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语言“贫乏”吗?现实的语言环境是流动的,它既受到当前各种现存文化的不同影响,也受到其他语言,包括网络语言的影响。但就个体而言,语言表达主要受使用者既有知识文化素养的限制。
人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学习语言:一是有意识过程,即通过老师教授、课堂学习并辅以练习、记忆等活动,了解和掌握语言的特点、语法使用规律等;二是潜意识过程,是自然交际得到的结果。
科学研究显示,后者真正掌控了我们的日常语言活动。也就是说,不管我们有没有接受过较高水准的语言训练,真正决定我们的语言形式的,其实是当时的语言环境。直白、快捷的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带来的开放和自由,抑制了“经典语言”的修饰与典雅。因为更复杂而书面化的表达,可能会消耗我们更多的时间,也相应增加了浏览者的理解时间。这些时间损耗的预期,使我们在选择使用不同类别的语言形式时,潜意识里“下调”了自我表达的语言形式的门槛。
也就是说,我们原本的语言修养都还在,我们的语言也并不贫乏,只是为了配合特定的语境,比如网络生活,选择了相对“贫乏”的语言形式。当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语言“越来越贫乏”时,也就意味着网络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模式。
近几年来,《现代汉语词典》的几次修订以及“年度热词”的评选都引起了热议,成为群体性的文化事件。这足以说明,语言、文化的发展已经通过网络这个信息载体,连接了所有在线的个体。我们身处其中,也就必须接受网络带来的语言与文化层面的变化。
只是,整日里把“盘它”“word天”挂嘴边,也需要“治一治”吧!毕竟我们生活的世界,不仅有下里巴人,也有阳春白雪;我们既要有在流行文化语境内畅行的洒脱,也要有在典雅文化语境中发声的能力。虽然需求决定一切,但修养依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