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感怀

2019-01-11 10:21:27张树法
中国盐业 2019年23期
关键词:沂蒙山沂蒙纪念馆

张树法

初冬的清晨,我漫步在首阳山前潍坊市委党校静谧优雅、空气清新的校园里,铺展在眼前的是一幅唯美如画的风景。

这几天,我有幸参加了海化集团在潍坊市委党校举办的基层支部书记培训班,聆听了省委、市委党校王凤华、蒿艾莉、尹传正、秦鹏等教授专家,深入显出、声情并茂、字字珠玑对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等内容的精彩授课,同一期学习的学员们那聚精会神、如饥似渴的学习身影,学习交流、分享体会情真意切的话语,我的整个身心都在兴奋和激荡。

昨夜的一场小雨,不知不觉间,北风已卷着雪花翩然飘落在了校园内的枝桠上、绿化带冬青丛中和屋檐、窗台的一隅。当我在早晨的草地上看见厚厚的白雪或是白雪与白霜时,我的心激动得怦怦地跳起来,更加憧憬沂蒙山初雪后的美丽风情。

根据我们这一期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的日程安排,11 月25—26 日,利用2 天的时间,要到素有“小延安”之称的沂蒙山革命老区,开展“走沂蒙、寻初心、担使命”党性教育。

沂蒙山区位于山东南部临沂市境内及潍坊、日照等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红色教育基地。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派党政军进驻沂蒙山区,开展沂蒙抗日根据地。自1938 年5 月起,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八路军一一五师、八路军第一纵队、新四军、华东野战军先后进驻沂蒙地区,开创以沂蒙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在长达12 年的革命战争中,山东党政军与沂蒙人民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与洗礼,结下了鱼水情深的战斗情谊,形成了坚不可摧的革命力量,共同铸就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伴随着中国革命的滚滚洪流,把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残暴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埋葬在这里。

雪霁初晴,东方的朝霞显得更加绚丽多彩。我们从潍坊党校驱车向沂蒙山区行进。我坐在一个靠窗的座椅上,汽车在蜿蜒起伏而又平坦的高速路上奔驰。“快看,沂河大桥。”我转眼望向窗外,沂蒙山的景色瞬间吸引住了我,公路两旁是陡峭的高山,清波荡漾的沂河水淙淙流淌,山脚下层层梯田错落有致。初冬时节,丰收的庄稼已经归仓,梯田里一拢拢的地瓜秧垛在一起,没有采摘的大白菜与初冬的霜雪融为一色。广袤空旷的田野上,偶尔会出现一幅牧羊人与羊群的美丽画面。看着周围的一切,我感到多么熟悉和亲切,像极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安丘的小山村。

我们这次出行的第一站,是坐落在临沭县的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纪念馆前矗立着刘少奇等山东早期革命领导人的花岗岩雕像,陈毅元帅创作于一九四六年春的《西江月忆滨海》瞬间把我们带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滨海岁月几度,罗陈朱萧谷符。抗日将士拼九死,英雄豪杰无数。更有少奇来鲁,指点胜利之路。转战千里沂蒙山,卧虎藏龙临沭。”跟随临沭县委党校工作人员的讲解,纪念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展板介绍,展现了沂蒙党政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抗战,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真实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同志由苏北经山东到延安途中,对山东抗战工作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为民情怀。纪念馆内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一幅幅真实感人的历史照片,一封封情景再现的电报、书信,让我的内心肃穆宁静,眼睛也有些湿润。从纪念馆走出,我再一次眺望沂蒙山时,我更加感觉到巍峨的沂蒙山是那么的高大、伟岸。

从临沭驱车莒南,已经过了吃午饭的点,可大家都没有感觉到特别的饿。沂蒙军民一次次反“扫荡”、冲破敌人的“铁壁合围”,连续几天几夜的投入战斗,风餐露宿、浴血奋战的场景一幕幕浮现在脑际,让人久久难忘。匆匆吃过午饭,我们又驱车赶往莒南县大店镇庄氏庄园,参观抗战时期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住址。据史料记载,庄氏庄园自明代万历年间始兴,历经400 多年岁月风雨,至今保存尚好。庄园前堂后室四合院风格,青砖瓦房屋5000 余间,面积达15 平方公里,其建筑规模国内罕见。当年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驻扎地、我党第一个省级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就诞生在这里。

展馆内一幅泛着黄渍的黑白照片,触动了我情感的沸腾,泪水夺眶而出。照片的主人公是山东早期抗战领导人、革命先烈朱瑞与他的结发妻子陈若克的合影,1941 年冬天在日军对沂水、沂南进行的“大扫荡”中,陈若克连同刚刚出生20 天的孩子不幸被俘,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陈若克坚贞不屈,由于饥饿和生活艰苦,刚出生的孩子没有吃上母亲的一滴奶水,望着襁褓中孩子,陈若克咬破手指将自己的鲜血滴到孩子的嘴里,诠释了母爱的伟大。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丧心病狂地用刺刀刺死了陈若克和她出生仅20 天的孩子。1948 年10 月1 日,朱瑞牺牲在辽沈战役义县战场。岁月抹不去历史的回忆,一张尘封的老照片无声讲述着革命英烈的感人故事,激励后人汲取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11 月26 日《早安山东》播报了一则消息:临沂—曲阜—日照高铁26 日全线通车运行。我想这也是沂蒙老区人民热切期盼的一个喜讯。一早,我们又驱车孟良崮景区,孟良崮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垛庄乡境内,主峰海拔575.2 米,面积1.5 平方公里。相传宋朝杨家将孟良曾屯兵于此,孟良崮因此而得名。一到景区,由迟浩田将军题词的迎门牌坊巍然屹立,孟良崮战役纪念碑由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岩筑成,碑高30米,正面镌刻“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著名的山地运动歼灭战,战役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王牌整编第74 师,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在人民战争史上耸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据工作人员介绍,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墙壁上镶刻着上万颗子弹壳,彰显了战争的残酷。走出纪念馆,松柏环绕着孟良崮战役革命烈士墓区,伫立在烈士英名碑前,我虔诚地向粟裕将军和革命先烈鞠躬默哀。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如今的孟良崮景区已被国家林业部定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之一、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地处沂蒙山区中心的临沂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势,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也必将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两天时间,五县四地的驱车颠簸,没有感觉到身体的疲惫,内心始终被一种精神和力量充盈着、震撼着、感动着、激励着、奋斗着。“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送上了战场。”明德英、祖秀莲……一位位沂蒙红嫂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更汇聚起新时代磅礴的精神力量。

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多人不忘初心使命,感知信仰的力量。展望未来,是为了更好的珍惜今天,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视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沂蒙山是那么的美,在天边的彩虹中……

猜你喜欢
沂蒙山沂蒙纪念馆
沂蒙山小调
萧军纪念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沂蒙山小调
当代音乐(2020年1期)2020-05-07 01:50:42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沂蒙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中国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 01:04:37
沂蒙妈妈与八路儿子的母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