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云宏
什么叫“廉洁”,简单地说廉洁就是“不损公肥私”。嵇康在《三国》中写到:“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为禄,鉴乎古今,涤情荡欲,何忧于人间之委曲?”这是廉洁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做到“俭己养德,廉以立身”,这也是“人间正道”并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近年来,有不少的党政领导,企业的高管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小腐巨贪”等纷纷落马锒铛入狱,不仅丢了工作名誉扫地,还落得害人害己又害家庭的悲惨结局。他们在忏悔录或悔过书中无一例外地谈到“放松了学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怕监督、怕举报、怕暴露,整天提心吊胆,忧心忡忡;对不起党、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由此可见,在从严治党、管党的高压线下学习、教育在廉洁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
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问题和矛盾繁杂尖锐,层出不穷,只有高举学习的旗帜,激发学习的热情,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以干促学、学以致用,“活到老学到老”,进行知识、理念、思路、方法等方面积累与创新,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反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学习廉洁文化就是自戴“紧箍咒”,廉洁从政、清廉从业可享平安健康之福。学习的方式有自学、参加中心理论组学习、专题培训、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和参观等多种形式,灵活多样而又相互补充。
自觉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率先垂范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坚决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原则,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干事,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前车之鉴,后人之师,算好人生的政治账、经济账。对案例开展谈心谈话、专题民主生活会,从思想上、意识上深刻汲取教训,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批评——自我批评——批评”红红脸、出出汗的螺旋式自我剖析、相互提意见提高政治站位,真抓实干开展清单式整改。
树立崇高的理想,讲道德、讲修养,时刻保持“自尊、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自励、自爱、自强”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身作则,严于律已,坚持在法律、党纪面前人人平等,“慎始、慎微、慎言、慎趣、慎欲、慎权、慎平、慎友、慎独、慎终”,坚决维护党纪的严肃性,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战国的韩非子说过:“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只要人人都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那么我们就能做到“廉者常乐无求”,从而营造廉洁文化建设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及其跨越发展作贡献。
开展风险岗位识别,制定风险控制程序,勇于自我革命,纪检人员经常进行检查、监督,把错误行为坚决消灭在萌芽状态。
经常观看廉洁文化建设方面融媒体的报道,欣赏廉政书法、绘画、漫画,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海阔天空”,做一个情趣高尚的人。
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人人做到“清若秋菊何妨瘦,廉如冬梅不畏寒”“风入寒松声自古,水归沧海意皆深”,廉洁文化才能深入人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根深叶茂”。也唯有如此,人人才能具有浩然正气、凛然之气和铮铮傲骨的气质和底蕴,没有行贿受贿之风,没有所谓的“礼尚往来”、没有所谓的“好处费”,“不吃人的,嘴就不软,不拿人的,手就不软”,从而达到净化社会环境,返朴归真的本真。
通过廉洁文化教育,一是使广大领导干部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舆论”;二是使广大领导干部明白廉洁从政、清廉从业要大道至简,正道直行,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并真正认识到“廉洁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