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宁 廖倩云
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供电需求的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供电企业对配电网投资的不断增加,为了高效利用建设资金,供电企业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储备前期诊断分析评价、储备中期项目审查、投资后期综合评价三个阶段对配电网项目储备开展多维分析与评价,为配电网储备提供量化辅助决策信息,引导配电网投资方向,为公司配电网项目投入产出效益提升奠定基础。
1.专业管理的背景。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电力最高负荷和销售电量不断增长,配电网投资比重在逐年增长。配电网投资的管理短板也随之而来,主要表现在投入产出的效果不理想,精益管理的手段不足等。基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投资效益的迫切需求,供电企业高度重视配电网投资管理工作,研究探索形成多维度的配电网投入产出评价体系,以获得配电网项目储备管理精益化成效。
2.专业管理的理念和目标。配电网投入产出评价体系,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以“精益、高效”为导向,以公司、区域、资产组为分析对象,推动投资管理从单向反映向多维分析转变。多维度评价方法体系将“宏观层面”的综合评价与“微观层面”的基本评价相结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储备前,业务现状诊断分析,引导投资方向;储备中,开展项目审查,包含供电区域投资审查分析和台区资产组投资审查分析;储备后,完成投资效益评价。
本文选取某地市级供电公司(以下简称M公司)配电网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体系,以其所辖六个供电区域为对象,建立基于供电区域的投入和产出量化关系,紧密结合最新电力体制改革对公司经营业绩以及营销服务带来的新要求、新挑战,进行配电网投入产出多维度分析,为配电网投资决策提供辅助手段,引导配电网精准投资。
1.储备前:把舵定向,筑牢配电网项目储备基石。M公司构建"找短板-明方向-定策略"的"三步走"模式,开展配电网项目储备前期工作,实现配电网短板指标定位准确、配电网投资方向明确清晰、配电网提升策略科学合理,为次年配电网项目储备工作把舵定向,铺好基石。
?
(1)多维评价,望诊把脉,定位配电网指标短板。M公司从横向、纵向、时间轴三个维度,全面量化分析评价配电网投入产出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横向比较上,按A+、A、B、C、D 五大类供电区域分类,以全省其他地市公司为对象,判断公司整体投入产出效果,确定公司整体短板指标。
纵向穿透上,以公司所辖六个供电区域为对象,结合各区域评分、排名情况对各具体指标进行逐项、细化分析,确定分区域短板指标(见表1)。
时间轴上,以时间维度持续跟踪短板指标情况,关注问题是否具有持续性,剔除异常指标,交叉验证横向与纵向分析确认的短板指标。同时,研究指标发展趋势,分析问题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对配电网项目进行优化排序。
综合以上三个维度的分析,M公司的短板指标为整体短板指标主要为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单位配电网资产售电量与10kV公用配电线路N-1通过率。
(2)多级对应,问诊定性,明确配电网投资方向。M公司在前期梳理出的项目属性及指标关系对应表(表2)的基础上,于发展部、运检部项目储备前,依据三个维度的分析结果,分区域差异化向业务部门提供投资方向建议、引导项目投资方向,辅助项目方案的制定。
财务部根据2017年的指标分析结果向业务部门提出方向建议:TA区、HL区迫切需要改善设备重过载问题、消除设备隐患以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SM区、XA区、JM区应加大变电站配套送出方向以提升单位配电网资产售电量指标,建议2018年加大这些区域这几个方向的投资比重。
2018年M公司共储备配电网项目1121个,投资计划8.58亿元,从投资方向上分析,2018年配电网建设项目着力于解决设备重过载,占比42%,以进一步改善M公司区域业扩受限比例指标;其次为消除设备安全隐患,占比26%,有助于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和每万户故障报修量;再者是变电站配套送出,占比19%,有助于单位配电网资产售电量、10千伏线路N-1通过率指标的提升。
(3)多因融合,对症下药,拟定配电网投资策略。2017年度M公司整体短板指标主要为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单位配电网资产售电量。而根据梳理出的2018年公司投资方向,M公司2018年着力改善的指标为单位配电网资产售电量、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及业扩受限比例指标,对10千伏线路N-1通过率指标关注度不足。同时,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逐步深入,公司需要不断增供扩销,满足新增负荷供电要求。
表2 项目属性与配电网产出指标对应表
因此,2019年投资策略为:在有效保证公司新增负荷供电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消除设备安全隐患、加强网架结构和变电站配套送出三类项目比重,以有效改善短板指标,提升配电网投入产出效果。
2.储备中:点面结合,提升项目的合规性和经济性。宏观层面,应用供电区域储备方向审查场景,审核供电区域投资方向的合理性,通过供电区域产出指标趋势分析,结合当前项目储备规模及各投资方向比重等方面,审查供电区域项目储备方向的合理性;微观层面,应用台区储备项目投资审查场景,审核台区资产组项目储备合理性,以财务经济性视角判断台区投资的必要性与优先级,使得在预算金额有限的情况下,投资向着高诉求、高经济效益的项目流动。
(1)严格监控指标趋势变化,精准匹配区域储备投资。首先,引入供电区域投资经济性审查方法,制定各项产出指标合格值,提前预警。其次,从电网安全提升、电网经济效益和电网服务效能三大方面分析其指标变化情况,得到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再结合业务部门为主整理的《2017-2018年配电网10kV新建及改造项目清册》和《2019年中低压配电网工程项目清册》,梳理供电区域的历史储备方向及储备金额比重变化。匹配的原则为:若两者增长趋势相同则匹配,建议审批投资,否则需要进一步进行审查。
(2)开展台区资产组项目评审,细化投资储备项目。M公司财务部以台区投资项目为储备审查对象,联合发展部、运检部、经研所等部门对台区资产组进行细划,通过台区指标现状与历史改造情况综合判定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再利用资产经营诊断平台的单体资产的全寿命周期关键信息,结合运行指标严重程度及经济性产出指标情况,确定台区投资的优先级,建立投资分析评价矩阵。将其划分为可投资、暂缓投资、不投资三个区域,形成评价审核结果,最终确定投资清单。
3.储备后:量化考核,综合评价项目经济效益。M公司在项目投产后,从两个方面评价项目投产效益,一是分析各供电区域投入产出效能,识别运营低效区域,结合其当前预算下达及储备情况综合分析运营低效原因,辅助业务提升及下一年项目储备优化。二是分析产出目标完成情况,检验项目执行效果并辅助下一年项目储备目标制定。
(1)明确项目储备评价标准,提升储备管理精益度。M公司为进一步提升项目储备的精益度,实现项目储备的闭环管理,以贯彻"储备后评价,评价后考核"的理念制定了《2018年M配电网项目储备合理性评价意见与考核办法》。一是经济性考核,通过全年的投资方向对应的短板指标提升度以及产出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异比对评价项目的经济性;二是合理性考核,通过所有区域的目标完成情况来反向检测目标设定的合理性。
(2)深入挖掘数据指向,优化调整投资结构。M公司在整合资产经营诊断平台、PMS2.0系统、统一项目储备库系统及《项目清册》的数据基础上,通过与各供电区域2018年实际储备规模进行比对,综合考量各供电区域在2018年预算下达及预算完成情况,测算投资项目的经济性。基于指标完成度与产出绩效得分构建评价矩阵,按照数值分析将其划分为三个区域,即问题区、关注区和对标区。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不同的工作思路,确定各区域2019年储备规模调整建议,形成M公司配电网投入产出评价分析报告。
M公司基于财务管理职能,结合配电网投入产出分析评价结果,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项目储备审查管理流程,依托配电网投入产出评价模型持续追踪六大供电区域配电网投入产出情况,形成配电网项目端到端的闭环管理,保证了配电网投资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实现了电网薄弱环节的精准定位和项目的精准投资。下一步研究方向如下:
1.完善数据质量。目前M公司配电网投入产出评价体系建立在储备项目统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上,数据统计口径、数据完整性、数据传输等方面均有待完善,需要业务部门进一步完善数据质量,开展数据传输的定时监测,建立数据审核确认机制,以提高分析数据的质量,确保项目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2.利用信息化手段。目前分析主要依靠人工收集数据,筛选剔除异常数据后匹配分析,评价标准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分析的频率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常态化、高效率地实现评价分析,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自动获取评价的指标数据、固化评分标准及评价模型,以便更加智能地实现各层级各维度的配电网投入产出评价分析。
3.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动态更新机制。目前台区资产组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当前管理需求和各业务部门专业意见,初步设计了涵盖电网安全、服务效能、经济效益三大领域的产出指标,方向及重点会随公司发展水平不断变化,需要建立高效的指标体系动态调整机制,满足公司业务发展及管理要求,时刻保障评价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