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图河中学 邱 阳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与提问中都要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实际,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优化教学效果。所以,课堂提问技巧是当前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抽象的理论知识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巧妙设置提问,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封闭式和回忆式提问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制约他们想象力的发挥,而开放式和探讨式提问则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所以,教师设置课堂提问时,应根据教学需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精心准备和设置开放式或探究式的提问,给学生创造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并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回答不准确或者观点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可直接批评,而应该对其思维的亮点给予赞赏,并引导和启发他们去探求正确答案,从而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走近老师”时,教师可采用探究式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什么“师”之前要加上“老”字呢?教师的提问立即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睁大眼睛等着老师的解释。因为学生急于明白为什么要在“师”之前加“老”字,所以,他们会在课堂上紧跟老师的引导思考问题、探寻问题的根源,使本节课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的回答要么不着边际,要么根本理不出头绪,不知从何下手。通过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有时候并不是学生真的不知道答案,而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太过宽泛,缺乏针对性。例如,笔者在介绍有关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时,曾随口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能做点什么呢?问题一提出,所有同学都很迷茫。几分钟后,有个同学给出了很空洞的回答:“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为投入改革开放做准备。”这时,笔者才意识到面对这么宽泛的问题,学生根本就找不到问题的关键。于是,笔者将问题修改为:假如同学们是政府工作人员,或者跨国公司的职员,你们能为改革开放做些什么呢?这样一来,问题变得更加具体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们纷纷和同桌畅谈自己的职业梦想,思考着自己能为改革开放做点什么贡献。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但在现实中很多人都只看到它的理论性,而忽视了其应用性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也是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很少借助生活实例将理论知识具体化、深刻化。抽象的理论知识一旦脱离了具体事件的支撑,就会显得枯燥、乏味,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体现学科知识的实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将理论知识和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件结合起来进行讲解。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提问方式,不仅体现了学科的实用价值,而且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介绍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容时,在和学生仔细分析了几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之后,就从比较热门的食品安全问题入手,设计了几个问题:一直以来,“地沟油”问题被多家电视及网络媒体曝光,一些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将泔水简单地提炼后卖给一些小饭店作为食用油使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商贩的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益?如果你是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了“地沟油”,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当消费者的权益被侵害后,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维权?对于提出的问题,学生可借助教师讲解的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具体内容,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习惯,而且也使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政治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提问方式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笔者希望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借助课堂提问艺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