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副主委郭乃硕提交了一份《关于吸收传统生态治水智慧,加强东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吸收我国传统生态治水智慧,加强东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为东北老工业振兴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
我国东北地区均为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区域。据2009年版《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仅吉林省内城市供水漏损量就达22454立方米,23.1%的漏损率位列全国第一。旱涝急转带来的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内涝频发问题,已成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郭乃硕指出,我国北方传统村落在长期应对寒冷干旱严峻气候过程中,凝练出一套以生态治水智慧为主、具备“低技术、低成本、低维护”特征的中国传统雨洪管理体系建设方法,不仅以“适应式”满足了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6字方针需求,同时更加灵活而弹性。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标准与做法不应全盘西化,应该关注本土生态治水智慧与朴素的规划哲学观。” 郭乃硕表示,海绵城市诸多理念来源于国外,从其在我国提出到进行大量实践仅十几年时间。而我国传统生态治水智慧历经数百年,依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其表现出的低成本、低技术、低维护、适应性等特征,是完全适应于本地自然环境的本土化做法,值得我们去总结凝练并活态传承至现代海绵城市理论之中。
郭乃硕同时指出,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本土生态实践智慧。“适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实践不仅要靠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需要从根源上重释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我国以往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大量资金投入到以“高投入、高能耗、绩效模糊”为特征的城市雨洪管理“大工程”之中(如综合管廊等)。这些工程往往专业程度高,且能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城市雨洪管理工作效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难以真正融于环境,设备自身耗资巨大,最终难以参与自然的循环利用。相比之下,传统生态实践手段不仅在功能上完美实现雨洪管理的目标,且措施本身拥有高度的可持续性,能够直接参与到自然的循环利用之中。
针对这一现状,郭乃硕认为,海绵城市建设应采取低成本、高可持续性的雨洪管理手段,吸取能够真正适应自然、低成本、低技术、小规模而单元化的设计手法和技术体系。需要吸收传统生态治水智慧中的若干经验,培育适于本土环境的、发挥本土材料特性的、有助于人们学习与参与的生态实践技术和设计手法。
郭乃硕同时建议,强化海绵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建立完善的规划管控制度,加强海绵城市规划与各层级、各类型规划的衔接和融入关系,改变以往分系统建设的模式,系统性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并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海绵城市建设。针对有条件和需求的区域制定详细规划,并在各级规划实施中落实传统生态治水智慧的相关要求。同时实现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绿地系统规划、功能区划、环境保护、市政和交通基础设施综合统筹等。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应在传统生态治水智慧的引导下进行编制,系统性地优化生态安全格局,落实规划指标和主要设施用地布局,明确生态功能保障基线。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建设工程项目应编制雨水控制与利用方案,分别在地块开发建设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中落实海绵城市管控要求。
郭乃硕还建议,建立传统生态治水空间的多重效益绩效评估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的评估和监控,为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组织海绵城市试点区积极构建“人工+自动监测+模型模拟”海绵城市建设成效评估系统,形成兼备海绵城市监测评估、建设管控、宣传推广及与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兼容的系统功能。在整合信息化、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基础上,部署构建海绵城市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海绵试点区中各个海绵工程以及在线监测设备的全方位、动态化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