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家庄市谈固小学 梁智博
在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也越来越引起关注。很多小学也开始重视生涯规划教育,然而,有些人认为小学生还小,现在做规划有些早。其实,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属于强制性教育内容,1989年美国就已经颁布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明确规定从6岁开始实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宜早不宜晚,让孩子从小树立起明确的生涯规划观,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
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对于小学生的教育重点是基本学习能力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学习乐趣以及学习的自主性。由于小学生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小学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合力,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12岁是小学生兴趣生成的重要阶段,为了让小学生在兴趣中逐渐认识自我,形成自我察觉意识,生涯教育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生涯教育课程。学校可分为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1-3年级,重点发展内容为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生活事件、确定自我的角色类型以及对时间规划和选择的能力。第二阶段是4-6年级,重点发展内容包括学生自我角色的特点认知、对工作世界概念的认知,对时间观念、责任感的培养、决定技巧的运用、工作和生活态度及价值观念的培养。
小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的想法有时候看起来天马行空,教师如果能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参与他们的世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知自我,认识世界,这样会给孩子的出彩带来无限可能。所以,在生涯规划教育中,教师要善于欣赏孩子们的想法,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适时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规划意识,并以此激励自己的学生努力学习。教师可以课堂为主渠道,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培养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良好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鼓励学生为之奋斗。教师还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综合实践课、校本课程等,引导学生树立初步的人生目标,并积极践行。
在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工程中,家庭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家长要关注、支持和参与学校的生涯规划工作,平时家长要多观察和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还要有意识地发现和挖掘孩子的天赋。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参观,让孩子对职业有更清晰的感官认识,还可以让孩子参加职业访谈、职业体验和训练营等,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检测自己对某个领域的兴趣度,帮助孩子做好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