粮大户、粮食加工企业和合作社成立稻渔种养、粮食加工产供销加为一体的联合体,促进稻渔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 存在的问题
4.1 技术和苗种问题
技术和种苗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产业发展必须优先建设苗种繁育基地,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从2017年的生产经营情况来看,当年春季投放虾苗的,由于苗种的成活率低,产量在975 kg/hm2左右,2016年从事稻虾连作的养殖户采用苗种自繁,小龙虾产量均到达2 250 kg/hm2以上,高产达到3 150 kg/hm2,效益明显提高。
4.2 技术操作问题
技术操作规范与否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应集中技术力量尽快建设适宜不同地区的稻渔综合种养的技术操作规程,包括田间工程、野杂鱼的消毒、水质管理、苗种投放、生产管理、水稻品种选择等。
4.3 种植模式及市场问题
应开展养殖种植模式、市场的研究,防治“跟风式”发展。2019年小龙虾苗种价格高,商品虾价格一路走低。如何调整小龙虾上市时间、上市规格和质量,顺应市场变化,值得研究。
4.4 政策宣传问题
应加强宣传土地政策的调整,尤其是粮食补贴政策的调整,土地“三权”政策等,调和种粮大户与原土地使用权者之间的矛盾。
5 建议
一是优先保障燃油补贴资金支持稻渔工程。东至县积极利用现代渔业发展资金用于支持稻渔综合种养项目。二是积极推进“劝耕贷”工作的实施。2017年东至县积极开展“劝耕贷”工作,共计为17户稻渔综合种养大户发放贷款610万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三是制定东至县稻渔综合种养总体规划。四是积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联合体,促进产业健康发展[6]。
6 结语
目前,东至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 000 hm2,其中流转土地占90%,土地流转承包费7 500~10 500元/hm2,平均达到9 000元/hm2,收入2700万元。从事稻虾产业的一产从业人员达到1 000人,从事市场交易的人员达到300人,按照稻田生产小龙虾1 500 kg/hm2、稻谷7 500 kg/hm2测算,利润达到3.45万元/hm2,效益1.035亿元。在2018年全省稻虾米综合评比中,东至县舜风公司生产的“菊江”牌有机大米荣获“一等奖”,巨丰公司生产的“稻虾乐”荣获“二等奖”,为下一步的优质稻虾米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深入挖掘稻虾米品牌资源,经济效益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2018年东至县的稻虾经济成功被CCTV-2频道《夏日经济》进行宣传,稻渔综合种养已成为东至县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水产产业绿色发展、优质食品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新模式、新途径。
7 参考文献
[1] 梁象秋,方紀祖,杨和荃.水生生物学(形态和分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 毛洪顺.池塘养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 李登来.水产动物疾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马达文,钱静,刘家寿,等.稻渔综合种养及其发展建议[J].中国工程科学,2016,18(3):96-100.
[5] 张桂芝.浅谈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要点[J].渔业致富指南,2008(6):55-56.
[6] 鲁玲.全椒县稻田种养技术推广现状及发展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2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