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9-01-11 19:03:32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尹格利
小学时代 2019年27期
关键词:建德诗句首诗

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 尹格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一、总结学法,揭示课题(第一首《宿建德江》)

过渡:同学们,我们来做个飞花令游戏。你做好准备了吗?

1.出示图片:含“月”的古诗。

从这个游戏中,老师了解到你们积累了不少古诗。那么学习古诗肯定有不少经验,谁来分享分享,你是怎么学古诗的?学生交流,师总结。

(1)诵读古诗,了解作者;(2)理解诗意,想象画面;(2)感悟诗情,体会品质。

2.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1)板书课题,并解说“德”的书写。(“德”是本课的生字,写时要注意右边“心”上一横不能忘记。)(2)齐读课题。(3)解释诗题。①同学们,你们知道建德江在哪里?可以借助书上的注释来理解。(新安江流经浙江省建德市的一段江水。)②“宿”是什么意思?(住宿)③由这个“宿”字,你们还想到以前我们学过的诗,也含有这个字的,它们意思一样吗?(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和李白的《夜宿山寺》,它们意思一样,都是住宿的意思。)④诗题意思:作者投宿在建德江畔。这样同学们就知道题目的停顿:宿/建德江。(4)再读古诗。

二、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1.那么这首诗写了什么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出示这首诗)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首诗,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把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谁来读。

2.还有谁来试一试?

3.这首诗中,哪些字音读的时候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一下。(1)“泊”,它是一个多音字,还有一个音,湖泊。在这里是读bó,(2)“渚”是翘舌,野旷的“旷”是后鼻音。

4.难读的字,你们都会读了。那我们自由地读诗,注意:将这些字读正确。

5.同学们,古诗不光要读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节奏。谁来试一试?

6.(出示:划节奏的古诗)我们一起来读,读正确,读出节奏。

7.通过咱们的课前预习,你们已经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谁先来告诉我。

8.汇报交流,先说诗中词语的解释,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1)移舟:划动或者移动小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泊:停船靠岸。这个泊,我们学过的许多古诗题目,也用到这个字,你们记得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的“泊”、张继的《枫桥夜泊》的“泊”都是停船靠岸的意思)(另外“泊”是个多音字,另一个音读湖泊,指湖)“移舟泊烟渚”的意思是,诗人移动小船,停靠在烟雾笼罩的小洲边。(2)日暮:天色已晚,黄昏时分。愁新:即新愁,新的忧愁。“日暮客愁新”意思是天色已晚,我投宿在此,产生了新的愁思。(3)野旷:野,野外,原野。旷,空旷。(点击:为什么天低树呢?老师重点讲解)天低树:天空比树还要低。“野旷天低树”:原野十分空旷,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好像比树木还要低。(4)(点击:为什么月近人呢?老师重点讲解)月近人:近,亲近。月亮与人相近相亲。“江清月近人”,俯身看水,江水清澈,水中的明月和“我”相亲相近。“江清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和人相亲相近。

9.同学们,对诗句的大意理解了,我们就再来读一读。

三、品读诗句,描绘画面

同学们,这首诗又为我们描绘怎样的景呢?自己先读读诗,再选择其中一处令你感受最深的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可以先读一读,然后和同桌交流交流。看看你们感受深的景是不是一样?如果好了,可以用眼神告诉我。如果举手示意,那就更棒。

1.汇报交流。那下面我们就交流,老师有个要求,要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说。谁先来说?

预设一(第三句):(1)原野空旷,远远地望去,感觉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还要低。(2)原野是如何的空旷?(什么都没有,没有一个人,没有动物,没有一点声音等)(3)你们说得真好,那能把刚才看到的画面,读出来吗?(出示诗)(4)追问:有没有同学,你的画面和他不一样。(5)孩子们,你们是不是和他一样,都看到了那样的画面?来,把我们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原野是那么万籁俱寂,来读第三句,读出你的理解。

过渡句:同学们,我们接着再来交流画面,你还看到了?

预设二(第四句):(1)江水是那么清澈见底,我俯身观看,倒映在水中的月影离我是那么近,好像想和我亲近。(2)还有谁补充吗?(3)这里的月亮真不错,还会亲近人。带着你们的感受再来读第四句。(4)同学们,有没有谁能连起来把这两句诗的画面,给大家具体描绘。(5)你在诗中走,我们宛如在画中游。同学们,我们连起来,把三、四句读一读。

预设三(第一句):(1)傍晚,赶了一天路的我,有些劳累,想找个地方停下来休息休息,可江上烟雾迷蒙,找了好久,才在江中的一小块陆地上停了下来。(2)是啊,诗人把小船停在江中的小块陆地上,让诗人有了观赏景物的地方了。女生读。

预设四(第二句):(1)天渐渐暗了下来,周围变得很安静,我独自一人在这里,感觉特别的孤独、寂寥,越来越愁。(2)这黄昏时的景色勾起了我新的愁绪。还有谁补充吗?(3)你真会读诗,不仅说出了你看到的,还把你感受到的表达出来。那就请你把这样的感受带进诗中,读第二句诗。

2.过渡:因为你们有了想象,你们的语言就有了画面。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齐读整首诗。

四、知人论世,感悟诗境

1.同学们,读着读着,你认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1)我们知道“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这文字的背后又藏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孟浩然一直在鹿门一带隐居,希望走以隐求仕的道路,但未成功。诗人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结果科举未中,他孤身一人失意东归,开始了漫游吴越的生活。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当写于作者漫游吴越时。①我们先请同学来读一下。②读了这段话,你们想想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失意、失落、忧伤、哀愁)(2)当作者投宿后,为什么又“客愁新”,产生新的忧愁呢?预设一:可能是“客”的原因:诗人身在旅途,远离家乡,自然有一种乡愁。这让我想到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虽不是佳节,但晚上一般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而自己孤单一人,思念亲人,产生愁思。(3)读出孟浩然的愁苦来。(突出“客愁新”)

预设二:可能“独”的原因:暮色降临,一般是归家的时刻,而诗人只能泊烟渚。自己没有朋友陪伴,感到孤独。

预设三:野旷营造了荒野空阔的感觉,使诗人感到乡关万里,归程遥远。

小结:科举不第、前途无望的旧愁,再加上傍晚投宿、孤单寂寞的新愁,让孟浩然愁绪在心中不断累积,无法排解。

2.诗人远在异地,举目无亲,满怀的愁思又该向谁诉说呢?你从哪里读出?(月亮,三、四两行)(1)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向月亮诉说什么呢?(2)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了——(家乡)诗人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那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出示课件,想象描述)(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预设一:在寒冷的夜晚,诗人和朋友坐在一起喝酒。

预设二: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诗人和朋友出去郊游。

预设三:在一个金桂飘香的日子里,诗人和家人相聚桂花树下,尝一尝桂花糕等。

3.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月亮已成古人抒发情感的凭借。让我们来读读下面的诗句。(出示如下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五、复习古诗、想象画面

1.指名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齐读。

2.这首诗非常有意思,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你能描绘一下其中一幅画面吗?

六、诗作对比,品味不同

《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有什么异同?

七、布置作业

(1)书写诗词(习字册上完成一首)。

(2)背诵给父母听,并向他们详细地讲解诗意。

猜你喜欢
建德诗句首诗
宿建德江
建德五星
中国自行车(2022年6期)2022-10-29 02:05:38
《上课没人抢》
六一来了
我想写首诗给你
黄河之声(2021年24期)2021-04-15 09:39:24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宿建德江
儿童绘本(2019年17期)2019-11-03 16:54:26
宿建德江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新闻传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