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东城实验学校 姜国蓉
刚刚从小学毕业即将进入初中的学生在心理上会出现一些变化,因此,做好中小学数学衔接的第一步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制定教学计划,在借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采用能够顺应学生学习发展的方式进行教学。将小学阶段重视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教学目标增加两项: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生的能力发展,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基本运算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让学生在分析、整理、运算、应用、对比等能力方面得到拓展。
通过研究中小学教材发现,当学生从小学毕业进入初中,接触的第一册数学教材中,主要包含“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初步”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内容和小学数学所学习的内容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也基本学习和了解过,只是在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因此,在数学课程实践教学当中,应在切实掌握中小学数学教材特点和关系、数学教学具体学情以及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情况下,不仅应站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角度来考量,展开初中数学教学,同时也应站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视角,有效关注学生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健全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从小学数学知识中发现新知的能力,同时实现对数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强化学生不断学习和归纳的意识,实现中小学数学学习的平稳衔接和过渡。
初中数学学科相对于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更加复杂,学习难度也随之增加,这也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果学生升入初中后依然只靠课堂学习,则很难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扎实掌握和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就应重视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课前预习、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后深化及加强复习巩固的数学学习习惯,并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比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多利用自身教学经验和体会,引导学生意识到小学与中学数学学习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体到抽象过渡。注重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多提问、多质疑,让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手脑结合、课后自主复习巩固、自主完成作业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方法方面,还应重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分析、理解和内化的能力,在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数学教学中应将问题探讨、类比推理、假设证明、课前自主预习、课后自主练习以及对章节知识的总结等方法作为学法给予指导,逐渐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从而提升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确保学生数学学习由小学向中学紧密衔接。
由于中学数学学科内容相对小学数学更加复杂、多变、抽象和深入,并且中学数学学习中所涉及的概念论证也更加全面和严谨,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紧密,运用更加广泛,综合性更强等特征,这就给刚刚升入中学的小学同学带来了数学学习的困惑和难度。因此,要求小学六年级老师和初中一年级的教师首先对中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和特点有透彻的研究和掌握,找出小升初后数学学习内容的变化和需要加强衔接的知识点,从而实现中小学知识的平稳过渡,确保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和小学知识有机融合,利用类比、联想和迁移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小学知识中发现和生成数学新知识,从而实现对数学新知的深刻理解和内化。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已经体现了数形结合、方程、集合以及对应等数学思想,学生也对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建模法等有了一定了解和认知,当学生升入初中后,上述数学思想以及学习方法就变成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展开合理的渗透和培养,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好数学思想基础。
总而言之,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切实做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