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吕 容
“自理”是生存的基本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幼年和少年时期过着无忧无虑、心满意足的生活的年轻人,在他们刚刚跨进独立的劳动生活时,往往会感到精神颓丧,对前途失去信心。”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只虎皮鹦鹉被主人养在鸟笼中,每日衣食无忧。后来,主人见其他的鸟儿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觉得虎皮鹦鹉整天被关在笼子里很可怜,于是就打开笼子将它放回了大自然。主人以为鹦鹉从此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没想到,几天后鹦鹉却死于饥寒交迫,因为它既不会筑巢也不会寻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人类自身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孩子长大后,要在这个时代中生存、发展,获得成功,而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更新自我的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否则,他们就会像那只虎皮鹦鹉一样因为难以适应外界的环境而遭社会淘汰。
那么,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从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主精神,摆脱依赖心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应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今许多家长喜欢包揽孩子的事情,不给孩子自我实践的机会,导致孩子没有独立做事的习惯,没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下去,他们将来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就会茫然,会无从下手。
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技能,就要努力转变观念,不怕添乱,要相信孩子。家长要抓住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从小培养,从日常生活小事开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力所能及的事,从而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做到理智、健康地爱孩子。
国外很多的幼儿园、小学会举办很多丰富多样的小型活动,如组织缝纽扣、洗衣服、刷鞋,叠被子等各种比赛;为伙伴服务一天,给同学们推餐车、盛饭菜、收拾碗筷;家长让孩子“当一天家,理一天财”;还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如在迎接各种节日时让孩子自己动手做贺卡、包饺子等。这些活动寓教于乐,既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增添了生活的乐趣,还能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我们的家长也可以学起来,利用孩子在家的机会,给孩子布置一些任务,如每个周末都让孩子自己洗袜子,并让孩子坚持下去,养成习惯,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又锻炼了孩子的责任感。
有人说:“孩子为赞赏而生存。”家长多给予孩子一些鼓励和赞扬,孩子就有了自信。有了自信,孩子就能看到希望,奇迹也就创造出来了。如果孩子在家做家务的时候,扫地扫到鞋子上或者洗衣服的时候把水洒出来了,家长就大声训斥,孩子的积极性就会被打消,今后他们就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了,自理能力也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因此,家长要学会正面引导和鼓励孩子,让孩子充满自信地去学习和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
孩子的自理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自立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想自立了,那么他就会去努力地自理,去积极地尝试,从而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而自立,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父母有很强的奋斗精神和自立能力,那么,孩子就会有这种精神和能力,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