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君
(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000)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渠道防渗技术是当前阶段国内大力发展节能减排、建设绿色中国的要求,同时对于农民来说,水资源的利用率低同时也造成了经济效益低下,改造防渗渠道也非常具有经济意义。比起一些可行性比较低的节水方案,渠道防渗技术只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微进行改造就可以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大大提高灌溉效率,而且也非常经济,所以该项技术也是目前我国运用最为广泛的节水灌溉技术,被许多人所追捧。另外,不光在经济和可行性方面具有优势,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讲,防渗渠道技术也是很有必要的。传统的农田灌溉中损失的水资源,在渗入地下后不光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还会让地下水位上升,从而引起农田的渍害,尤其是在一些含盐碱化的农田,更是会引起严重的次生盐碱化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渠道,在修建时一般都是采取就近取土的原则,往往当地的土壤条件就会影响渠道的建设质量。像是在一些沙砾比较多的地方,就用沙砾作为材料进行修筑,但是沙砾相比其他的建筑材料其实黏着性和密实度都是比较差的。如果用的沙砾比较多的话,难免会影响整体渠道的质量。一些渠道受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下水的反渗作用,地下水会对渠道和土壤的连接处进行冲刷,降低渠道和土壤的连接,致使渠道容易产生损坏。如果地下水和渠道里的水位出现水压差,这一损坏的效果更加明显,更加容易出现渗透问题。特别是降水比较多的时候,大雨过后形成的水压差对渠道极具毁坏作用。
一是因为建设渠道时原本就存在的设计问题,设计方案不合理,致使排水和灌溉时系统自身出现问题造成渠道损坏,二是因为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很多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渠道的改造时间比较晚,改造的渠道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相关的配套设施都是原来的旧设备,和新的系统并不适配,同时设备也缺乏有效的保养和维护,让很多地方出现了问题。这种情况造成的渗透问题在雨期和使用高峰期特别容易发生。
施工的土壤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田水利工程渠道的质量,选用什么材料不仅要考虑工程质量问题,也要从价格和地域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首先是价格因素,如果施工材料在满足质量的条件下能够就地取材是最好的,这样不仅省去了运输问题,也很大程度节约了成本。但是这种材料有时候也不好达到标准,比如上面提到的沙砾还有一些粘土材料,容易在温度较低或较高的情况下失去防渗功能,渠道的耐久性就得不到保证,所以这种材料一般运用于一些气候相对来说比较温和的地区,还有一些防渗要求不是太高的小型水利工程渠道中。在进行渠道的施工时,要对渠道建设的地区表面进行清理,对表层的土进行粉碎和过筛,分理出里面的树根草皮和杂物等,避免这些东西影响了渠道的建设。另外材料的含水率和配合比要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按照工序干拌后再进行湿拌。渠道的铺设要分层铺设,一层铺好了夯实后再铺下一层。铺设完成后进行合理的养护和保养,避免出现开裂等现象。水泥土防渗技术和土料防渗技术是比较相似的,但是地域性相对比较强一点,通常在南方使用塑性水泥,而北方比较干燥,使用干性的水泥。但是在特别寒冷的地区不适用于水泥土防渗。
对于特别寒冷的地区,膜料防渗技术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相比土料防渗技术来说,膜料防渗技术防冻性能和适应性比较好一点,另外膜料防渗技术在抗腐蚀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进行具体操作时,膜料防渗技术是把塑料薄膜作为防渗层,施工时比较简单方便。另外在运输时,膜料也比较简单方便。但是膜料防渗技术也并非万无一失的,相对于土料防渗,塑料膜本身存在缺点,可靠性相对较低,施工过程常常会出现纰漏。所以对是工程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在施工时要保证其可靠性。
还有一种防渗材料是沥青。对于埋藏形式的沥青薄膜,沥青材料在防渗透时的效果比较好,操作起来也相对比较复杂一些。在渠道刚开始铺设时,需要对底部的土进行处理,除草和平整等,在处理完之后,把沥青融化,利用机械装置进行喷洒作业,喷洒之后沥青会在土壤表面形成薄膜。同时也不能直接进行铺设,要把这部分薄膜进行保护,防止其老化和损坏。然后,进行沥青混凝土的铺设,通常是把沥青和碎石或者沙砾进行混合,这样做成的材料不仅比较耐久和稳固,同时的防渗效果也比较好。最后形成的部分是沥青席,这部分材料使用毛毡或者玻璃丝形成的沥青卷材,在铺设完成后,再用沥青对相连接的部分进行连接 。
砌石防渗技术是浆砌与干砌相互结合的一种防渗方式,这种反渗技术耐磨性和防冲击能力都比较强。相比沥青防渗技术,施工过程也比较简单,如果防渗要求比较高的话,就要用浆砌保护面防渗施工技术,通常有重力墙式和护面式。如果防渗要求相对比较低的话,选择砌勾缝护面的施工技术比较好。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技术对于农业生产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建设时,要按照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渗透材料,发展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渠道防渗技术。发展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渠道防渗技术符合当前国内大力发展节能减排、建设绿色中国的要求,一定要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