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宝应中学 崔成凤
范例教学理论起源于德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在全国大范围内掀起了范例教学的热潮。然而,八十年代的范例教学往往与填鸭式教育并存,很多一线教师误解了“范例”的性质,认为“范例”即是由老师给学生做出正确示范,导致范例教学演变成了灌输式教育,影响了教育的发展。新课改实施以来,范例教学逐渐退出了课堂,学术界鲜有关于范例教学的研究,这一教学理论几乎被广大教师遗忘。然而,范例教学也有其一定的教育功能,而前提是正确解读“范例”,即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示范材料,包括发现数学、研究数学的过程、相关概念或定义的确立等等。通过这些范例,让学生汲取成功经验,借鉴成功方法,对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立足“算法案例”一课,探讨了范例教学的课堂设计。
在课堂开始阶段,学生们的注意力往往还停留在课外,被课外的某些事物所吸引,在这样的前提下,新课的导入需要设计一个缓冲,即为学生能尽快适应课堂学习而创设情境,而其中可用的课程资源即包括范例教学中的示范材料。数学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其间涌现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数学典故,教师可将这些典故作为范例材料应用于课堂开始,运用趣味范例活跃课堂氛围,创设课堂情境,转化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为学习新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算法案例”一课的课堂开始,笔者首先通过课件展示著名的“韩信点兵”示范材料:将士兵列成三纵队,则余2 人;列成五纵队,则余3 人;列成七纵队,仍余2 人。正当众人茫然之际,韩信立刻算出了士兵的总人数,即2333 人。
在这样的情境下,根据范例导入新课:这道题属于什么类型的数学问题?韩信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计算士兵的总人数?
在学生们交流讨论的同时,笔者再次播放课件: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2;五五数之,剩3;七七数之,剩2。问物几何?
设问:对比“韩信点兵”和《孙子算经》中的两道题,它们之间有哪些共同点?
笔者归纳:“韩信点兵”问题运用到了剩余原理,即《孙子算经》中的“孙子算法”。
设问:那么,如果用m 来表示“孙子算法”中所求的数,要得到m,首先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学生合作探究:3÷m 后余2,则mod(m,3)=2;5÷m 后余3,则mod(m,5)=3;7÷m 后余2,则mod(m,7)=2。
笔者归纳总结:我们学过数学的自然语言,在这种状况下,如果用自然语言来描述,则算法可以写作:
S1 m ←1
S2 m ←m+1
S3 输出m
S4 如果mod(m,3)=2,并且mod(m,5)=3 以及mod(m,7)=2,则执行S3,否则执行S2。
综上,范例教学的课堂设计应遵循一条主线,即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个人因素纳入课堂设计的范畴,转化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因此,在“算法案例”课堂开始,笔者引入了“韩信点兵”这一趣味范例材料,让学生通过破解“韩信点兵”的典故进入学习的正轨,并根据范例展开探究,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知识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环境与知识、环境与学生心理、知识与学生心理三者之间必须建立起内在联系,从整体上实现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生成知识,提高学习质量。因此,遵循“案例算法”的知识主线,在此基础上用范例教学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在范例的带动下展开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
如“算法案例”一课的授课环节,此时学生们已基本了解了算法案例一课的研究方向、主要内容和知识特点,在这样的前提下,笔者再次用课件导入范例材料:十二世纪末,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发现小兔子出生两个月后就有繁殖能力。由此他想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一对兔子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能生出一对小兔子,那么一年后可以繁殖多少只兔子?最后通过计算,他得出了答案,即144 只。
设问:这道题属于什么类型的数学问题?他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学生合作探究:属于数列问题,其中任何一项的平方数都等于和它相邻的前后两项的乘积加1 或减1。
板书:伪代码和流程图。
让学生阅读教材,在此基础上设问:斐波那契的数列中涉及了质数和伪代码,那么,如何概括上一环节中“孙子算法”的伪代码?
学生合作探究:
m ←2
while mod(m,3)≠2
……
再次设问:可否根据前面的探究画出算法案例的流程图?
学生合作探究:
开始
m ←1
m ←m+1
……
练习:在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最小的数能够被15 整除,中间的数能够被17 整除,最大的数能够被19 整除,那么,如何用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来满足这一要求?
如此,通过在范例教学中引入相关材料,让学生参照斐波那契的数列法去探究算法案例的核心内容,引入流程图和伪代码的概念,使学生加深了对算法案例的认识。同时,用范例材料创设课堂情境,实现了环境与知识、环境与学生心理、知识与学生心理的有机整合,使学生能够通过环境汲取知识,优化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范例”指向的是过去式,因此,“范例”教学的课堂设计既要兼顾前人的成功经验,即数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同时又要兼顾学生的学习经验,即学生的已学知识。将前人的成功经验作为范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将学生的学习经验作为范例,则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开展范例教学的课堂设计,对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