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视域下小学生音乐社团的实践研究

2019-01-11 22:55:18江苏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陆慧怡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社团音乐评价

江苏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 陆慧怡

一、学校社团的由来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校位于太仓西郊城乡接合部,毗邻西庐。西庐是开创“娄东画派”的殿堂,历史赋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底蕴。如今的西庐,已不再仅仅是印证当年西田老人画学思想,传承书画艺术的场所,更是太仓西大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活”和谐发展的代名词,是太仓西区经济崛起的见证。西庐文化已深深根植于太仓这片土地上。我校依托独特的西庐人文优势,将这一地域文化衍生为学校的特有教育文化。

近年来,学校海纳百川,敞开大门尽力吸纳来太仓务工人员子女,新太仓人比例连年超过72%。面对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各异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何依托学校文化建设的背景来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使学生们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才建设的需求,成为学校所面临的新课题。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一个个鲜活的学校社团项目应运而生。

二、音乐社团应运而生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提升审美情趣。我们通常理解中的小学音乐教育往往是指音乐课堂上的教育,但是仅仅依靠每周2节的音乐课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候,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想到了课外的更多的时间。为了满足更多学生对于艺术追求的需要,学校在音乐课堂之外,开设了许多的音乐社团,音乐社团也逐渐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校园里开展学生音乐社团活动,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三、学校音乐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

1.活动项目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型

小学生音乐社团普遍获得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肯定,但是从学校社团项目活动的现状来看,社团的项目设计比较单一,除了合唱、舞蹈、鼓乐队等保留项目,难有突破与创新,因此较难调动更多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发挥更多学生的音乐特长。

2.项目类型受众面小,缺乏全面性

以往的音乐社团是以校级社团为主,在每个年级段中挑选优秀的学生参加活动,由于活动项目的数量有限,使得参加活动的学生数量有明显的局限性,还是有学生无法全面地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

3.学生活动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体性

纵观学校的社团开展情况,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社团没有真正良好地开展起来。因为许多社团辅导教师没有真正理解社团活动课的形式特点,他们还是用普通音乐课的上课形式来执教社团课。所以在一堂课上,学生都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自主性和主体性完全没有被发挥。

4.学生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目前小学音乐社团实践活动大多存在注重形式、忽视效果等现象,有些音乐教师大多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忽视了开展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每节课的活动内容都比较单一,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5.学生评价展示形式单一,缺乏激励性

每学期活动结束后的学生评价形式往往仅是采用教师总结打分的方法,这种单一的形式很难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评价的片面性也局限了学生们进一步成长。而可为学生展示的平台也是少之又少,很难让学生有更多展示学习成果的途径。

四、解决小学音乐社团活动存在问题的基本策略

1.创新活动项目,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设计社团活动项目的过程中,除了保留传统的内容之外,充分发掘校内外辅导教师的师资资源,并且结合学校地域文化的特点,创新性地开设更多有特色的社团活动项目。例如,昆曲就是发源于我们太仓的古老戏曲,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被誉为“百戏之祖”,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而越剧是我国的第二大剧种,又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称为“中国歌剧”。学校充分利用优质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昆曲、越剧两大社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推动学校艺术方面的长足进步,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增加活动内容,扩大学生的学习参与面

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进一步确定音乐社团项目活动的组织形式,从校外辅导教师的校级社团—校内辅导教师的校级社团—年级教师的年级段社团,组建三级社团结构形式,全面铺开。除了明确性和规定性的校级社团外,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和年级段教师的特长组建社团,每个年级段可以组建6~7个社团组织。各活动项目成立后,再次按照自愿组合的原则成立各小队,选定组长,为小队命名。这样的结构形式能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展。

3.发挥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发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社团的概念中本就明确提出,社团成员必须有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这也是社团和兴趣小组之间最明确的区分。所以,作为音乐社团的一员,学生必须要开始学习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选择地自主学习。但是鉴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过程中还是必须要有教师、家长参与配合的痕迹,因此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该是在活动中逐渐培养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社团的活动形式无法做到完全地自主进行,但是作为辅导教师,我们要进行思考,怎样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怎样正确地把握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音乐社团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以合唱社团为例,在组建社团的初期,我们就可以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设计社团名称,自己选团长,每节课的点名记录也可以交给学生进行。在社团活动的时候,以声部为单位,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学习歌曲的时候,充分运用小组的力量,预先解决节奏、音准的问题。课前的发声练习、气息训练等活动也可以交给学生来自主完成。这样的活动方式,不仅教师解放了更多的时间,可以更加细致地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也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互利双赢。

4.全面统筹安排,提高学生的活动实效性

教师应该重视社团活动课程,在课前全面做好课程计划的制订,每一学期、每一节课要完成怎样的内容,达到怎样的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实践课堂的过程中,要有更多深层的痕迹,让每一节课,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学期中和学期结束后,我们让学生完成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惑、收获,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5.完善评价方式,提高社团活动的丰富性

小学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愿结成的团体,活动的评价是整个活动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有很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要注重社团实践活动评价方式的完善,建立合理、客观、系统、积极的评价机制。小学社团实践活动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评价的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不同体验。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结合课堂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引导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自我和他人,从而起到激励的作用。在阶段性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借此契机,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的平台。例如,学校的六一儿童节、迎新文艺汇演,乃至各级各类的艺术比赛,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社团活动学习情况的平台,给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大胆表现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开展音乐社团活动,能够更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以美育为核心,融德育、智育、体育为一体,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全面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不断研究,不断提升,才能让我们的音乐社团活动真正全面地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猜你喜欢
社团音乐评价
缤纷社团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军事文摘(2017年16期)2018-01-19 05:10:15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K-BOT拼插社团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51
音乐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 15:30:10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