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溺爱成灾时

2019-01-11 17:18:25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番头小学
小学时代 2019年17期
关键词:隔代爷爷奶奶教室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番头小学 林 娴

今年是我第一年接手本地孩子的班级,和外来民工的孩子比起来,本地班的孩子身娇肉贵,在家都是“冉冉旭日”或是“掌上明珠”,本地家长都是慈父慈母,大多数的孩子还享受着隔代亲的疼爱。和他们一比,很多外来民工家长简直是“虎爸虎妈”。无论是“慈父慈母”还是“虎爸虎妈”都是带有浓重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两个极端,这样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挑战着我们的学校教育,需要我们教育者斗智斗勇,在摸索中费力前行。

虽然我只接手了一个学期的本地班,给我的印象却太过深刻,只让我觉得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已经泛滥成灾,误导了孩子,也干扰着我们正常的学校教育的落实。我的班级里有这样的一个孩子,做错事从来不知道是自己犯错,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把别人欺负哭了还是别人的错;对班级里公共设施也不知道要爱护和珍惜,两个月能坐坏3条凳子,他毫无意外地决不承认是自己坐坏的;教室里公用的胶布、铅笔等用具,经过他手,三下五除二就会用得一干二净,当然,他还是不会觉得自己有任何错。要是平日里摔上一跤,他就会跌坐在地上不起来,拼命喊疼,吵着嚷着要让妈妈接回家。

当然这些举动还不算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更有甚者还在后面。

记得那是一个明朗的早晨,孩子们都早早地来到学校,我也不例外地走进教室,原想看看孩子们交作业、背书的情况,哪知走进教室,只看见教室的一角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学生,没有一个孩子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大家都把眼珠子瞪得大大的,我还分明看见一些孩子在咽着唾沫,时间仿佛是凝固了一般,所有孩子都静静地立在教室一角一动也不动。我拨开层层人群,才看见原来是那个“特别”的孩子被大家包围了,我再仔细一看,我也呆住了。一个6寸大的蛋糕居然摆放在那个孩子的课桌上,他正在美滋滋地享受着。我顿时明白过来了,大声唤醒了那些馋涎欲滴的孩子们,驱散了人群。再细细询问才得知,是父母听孩子说吃不饱,于是特意准备了大蛋糕喂饱孩子。

点滴中我突然觉得这孩子身上有着时下特别流行的一个词语———“土豪”的缩影。我也意识到这种习惯品性要及时纠正引导,于是我尝试和孩子的父母进行了接触。接触中逐渐了解,原来这个孩子家境确实殷实,加上是父母的“老来子”,家中的父亲是极其溺爱,任谁都不能说这孩子半句不是,孩子犯错了也不是孩子的错,一定都是别人的问题;孩子在家的吃穿用更是应有尽有,父母不担心浪费,只担心孩子不够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现在的“与众不同”。面对这样的家庭教育,我也只能耐着性子劝导孩子的父母应理性教育,可是效果是微乎其微。自从“6寸蛋糕事件”之后,这个孩子每天的早餐花样百出,今天一份肯德基,明天一份爆米花,后天一热水瓶的奶茶……早餐成了这个孩子“舌尖上的美味”,也成了其他孩子的一个考验,每天要在诱惑和理智中徘徊。几次交流提醒孩子父母,换来的只有反反复复一句话:“我们的儿子不能饿着!”有时还换来一句责备“饿着孩子谁负责”。

事实告诉我从孩子父母身上不容易求突破,于是我转换“阵地”,从这个孩子身上找突破口,给孩子进行“洗脑式”教育。可是学校的6小时终究敌不过家中那些无数个分分秒秒,这个孩子虽然也有心要改正身上的一些“与众不同”,但一些行为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根除。孩子的“有心”也只能是时灵时不灵地进行着。每当看着这个孩子,我心里有一些五味杂陈,“土豪”式的教育在这个孩子身上扎了根,他已经是一张有了痕迹的“白纸”,要擦除这些痕迹,我们老师和他本人恐怕都要付出难以估计的努力。

我的班里除了有这样一个物质时代养出的特殊孩子外,还有两个孩子则是“隔代亲”养出的两个“极端”。先来简单介绍小A这个孩子,眉清目秀、聪明伶俐,但是异常好动,几度让我们老师怀疑是多动症患者,经常在课堂上无故离开座位进入自己的游戏世界,任凭老师怎么批评教育都没有丝毫作用,更稀奇的是老师越是批评甚至厉声呵斥他,他反倒美滋滋地站在同学面前,脸上有时能出现一种颇为自豪的表情,有时两只大眼睛睁得滴溜圆,像在看外星人一般好奇地看着怒发冲冠的老师。小A的这些神情让我有了警觉,我试着询问小A知道什么是批评吗,只见他扑闪着大眼睛,很天真地摇摇头。我心里一紧,原来他的“异常”源于“无知”。于是,我和小A的妈妈取得了联系,交谈中她向我倒出了难言之隐。原来小A家中住着奶奶,对这小孙孙百般疼爱,人们常说隔代亲,小A的奶奶是对小孙孙倍儿亲,家中但凡有人想批评小A,奶奶第一个像防弹衣一般护在他的身前,转眼又是一门大炮,把要批评小A的人统统击退,小A妈妈和他奶奶为了教育小A的事经常争吵不休。因此,小A家中受到的最大的批评也只是待在房间里不许出房门而已。所以,在小A的世界中他没有经历过“批评”,因为每一次的“批评”都被他的奶奶扼杀在了襁褓中。

比起小A的好动天真,我班的另一个小B倒是安静稳重,但是他安静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别样的心。小B的身世很可怜,出生6个月父母就把他交给家中的爷爷奶奶抚养,在他4岁时父母离异,从小B出生至今,父母都对他漠不关心,倒是爷爷奶奶对他疼爱有加。这样的孩子换成谁都会有怜爱之心。但是,爷爷奶奶浓厚的爱也为小B埋下了隐患。

小B在学校学习时从来不写作业,起初来学校每天以要写的作业没带为借口抱着小书包能找上一整天,一听放学铃声响起便第一个冲出教室;到后来拗不过老师的较真,学“聪明”了,在学校仍一字不写,统统装进书包里带回家,第二天一早倒全都“完成”了。仔细看看他“写”的作业,一眼就看出是假手于人。我把他叫来询问,他大方承认不是自己写的作业,是爷爷代笔的。这一“创举”让我着实吃了一惊,联系他的爷爷奶奶,他们的口中更是让我看到了一个别样的小B。小B在家中曾理直气壮地对爷爷奶奶说写字太麻烦太伤脑筋了,加上不会的东西爷爷都会教他,他就两耳听一听便罢,一让他写字读书就借口肚子饿要吃东西,一溜烟就找吃的去了,千方百计不肯动笔写一写。爷爷也很心疼孙子,加上担心孙子落了人后,也就越俎代庖了。我认识到事态严重,请小B奶奶来了学校当面交流。当时,小B奶奶一副六亲不认的架势,要小B一定要保证好自己学会学习,也极力向我们老师保证决不护短了,这位奶奶的情绪也越说越激动,一路骂骂咧咧地领着小B回家了,谁看着都觉得这是个严厉的奶奶,也许小B的懒劲会因为奶奶的这次严厉而改变。可是,事情犹如戏剧一般发展了下去。小B回家的方向和我正好一样,我就走在了小B和他奶奶身后,听着小B奶奶一路骂骂咧咧地走出了校门。刚走出校门不远,只见奶奶机警地张望了一下,就立刻收住了嘴巴,立刻背起了孙孙的小书包,立刻拉着孙孙的小手走向沿街叫卖的路边摊上,让自己的孙孙一路吃回了家……

看着小B和他奶奶远去的背影,我的心头拂过一丝感伤,小B从小没有感受父母之爱,爷爷奶奶的爱弥补了他,本来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可是当爱过了火之后,对小B来说是幸还是不幸呢?果不其然,转天的作业照旧被小B背回了家,第二天一早照旧交了回来,照旧是爷爷写的字……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是,现在家里的隔代亲也让溺爱成灾。不论是“土豪”式的爱还是“隔代亲”的爱,都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给我们教育带来了重重的考验和一个个新的挑战。一直高喊的素质教育除了我们老师在学校里身体力行,怎么排除家庭的“溺爱”是个极大的难题,需要我们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去阻止“溺爱成灾”。

猜你喜欢
隔代爷爷奶奶教室
“313”教室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28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我的爷爷奶奶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14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戏曲研究(2019年1期)2019-08-27 02:21:10
我的爷爷奶奶
快乐语文(2019年9期)2019-06-22 10:00:50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向爷爷奶奶致敬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我的爷爷奶奶
快乐语文(2018年36期)2018-03-12 0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