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环保教育的探索

2019-01-11 19:04葛剑辉
教师博览 2019年4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现象环境保护

葛剑辉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江苏 苏州 215021)

在生物生长过程中,必须确保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一旦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或者污染,就有可能导致生物的逐渐消失甚至灭亡。所以,对环境的保护也可以被认为是对生物的保护。初中阶段所设置的生物这门课程,就是为了使学生可以基本了解和生物科学相关的知识。在组织学生开展生物学科的学习时,必然会涉及形形色色的生物环境,教师便可以以形形色色的生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逐步了解生物所生存的各种不同环境,由此可以保障显著的环保教育实效,使学生能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能够将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呢?

一、深挖教材资源

为了培养初中生的环保意识,仅仅依靠激活和唤醒并不能获得显著的实效,还应当使学生了解现实中所运用的各种环境保护举措,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做到灵活运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促进其循序渐进的持续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材以及编者意图,从中发掘更具价值点的教学内容,并以此为突破口,组织学生多维、多视角发掘更有效的环保举措。

例如,在教学“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课时,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当前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特别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以此为主题组织学生展开自由探讨和交流:如何才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学生认为,虎骨、熊掌、鱼翅这些珍馐美味都应当绝对禁止。也有学生认为,首先要在校园内发起保护动物的倡议,从我们自身做起,之后还可以拓展到全市以及更大的区域。在学生的充分交流以及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探索出更贴合实际的环境保护举措,同时促进了环保意识的持续发展。

二、借助自然之美

面对美好的事物,人类都会从内心生发珍爱之情。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向学生展示大自然所蕴含的各种各样的美,比如来自野生动物的灵动之美、来自微生物的神秘之美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唤醒学生发自内心的“护美意识”以及“护美情结”,并由此产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保护,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

1.借助美的再现,唤醒环保愿望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再现,以此唤醒学生的环保愿望。

例如,在学习“食物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动物世界》的相关视频,使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存在于草原、小鹿以及狼群之间的供养关系,这样才能使他们更直观地体悟到:动物之间的内在关联实际上正是自然存在的需求,而狼也不可以被认为一无是处,相反,正是由于狼群的存在,才能够遏制鹿群的数量,才可以有效地保护草场。这样,各种生命才能够得以生存和延续,才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态平衡之美。

2.借助美的拓展,唤醒环保愿望

示美的目的就是唤醒学生的护美意识以及强烈的护美愿望,所以必须结合教师的精心设计。生命之美大都比较含蓄,仅仅依靠教材,并不能够充分阐释这些具有特殊性的美,所以教师应适当进行拓展和延伸,这样学生才能够置身于具象的知识学习中,才能够更充分地体悟到自然之美。

例如,在学习“认识生物”这一章时,首先需要使学生感受到植物的静态美以及动物的灵动之美。教师可以结合多彩的植物图片,可以是端庄华贵的牡丹或者温柔多姿的柳条,也可以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或者高贵典雅的天鹅等等。

三、引导讨论交流

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所以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主导地位,结合有效的教学举措,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能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现自我。

例如,在学习“生态平衡”时,一位教师以环境保护为主题为学生设计了讨论任务,着重探讨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时包括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一主题一经提出,学生纷纷表达个人见解。很多学生认为,北京当前最普遍的现象就是空气污染严重,还有存在于城市中的四害,特别是当前非常普遍的水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从中学生们发现,所有的污染都和百姓当前的生活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最终得出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相对严重这一结论。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每个小组着重分析其中一种环境污染现象。学生立足于生态平衡这一视角,着重分析导致这些污染的关键原因,并探索有效的解决举措。于是学生充分把握课本知识,基于环境问题展开交流和探讨,遇到思维的瓶颈之处,也会求助于教师,课堂讨论的氛围异常激烈。在经过全面深入的分析之后,很多学生都能够从中提炼出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从中深入发掘有效的保护环境的举措。

除此之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身所发现的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现象展开课外探讨,比如农村比较常见的燃烧秸秆的现象、化工厂周围经常会出现的水污染现象、偷采滥伐树木的现象,等等。同时,教师还为学生设定不同的角色定位,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比如,自己是区域组织的相关管理干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何有效解决这些环境问题?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导,必然有助于学生链接生活经验,实现知识和经验的有机融合,既能够使学生透彻感悟到环境污染所导致的严重危害,同时也有助于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展开更深层面的思考:什么是导致环境污染的根本?如何有效避免环境污染问题?

全面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可以设身处地地展开换位思考,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举措。这一过程必然有助于激活学生忧国忧民的情怀,使其对环境问题形成更深刻的认知,更真切地领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四、组织社会实践

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为了有效地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组织学生展开实践可以说是有效的教学举措。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校内资源和周边环境有针对性地选择,可以选择去小河边,清理肆意堆放在河道两旁的垃圾,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可以感受到河流污染之严重、鱼虾生存环境之恶劣,引发深入的思考:当前我们的自然环境遭受着怎样的破坏?未来又会对人类形成怎样的威胁?由此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忧国忧民情怀,生发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也可以准确把握环境问题发生的契机,以此作为向学生补充环境知识的有效落点,使学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环境问题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还可以通过讲座以及辩论会等多元的方式,着重探讨当前环境保护中的热点问题。比如,SARS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等当前已经对人类形成了极大的威胁,这就是非常有效的教学素材,可以使学生了解怎样才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氛围,怎样才能够保持人类健康。日本的核泄漏事件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契机,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核问题展开更深入的探讨,了解和核辐射相关的知识,及核辐射对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既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增长学生学识,同时也是极为有效的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教学契机。

总之,当前环境污染日渐严重,培养初中生的环保意识非常重要。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科的本质特点,有意识地渗透和生态环境以及环保意识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够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推动环保事业的持续发展。这也是一线生物教师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现象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农村水环境污染及协同治理研究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