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丰润区燕山路小学 米立梅
近几年来,足球教育在中小学校正逐渐“热”起来。与此同时,如何展开中小学足球活动,如何发挥校园足球的载体作用,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并推动德育工作,也成为了众多学校、教师思考、研究的“课题”。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方法,以期为中小学校和读者提供有益借鉴。
中小学生不喜欢体育课或参加体育锻炼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兴趣或缺乏技能。技能的获得需点滴积累和培养,兴趣是技能的重要导引,特别是对低龄学生,保护、提升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至关重要。足球这项运动魅力无限,无论对个体还是集体都有强大的吸引力。在体育教学或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注意挖掘、制造兴趣点,就能够鼓起学生的热情。
小学生天性好动,爱玩游戏,因而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和体育运动密不可分。
例如,在足球教学中开展“绕木桩游戏”“颠球游戏”“背球游戏”“踢出花样游戏”“守射门游戏”等。在跑动运球、跳跃、发展双足跳能力的游戏教学中,针对足球运动中的曲线奔跑、躲避和堵截对手、曲线运球等运动环节和技巧,教师可让学生玩“绕木桩游戏”:让学生呈“一”字或一条龙式的站好,扮作“木桩”,人与人之间留有一到两个人的空间。随后,由第一名同学开始绕着其他同学做蛇形运动,起步时可以慢点,可以用手扶着“木桩”,慢慢加快速度,并逐步过渡到不用扶“木桩”(身体可以接触)。所有同学轮流进行,整个游戏像波浪一样,此起彼伏,龙飞凤舞,欢声笑语,趣味十足。在熟练后,可以增加难度,玩“运球绕木桩”的游戏。
直白的竞争性是体育运动的一大“卖点”,参与体育运动对培养竞争精神十分有益。在足球课或足球活动中,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它的竞争性。
比如,让学生两两结组,面对面地进行传球、停球、颠球、接球等基本动作和技法的练习,让他们既能对照着对方调整自己的动作和技法,又激发自己做得比对方更好的动力。除了两两对照,还可扩大至小组间、分队间的比赛。教师可定期开展比赛教学活动。通过小组间的比赛、班级间的对抗,来提升学生提高技能的主动意识,以及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
足球是团队运动,在学足球、踢比赛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成效明显。
比如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合理分组,使小组内学生能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有些学生平衡感较好,有些学生速度较快,有些学生的腿力强,有些学生双手反应快……教师要根据个体特点,将他们划入不同小组,给他们安排中锋、前锋、后卫、门将等合适位置,将他们捏合成整体,形成1+1>2的效果。这样,每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找到努力方向,有利于他们扬长避短、建立信心、理解团队合作。
家长的支持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推手。学校、教师可以适时邀请家长观看孩子们的比赛,组织亲子趣味运动会等,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从而更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