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莹 (吉林师范大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招生规模在逐渐扩大,高校的教育管理面临着更多的新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教育效果”[1]。高校寝室是高校学生进行学习、生活、课余活动交流最为频繁的场所之一[2],大学生刚刚脱离小、初、高这种封闭式管理,对大学生活有着强烈憧憬和期望,但更多的是陌生,在宿舍中很多问题都是初次遇到,不知该如何解决,所以高校寝室经常出现一些突发事件,这使得高校寝室管理变得至关重要。高校寝室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形成。
寝室是高校学生校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寝室的学习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学习的状态。良好的寝室学风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及示范作用,使学生从主观及心理改变对学习的态度,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客观环境与主观认识相互作用,影响人的情感、工作和学习效率,寝室成员之间的交往互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成员的心理发展状况[3]。同时,寝室也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通过生活辅导员在日常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可以将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情怀等融入学生思想意识中,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塑造。因此,高校进行寝室管理创新改革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前些年计划生育的实施,目前的高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都是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宝贝”,而且从小穿梭在学校和补课班之间,交际能力都较差,脾气和说话方式都有着自己的特性,而且都习惯独来独往,突然进入到节奏紧凑的高校寝室中进行“和居”很容易因为自己的习惯和说话方式对同寝室的同学造成影响,出现寝室关系僵硬、不融洽、不和谐的情况[4]。部分大学生由于之前习惯了父母照顾的生活,突然需要自己进行独立生活,很多的事情甚至是自己的日常琐事都不会做。比如自身的卫生整洁问题,东西的摆放问题,这些都会对自己的日常寝室生活和身边同学的生活造成影响,从而使得寝室产生矛盾或者怨言,影响同学室友之间的感情。同时,进入到大学生活,突然没了家长的管束,加上手机、电脑、网络和很多外在因素的诱惑,有些大学生就开始不注意作息时间,甚至时间颠倒,这样不仅仅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上课学习造成影响,还会对周围的同学和室友造成影响,让身边的人得不到高质量的休息和好的学习环境,产生寝室矛盾。
大学寝室生活不同于初中高中,初高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走读,而大学因为多在外地上学,需要住学生寝室,学生们除了在教室一同学习,在课余时间也要一同在寝室生活和娱乐。现在的高校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封闭式教育,在父母的呵护和监管下进行学习和生活,不仅仅对外界的认知很少,甚至连最基本的与人沟通的能力都受到了影响,而且从小父母就为自己安排好了几乎所有的事,使得自身适应能力不足,经常会造成一些人际沟通障碍问题,在长期缺乏与人沟通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诸如心情压抑、孤独感、紧张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大学生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
很多的学生在初高中时老师都会说,到了大学大家就轻松了,其实大学的学习任务和紧凑度并不比初高中轻松,现在很多的高校都有明确的规定,期末考试如果出现多门不及格成绩或毕业时所修学分不能满足条件就不能获取学位证或正常毕业。这些都会使得高校大学生有强大的心理落差和心理压力,很多高校学生由于初高中时有父母看管和监督才能坚持学习,其自身并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大的自制力来面对诸如网络、手机等的诱惑。这些高校大学生都是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在大学中却要为考试及格而发愁,难免心理落差大,并有强大的心理压力,久而久之会影响其自身的自信心甚至会有挫败感,恶性循环下去,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大学生活和初高中生活有本质上的区别,无论是生活环境、生活习惯还是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角色由原来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转变为大学生活中的“平民”,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需要有严格完善的学习规划,良好健康的作息规律,干净卫生的生活习惯和强大的人际沟通能力,这些都会让其在大学生活中收获颇丰,从而更好地走向社会参与工作生活。很多大学生难以接受这种角色快速的转变,处理不好“突如其来”的生活,难免有会失落和自卑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有心理冲突等心理疾病,从而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构建良好的高校寝室生活环境,就要制定健全的寝室管理制度,制度是为了保障那些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德优异大学生的权益,保护生活习惯和生活常识差的同学的安全,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熟记学校的寝室管理制度,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允许做。对刚入校的新生全方位的灌输,让所有的学生刚入学就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通过这种高校寝室管理制度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好的寝室生活环境,让高校同学能健康、积极、和谐地度过大学寝室生活。同时,学校要建立高校寝室网络管理系统,学校有重要通知和新规定可以通过网络告知大家,学校也可以在网站上定时发布一些生活习惯小妙招、饮食健康、环境卫生、失眠疗法等知识,让同学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学校的寝室管理提出建议及改进措施,学校可以通过同学提的建议合理的对学校的相关政策做出改动,并引导同学共同建设积极向上的健康大学寝室生活,从而更好地进行寝室管理。
大学生已经变为了成年人,如果再对大学生进行盲目的心理健康教育会让其产生反感甚至认为不够尊重他们,所以就要采用新型的方式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是心理还不够成熟稳重,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接触新兴事物快、理解能力强,面对新型的事物还是难免会有强大的好奇心。“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正在发生着不断地创新变革[5],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微信平台正好满足了大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微信平台为大学生推送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辅导,让大学生在寝室休闲上网时就可以接受心理健康辅导。现在大学生严重缺乏沟通交际能力,大学生在微信平台上互动和聊天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交际和沟通能力,在朋友圈和空间进行自己生活的展示也可以让所有人对自己有所了解,也可以接收到所有人的评论和问候,从而更好地认清自己。但也要提醒大学生注意不要盲目传播和相信网上的不良言论,甚至出现网络暴力的情况。总之,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但只要运用得当,互联网将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大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就是辅导员及生活辅导员,所以高校需要聘请专业能力突出,并且有丰富经验的辅导员及生活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及心理疏导。要确保每位辅导员能对每位学生进行心理学知识的传授,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症状的心理问题进行专业辅导,在学生有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时要及时地进行心理咨询,必要时要进行心理干预。辅导员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进行评测,并记录好每个时间段的结果,从而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变化。此外,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定期职业培训等途径完成对辅导员及生活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进而保证对学生指导管理的专业化及职业化水平[6]。
大学生活是学生生活向社会生活过渡的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夯实专业基础的宝贵阶段,
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心态有助于高校学生毕业后很快融入社会群体中。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阈下高校寝室管理研究是高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进行创新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