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教学中主体翻译能力的缺失及其对策

2019-01-10 06:57施路凝
科技视界 2019年36期
关键词:翻译能力缺失对策

施路凝

【摘 要】培养翻译能力是翻译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翻译能力的缺失是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翻译能力缺失的主要方面入手,指出了翻译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翻译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翻译能力;缺失;对策

中图分类号: H31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6-015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6.071

The Lack of Learners Translation Ability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SHI Lu-ning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uss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enyang, Shenyang Liaoning 110035, China)

【Abstract】Cultivating translation ability is the main goal and task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The lack of translation ability is the main problem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Starting from the main aspects of the lack of transl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raises useful methods of improving translation 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Translation ability; Deficiency; Countermeasures

翻译教学研究分为传统研究和创新研究两个阶段。随着对外语教学和描述翻译学相关成果研究的深入,对翻译教学研究的结论也有了新的认识和飞越。从注重语言转换的基本功训练转换到以结果为导向的翻译教学实践中,尝试将理论融入实际教学中,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1 翻译能力的缺失

随着翻译教学理念和过程教学法的深入研究,翻译教学的改变首先是对翻译主体即学生的改变,即对翻译教学主体的翻译能力提高的认知的改变。培养翻译能力和研究翻译教学都应该以翻译的主体为切入点。翻译能力是一个成功的译者所具有的综合能力,是以转换能力为核心的包括译者掌握的各种知识、能力和策略,尤其是由交际能力、非语言能力、心理生理因素、专业操作能力、转换能力和策略能力一系列相关的可变化的成分能力构成。传统翻译教学中重视对内容,即翻译产品的研究,而轻视对主体人的研究造成了主体翻译能力缺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认知思维能力缺失:这种能力有别于其他的通过反复操练就能获得的其他专业能力,是大脑通过复杂的操作后最终得出的一个结论,此种能力需要建立在一定天賦基础上的不断地摸索、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来获得,是主体凭借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来理解原文、重构原文、根据翻译目的来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来反映原文的世界的能力。目前的翻译教学对认知能力的培养还明显不足。首先在教材上,虽然已经从注重语言基本功转换过渡到对翻译能力的理论阐述兼顾,注重实用翻译能力的培养,但是教材缺乏系统性和语篇宏观的构建,也就是对文本整体认知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通常是以句子为核心的直译和意译,语法对比与句式转换的翻译技巧为主,注重词义的词典解析及其选择,忽视对翻译文本的整体语篇认知和认知过程的研究,其次在译者的认知水平上,译者在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基础上,在透彻理解原文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努力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勾画出作者所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这就要求译者有丰富的体验和阅历,但是往往由于对文本整体的认知思维能力欠缺和译者认知能力的不足导致作为翻译主体的学生在了解词义的基础上也无法选择一个符合对译文整体适合的词义进行表述。

(2)语言转换能力缺失:语言能力表现为对两种语言在转换机制、语际间的调节和整理,对语言的选择和表达的掌握和熟练度,更高层次表现在对修辞、风格和文化意识的把握。语言转换能力是译者最基本的专业操作,也是各种翻译能力协同作战的成果体现。虽然此种转换活动是可见或者不可见的方式存在,但是此种转换的过程是否顺利和能否达到翻译效果跟翻译主体的母语的语言驾驭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在翻译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就是语言能力的不足,对转换机制、对语言的选择和表达熟练度不够,对原文和目标语的对应概念,从多种选择中进行比较、选择对应信息做出决定时,虽然了解翻译方法和技巧但是也不能顺畅翻译原文的学生不乏其人。

(3)实践交际能力缺失:实践交际能力指译者在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中运用知识和技能成功交际的能力。通常交际活动中所具备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表述知识,它主要指对研究对象的理解认识,例如了解和掌握具体的信息、数据和规则。另一种为操作知识,这种知识是逐渐形成的,是译者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的具体运用,即具体操作。就培养翻译能力而言,这两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也就是如何把所了解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方法策略运用到实践交际的活动中去。这也是提高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翻译教学实践中发现,对知识的了解和认知可以通过阅读练习等具体手段来实现,但是具体运用能力,即采用何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去整合和融会贯通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 翻译教学的对策

目前的翻译教学中由于以上三方面的不足,影响了翻译教学的效果和翻译能力的提高,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知识重构,技能纯熟的过程,是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从初级阶段、入门阶段、发展阶段到纯熟阶段的跨越,它包括获取不具备的能力、重建已有能力,辅助转换能力、获取策略能力三个过程。故此翻译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渐进的动态的过程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丰富课程设置:翻译能力的习得是一个动态、螺旋上升的过程,是通过不断获取新知识来丰富自己进而不断在原有知识基础上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发展和综合运用翻译策略、解决实践问题从而提高翻译能力的过程。首先要针对学生知识体系的不足,改进课程设置种类,可以开设文学课程、翻译理论课程、语言课程等加大学生知识储备,不断完善和丰富已有知识体系,在量的积累基础上达到质的飞越。

(2)拓展知识结构:正确理解翻译过程,树立自信心。翻译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翻译转换能力,但是翻译转换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语言转换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和逐渐完善知识体系来获得,主要途径是通过大量阅读理解原文和熟练掌握语言知识,兼顾背景知识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既要从语言词汇的表达手段上去思考,从词汇文字类型,词汇表达的修辞风格,句法结构之间的异同出发,有要从语篇角度去考虑,从文本类型、语境、包括语篇连贯表达等方面仔细推敲斟酌,开发学生的各方面潜在能力,树立自信心,增强主动性和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翻译课堂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

(3)增加实践机会:翻译课堂教学是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应该是转换能力不断完善的提升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对翻译过程的思考和解读,反思和回顧,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以发挥主体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机会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勇于试错,不要以标准译文来局限学生的表达,鼓励学生对自己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解读和完善,修改和充实,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和教师肯定的回答会激励学生的现象力,以问题的形式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把决定权选择权交给学生。课余时间通过主题新颖,内容翔实和具有时代感的讲座,研讨会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和生活中去,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总之,在翻译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增加课程设置来丰富主体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以提高转换能力为主要目标,并通过各种课内外实践机会和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思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Alves, F.&J. L. V. R. Gon alves. A Relevance T heory Approach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Inferential Processes in Translation[A]. In F. Alves(ed.)Triangulating Translation[C]. Amsterdam:John Benj amins,2003:3-24

[2]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

[3]苗菊.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翻译能力缺失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PACTE翻译能力模型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翻译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