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第一幼儿园 侯卓含
参考资料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个起点,也是幼儿早期阅读的第一个场所。家庭阅读对幼儿的影响一直以来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而以父母为导向的亲子阅读可以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热情,在提高幼儿阅读兴趣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在语言能力方面以及阅读基础目标的掌握程度上有着明显的发展,也有助于幼儿对阅读持肯定态度。
家庭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父母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位老师。孩子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下,由亲情关系作引导,通过家庭阅读的方式推开了世界的大门。而家庭阅读的核心就是亲子阅读,亲子阅读指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一起阅读,父母起着导向作用,它不仅具有传递知识的功能,还兼具传递情感和促进个性发展的作用。
根据我园“培养3~6岁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研究策略”可以发现,家庭开展亲子阅读的活动已经日渐受到了重视,但早期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
1.小班幼儿在寒假期间亲子阅读的天数偏少,有的甚至是个位数,这说明家长对亲子阅读并不是很重视,阅读观念并没有完全树立。
2.家长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主观性较强,盲目性较大,说教较多,发散思维较少,选择的是自己认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而没考虑到幼儿自身的兴趣点,甚至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基于以上两点,幼儿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呈现不同的状态,基本理解的较多,完全理解和不理解的偏少,中间大两头小的发展态势并不符合预期的目标。
1.持之以恒的有效引导
亲子阅读重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其次是培养良好品德和扩展幼儿的视野。家长应该改变亲子阅读的陈旧观念,树立新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理念。阅读是一项长期坚持的行为,它最珍贵的地方是持之以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家长长期引导亲子阅读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幼儿建立良好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的能力,逐渐会对阅读产生肯定的情感,而不是内心的抵抗。更重要的是在积极主动的亲情关系引导下,幼儿可以和家长一起分享快乐、增长知识,情感上建立依赖关系,这也是亲子阅读的独特优势之一。
2.阅读材料的科学选择
家庭阅读材料选择方面,家长应该更加重视幼儿自身的兴趣和喜爱程度,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绘本书籍,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也可以参考分级阅读的模式,给幼儿进行科学、系统的阅读活动。分级阅读是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读物,提供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阅读图书。
分级阅读在21世纪后,逐渐进入了国内部分学者和专家的视野,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历时多年开展的分级阅读研究已经作为国家教育部课题获得报批,2009年7月举办的“中国儿童分级研讨会”也标志我国儿童分级阅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并发布了《中国儿童阅读分级倡议书》,公布了《儿童心智发展与分级阅读建议》及《中国儿童分级阅读参考书目》。该书以0~12岁的儿童为阅读主体,根据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和阅读欣赏习惯,将儿童的阅读细分为0~3岁、4~6岁、7~8岁、9~10岁、11~12岁五个年龄段。
国外的分级阅读有着更加深厚的实践经验,美国著名的《麦加菲读本》在1840~1900年间销售超过1亿本,如今“蓝思(Lexile莱克赛尔)分级法”是从幼儿园小朋友开始一直往上,它有一套阅读水准测评系统,一个“蓝思”是一个难度单位,读懂一本初级低幼读物与一本百科全书之间差距的千分之一被定义为1个“蓝思”。我国的分级阅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主流则是按年龄段进行区分,当然幼儿与幼儿之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兴趣选择最适合的图书。
3.各类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家庭阅读的指导策略中,幼儿园开展的家园共育各类活动起着引导和完善的作用。幼儿园通过对日常活动的开展,例如“家长学校”,引导家长重视家庭阅读,改变家长的阅读观念。每学期开展有关阅读方面的活动,如讲故事大赛、绘本剧表演活动,促进家长和幼儿积极投入到阅读中去。班级也可以进行每周的好书推荐、开展图书漂流等活动,间接建立幼儿的阅读兴趣。
在幼儿园一系列活动引导下,家长在家庭阅读的观念中树立了科学的教育理念,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开展家庭阅读。当然家庭阅读还可以体现在不同方式上,家长也可以选择数字资源,优秀的少儿阅读网站一样可以提供内容积极向上、兼顾知识与趣味的阅读资源。例如“三叶草故事家族”,以“童心、爱心、慧心”象征家庭核心价值,他们有着丰富的线上和线下活动,网站是他们交流心得、发布信息的平台,而线下举办着跟阅读相关的活动,这些都积极地推进亲子阅读的开展。
家庭阅读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开展阅读活动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包括阅读环境创设和投放图书的选择;人文环境是指家长在陪伴幼儿进行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下面我们从以下三点进行说明:
1.阅读区的环境创设
良好的物质环境需要舒适而温馨的空间和丰富的阅读资源。幼儿在家中应该有专门的阅读区域,这个区域应注意营造安静、舒适的氛围,光线和环境布置都应该偏重对幼儿的考虑,也可以适时地添加地垫、玩偶、靠背椅等物品;壁纸和墙面的装饰,应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喜好进行装饰,阅读环境温馨而舒适,有利于增加幼儿对阅读区的兴趣程度,使幼儿对整个阅读活动充满期待。阅读环境给予幼儿心理上充分的满足感、幸福感,对于阅读习惯的培养起着无声的帮助。
2.阅读区的阅读材料投放
幼儿的阅读兴趣由阅读区环境兴趣引入,而幼儿是否能在阅读区进行有效活动、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这取决于幼儿对书籍的兴趣。根据幼儿不同的喜好和个体差异,为他们准备相关的读物,有助于激发幼儿对书籍的兴趣。例如,男孩子喜欢恐龙,那么家长就可以准备与恐龙相关的读物,当家长有了一定的引导和相关材料的准备,幼儿的兴趣才可以真正被延续下去;良好的物理环境配合适宜的绘本也具有治愈功能,例如小班的幼儿有着分离焦虑,那么在入幼儿园前期和入园后,家长可以准备治愈分离焦虑的绘本,使幼儿比较顺利地渡过这个时期。有些绘本在展示教育理念的同时,兼具帮助幼儿纠正或者改正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家长也可以根据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适时地投入此类绘本。
3.合理营造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也称为心理环境,这与家长本身的阅读行为和阅读心理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进行家庭阅读时,一些家长突发奇想会以拷问的形式来对幼儿提出问题,这样容易造成幼儿的紧张情绪,不利于幼儿流畅阅读,同时也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所以家长在进行家庭阅读时,应该本着“儿童本位”的思想进行陪伴阅读。
在心理环境的引导上,需要注意的是家长阅读的指导方法,可以进行故事角色表演法,锻炼幼儿语言表达力的同时激发幼儿的兴趣;也可以进行谈话法,鼓励幼儿进行猜测,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心中所想;还可以选择故事创编法,这针对一些开放式的故事结尾,例如《谁偷了我的蛋》,在故事的结尾蛇又偷吃了蛋,家长就可以引导幼儿去续编故事。这些都是创设良好阅读人文环境的方法,使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
随着《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发布,全民阅读已经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声势浩大的背后更多的是任重道远。家庭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单位之一,从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至今,自古以来就是学者们积极倡导的,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一项家庭活动,是我们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部分。《论语》中提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颜氏家训》中提到:“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都是表达阅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如今大数据的时代,线上阅读水平也飞速提升,家庭阅读在传承传统方式的同时,也有着更多的开展方式。
1.幼儿园是家庭阅读的引导者
幼儿园在阅读绘本等资料的选择上,起着导向的作用。通过专业教师的学习和调研,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年龄段的要求指导,结合历年的课题研究和报告等,幼儿园可以开展“最美读书月”“读书漂流”“幼儿故事展评”“优秀绘本推荐”等相关的阅读活动,旨在引导家长重视家庭阅读的重要性,给出适合幼儿发展的阅读指导策略,及时纠正和改变家庭阅读出现的问题,推动家庭阅读的发展。
2.家长是家庭阅读的合作者
家庭阅读有两种方式,一是家庭成员自己进行阅读,二是家庭成员进行共读。在幼儿园阶段,亲子阅读是家庭阅读的核心,这就对家长的陪伴阅读有着一定的要求。
亲子阅读的状态首先应该围绕着“快乐、分享、爱”展开,让幼儿在阅读中收获知识并感受亲情;其次是阅读资料的选择,应以“儿童为本位”的思想展开,避免家长过于主观地选择阅读资料,应提倡根据幼儿不同的兴趣和喜好,结合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开展阅读资料的选择;最后家长作为合作者的教育理念,影响着整个亲子阅读的效果,对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发散思维都起着帮助的作用。
3.社会是家庭阅读的支持者
“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文化部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使各类阅读活动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从2010~2014年,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由52.3%增长到58.0%,提高了5.7个百分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通过线上播出,培养着人们对阅读的兴趣,支持阅读活动的开展;2018年1月1日,公共图书馆法正式实施,规定图书馆应当将“推进、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很多图书馆已经开展了读书活动,直接引导和服务的同时,间接地对家长进行更专业的指导;很多社区也开展“书香家庭”“恰逢读书时,不负好时光”等活动,全力支持着家庭阅读活动的开展。
家庭阅读的核心是亲子阅读,它也是全民阅读的一个组成单位。良好的家庭阅读在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使幼儿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培养阅读能力,对家庭亲情关系也有隐形的推动作用,增加家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家庭阅读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助力着民族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条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