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波
“酸,酸死啦……”
随着我一声令下,孩子们抢着品尝那些切好摆放在桌面上黄中泛白的柑橘。本以为可以大快朵颐,谁知却是“酸”声一片。
看着孩子们的表情,我不禁乐了:多好的表情包呀,脸上写着“无语”“无奈”。我拿出手机,一阵咔嚓声,与手机同步联网的一体机上,呈现出一个个“酸不溜秋”的表情包。
“老师,你居然不顾我的感受!”“老师,我的心儿已受伤!”学生纷纷吐苦水。
“小雨,来,帮我画个柑橘。”
“刷刷刷”,黑板上出现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柑橘,愤愤的小雨还画了几瓣切好的柑橘。
“吃了这个柑橘,你们心中一定很受伤。我们要把心中的感受发泄出来。为了节约时间,请把代表你感受的词语写在画好的柑橘下。”
孩子们一个个走向黑板:酸、受伤、好看不好吃、若有所失、大失所望、愁眉苦脸、无语……
接下来,我遭受了孩子们的“炮轰”:“老师,这莫不是你老家的柑橘吧?”“那个柑橘根本就没有熟……”
“没有熟?那就是——早熟咯!”我笑着接过话茬,“这滋味儿,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早恋?”
一谈到早熟与早恋的话题,兴奋与羞涩在孩子们的脸上显现:“不是说恋爱的感觉是酸酸甜甜的吗?”“怎么早恋却是‘酸柑橘’?”
“没错,早恋就是,成熟前的‘酸柑橘’。酸、受伤、好看不好吃、若有所失、大失所望、愁眉苦脸、无语……”我对着黑板,一词一顿念出孩子们刚写的词语,还做出了一副“很受伤”的样子。“对于‘早恋’,我们该怎样去面对呢?或者说,对待这样一个没有成熟的柑橘,我们又该怎么处理呢?”
话题一抛出,并没有想象中的热闹,整个教室一片安静。片刻,小凡说:“不要去切开,让柑橘保持圆满,让青春保持美丽。”
小菡说:“保留朦朦胧胧的美感,不要急着品尝。”
小洋说:“静待成熟,不该摘的时候不要摘!”
“老师,那我什么时候可以去恋爱呢?”小潘居然一脸坏笑地问我。
“小诗,你来回答。”
小诗与小潘平时最喜欢斗嘴。“这好办呀,小潘,你不是刚吐出了一个柑橘籽吗?那就是爱情的种子,种在地里,请你耐心地去呵护,让它发芽,长大。记住,不能太早去摘。”
孩子们都哈哈地大笑起来。
“我知道,你们之中有早恋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处理好。古语云:发于情而——”“止乎礼!”
“小浩,再给大家发一个脐橙,大家品尝一下成熟的脐橙是什么味道。小雨,再上来帮我画个成熟的脐橙。当然,你们可边品尝边写感受……是啊,这就是爱情:成熟前,辛酸、苦涩;成熟后,甘美,香甜!”
“孩子们,青春的美丽需要真情相伴,真情不是迷恋,更不是沉沦,它是一种心灵的亲近。它美得好像一片月光,给心灵带来澄澈与清明。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时光的浸润,需要阳光的温暖,需要真心等待。”
短短的柑橘品尝,孩子们对于早恋多了几分理解,多了几分思考。
点评:
作者巧借柑橘生动形象地喻事说理,品尝前后的真实体验、亦庄亦谐的师生对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角色置换的理解,这是放下身段的交流,这是发自肺腑的沟通。作者简单的语言中不乏大智慧:“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时光的浸润,需要阳光的温暖,需要真心等待。”以事明理,让教育更有说服力。(丁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