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杰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北京 100037)
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基础教育从学科本位到育人本位的模式转变,2014年12月教育部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掀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幕。其显著特征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就英语学科而言,修订组对英语学科本质观和学科育人观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广泛的调研,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然而,当下的基础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无法支持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呈现出“测试型课堂”的特征。这一现象严重背离了当下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精神。
当英语课堂中主流的教学活动都围绕测试而非教学展开的时候,课堂即呈现出“测试型”的特征。这里的测试不是特指狭义层面的纸笔测试,而是泛指广义上一切具有典型测试特征的教学行为,这些行为集中表现为重视教学结果而忽略教学过程的倾向。总体来看,英语“测试型课堂”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提问是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最为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在备课时,如精心设计有利于英语教学目标达成的若干问题,通过触发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深度的思考和讨论,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大有裨益。可是,在现实教学中,由于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很多英语教师不自觉地把问题窄化成题目,即课堂上看似教师提的是问题,实则是带有测试烙印的题目。这样一来,课堂教学似乎变成了课堂测试。其同纸笔测试的区别在于学生回应测试的方式是口头答题而非纸笔答题而已。“测试型课堂”中教师常用的题目如下: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ragraph?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等等。显然,这一类问题属于纸笔测试中带有模板属性的题目,教师可以将其“放之四海而皆准”。无论什么样的文本,教师都可以对这些题目信手拈来,所以也得到一线英语教师的钟爱。还有一类也属于题目性质的问题,它们不具有模板的属性,往往是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如:What do they talk about in the video?When is he going to start?How is Kevin going to do that?What are the pictures about?等等。
由此可见,英语“测试型课堂”的显著特征之一是题目驱动。教师通过课堂提“问”(题目)让学生应答的方式来推动课堂教学,造成英语课堂模式的诸多弊端。首先,测试领域的题目窄化且异化了教学领域的问题,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测试化倾向。这样的英语课堂实质上就变成了即兴问答式的测试现场。教学设计及实施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中介作用被大大弱化。其次,题目驱动的英语课堂会导致教学的“碎片化”形态,难以指向学生整合能力的培养。由于题目设计呈现“割裂”和“离散”的特点,学生的思考和回答也多局限在散点信息的获取上,很难形成更上位的整合能力。最后,题目驱动反映在师生层面上为“点对点”的互动,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互动模式在大班额的条件下极易导致课堂沉闷的现象。事实上,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沉闷现象非常突出,学生不愿意参与和配合教师的提问,这与课堂单一的互动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说教师的课堂提问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取语言的意义,那么教师设置的练习则多是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的形式。英语课堂中实施练习(如复述、齐读、模仿、对话等)本无可厚非,不过如果练习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或教辅资料中的习题,课堂教学则再次变成了非正式的英语测试。课堂观察发现,教师安排学生做的练习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教材中设置的常用练习;第二类为学案中的练习,比如填表格、信息匹配等;第三类为教辅资料中造句、填空等练习。英语课堂中此类练习如果过密,英语教学就会呈现出测试化倾向。
不容乐观的是,当下很多英语教师对语言教学中的练习和任务混淆使用。实际上,从课堂活动的角度出发,任务和练习在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和结果四个方面是有区别的[1]33。任务以目标为导向,在任务活动中,学习者使用语言去实现一个真实的结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关注的是意义。然而,练习更多的是关注语言结构,是一系列以语言形式为导向的活动。换句话说,练习是学习者围绕语言项目本身进行的旨在复习和巩固语言知识的活动[1]34。英语课堂中的任务和练习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二者没有明显的界线,关键是对语言意义和语言形式之间“度”的把握。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关注语言形式,且把完成习题这样的练习作为增强学生对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感知的主要途径,那么英语课堂教学将更多地体现出测试化倾向。
综上所述,英语“测试型课堂”的脉络可被归纳为:教师给出教学指令(一般是问题或者练习)—学生按教学指令完成—教师核对答案。英语“测试型课堂”处处充斥着题目或练习,使本应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俨然成为纸笔测试的另一种变体。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导致了“测试型课堂”的出现呢?
“测试型课堂”之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当下,我国的基础教育仍旧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能力最为重要的指标。在此背景下,英语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心始终围绕“育分”而非“育人”。因此,很多英语教师不仅重视在课下通过安排学生做大量的试题来达到“提分”的目的,课上也呈现出“测试型课堂”的特质。换言之,测试之于教学的负向反拨效应“异化”了正常的英语教学。此外,应试教育不仅“异化”了学校和教师,而且也“异化”了学生和家长。正因为来自社会、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全部聚焦在教师身上,被应试教育裹挟着的教师无法获得宽松、自主的课堂教学空间。总之,英语“测试型课堂”是应试教育对英语课堂教学“异化”的产物,是教师同应试妥协的特有教学现象。
自2001年国家“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外语学科的课程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创造使用语言的机会,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外语教学界开始强调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设置真实的交际情境和交际任务。为此,作为实现这一目的重要抓手的任务型教学开始被英语教师所熟知。可是,当下的英语教学呈现“碎片化、表层化、模式化和标签化特征”[2]。其中,“模式化”集中体现为英语教学流程的固定和僵化,甚至“一些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出现了‘模式异化'的倾向”[3]。在英语教师广为实践的任务型教学中,“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为了教学操作上的方便,这种结构进一步被细化为具体的教学流程。以阅读教学为例,可分为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均对应着更加细化的流程。读前一般有标题预测;读中又分为三遍阅读,第一遍阅读获取全文的整体信息,第二遍阅读获取各自然段的细节信息,第三遍阅读用于内化所学知识;读后阶段主要是语言的输出活动。由于这种流程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很受一线英语教师的欢迎。显然,英语教学如果按照固定流程形成模式化,那么发展成“测试型课堂”就不难理解了。因为流程驱动下的外语教学会让“教师更多关注任务进程中的信息处理和任务达成的外在表现,而相应弱化了其间的语言学习过程与吸收内化”[4]14。进一步讲,为了确定学生信息处理和任务达成的效果,教师通过提问学生或让学生做练习从而快速、便捷地获得答案。僵化的英语教学流程为教师的题目驱动和练习驱动提供了实践空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少教学仅满足于对文本的表层信息的提取和一些简单的回答、选择和判断正误的练习,对文本深层含义的挖掘很少涉及,忽略了在阅读教学中理应关注的对所学文本的深度理解和分析”[5]。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幕的掀起,英语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与时俱进地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广大一线英语教师如何面对和解决“教育话语转换带来的教育实践者的认识适应不良”问题[6]。比如,当一名英语教师好不容易从“语法翻译法”教学转向“任务型教学”,且仍尚未充分领悟如何设置好的任务这一理念精髓时,新时期核心素养时代下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英语教学理念又接踵而至。这就意味着英语教师又得面对一种新的教育教学话语体系。这个过程自然会出现认识不适的冲击,主要表现为话语理解上的不统一和具体实践行动上的偏差。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英语“测试型课堂”实质上也是教师在话语体系新旧概念替换过程中不适应的结果。举例来讲,任务型课堂教学理应是任务与练习平衡发展的课堂模式,以任务为主线,以练习为暗线。但很多英语教师会把教学任务窄化成提问,把练习理解成做题。按照这一逻辑,英语“测试型课堂”的产生似乎是必然的结果。因为每一次教学话语的转换都会让教师感到重构课堂教学的艰难,毕竟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的壁垒隐匿其中。因此,在国内应试教育大背景下,无论教育教学的理论话语如何更新和发展,教师都可以通过“测试型课堂”实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换言之,无论新理念下的课堂如何动态变化,基于题目驱动和练习驱动的英语“测试型课堂”是静态和恒定的,遂发展成为课堂的“经典模式”。
通过以上论述可见,英语“测试型课堂”最大的问题在于混淆了教学和测试的本质,背离了英语教学自身的规律性。要破解目前的困境,需探索出一条从基于教学流程的“测试型课堂”转向基于系统思维的“设计型课堂”新路径。具体而言,英语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协同且系统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原始起点和最终归宿,在教学设计中处于核心和灵魂地位。从历时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基础外语教育课程总目标依次经历了“双基教学”时期、“综合能力”时期和“核心素养”时期[4]13-15。当下,如何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更是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通过上述对英语“测试型课堂”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教学目标主要围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展开。虽然有的教师以“三维目标”为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但实际上除了知识和技能这一维的目标凸显外,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二维处于“贴标签”的有名无实的状态。
英语“设计型课堂”则要求教师系统地设计教学目标。具体而言,无论是单元教学目标还是课时教学目标,均需要基于学科教学的内容主题进行有层次、有梯度、有系统地设计,要有整体规划,摒弃之前凭借感觉和经验确立教学目标的传统做法。相关学者也研制出具体的工具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改进,并取得理想的实践效果。其中,近年来比较有影响的是“中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框架”[7]。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框架”为英语“设计型课堂”教学目标的系统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工具。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核心主题和核心活动,从单元和课时两个维度按照框架对学科能力的分级描述设计教学目标。
英语“测试型课堂”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对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忽视。教师过于追求固定的模式和教学技术,导致教学过程和方法在一线教学中渐趋虚化,内涵建设形式化。由于课堂教学的流程化、模式化现象严重,教学方式单一,导致“教”知识和“练”技能变成了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测评。教学目标变成了测试目标,到底英语教师如何教、如何练才能更有助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似乎更像是一个“黑箱子”。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设计恰恰是打开这个“黑箱子”的钥匙。“‘过程'是获得知识的过程、运用方法的过程,也是体验情感、形成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关键”[8]。
英语“设计型课堂”需要超越虚化和形式化的教学流程,转为重点加强对教学过程与方法系统的内涵建设,这也是“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六要素整合、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特别强调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来实现的。这里面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为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系统设计提供了有层次、有梯度的思考框架。在此框架下,英语课堂流程化倾向下的“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的模式可被具化为“驱动—促成—评价”[9]。其中,如何在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中“促成”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英语“设计型课堂”超越“测试型课堂”的关键。“促成”的核心任务是教师如何创造有利于语言习得的内化条件,并通过不同的路径和方法系统设计并优化有利于促进习得发生的语言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这一根本目标的达成。
在英语“测试型课堂”中,教学评价被严重窄化,评价被狭隘地理解为“测”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手段。实际上,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任何活动,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活动的性质是不同的。从评价的角度而言,部分教学活动也可以是评价活动。课程视域下的教、学、评是一体的,这一认知逻辑也同样适用于教学视角。教师需要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学生需要思考“我要到哪里去”“我怎样去”“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我真的到那里了吗”[10]5。这些问题有机整合了教、学、评,是英语“设计型课堂”的逻辑链。清晰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判断教-学-评是否一致的依据是教学、学习与评价是否都是围绕共享的目标展开[10]6。“教-学-评一致性理论模型”从课程的视角进一步厘清了教、学、评三者的关系,认为教学目标既是出发点又是最终的归宿,而教-学-评是基于目标展开的专业实践[11]。
英语“设计型课堂”教学评价的系统设计要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为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师需要把教、学、评三者有机结合并统一起来。英语“设计型课堂”教学评价要突破“测试型课堂”的狭隘理解,倡导通过设计系统且具有持续性的教学评价来证明教学目标的达成,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具体来说,教师先设计预期的学习目标,再设计能够证明学生实现目标的评价任务及评价标准,最后设计各种教学活动以推动教学。
英语“测试型课堂”教学把理应充满动态生成无限可能性的课堂变成了停留在对表层意义理解的正确性的检测上。在新的基础外语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广大一线英语教师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英语“测试型课堂”需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上实现全方位的系统转变,才会对接和兼容新时期基础外语教育改革的新使命和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