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
金榜题名榜单
在王府中環三层宽敞的中庭,有这样一处展览,一面长达二十六米的红墙上贴满了祝福与愿望,“期末考试100分”“诸事顺意”“心想事成”“明年顺利通过考研”“祝全家幸福快乐,健康平安”“祖国万岁”……在红色洒金的宣纸上写下的这些话也为即将到来的节日平添了几分喜庆。这就是由故宫文化主办、紫禁书院携手商汤科技举办的“金榜题名”互动式展览。
“金榜题名”互动式展览以清代科举考试为故事背景,基于严谨的学术考证,描绘了古人读书修身的情景,并模拟了古代考生从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到最终进士及第,参加传胪大典的全过程,以一场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让现场观众“穿越”古今,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寒窗苦读、志在千里的古代学子。
朱红色的大门缓缓打开,灯光就此暗下来,一场充满艰辛的科考之路就此开始。你,准备好了吗?时光穿越到乾隆五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一张写满新科进士名字的金榜徐徐打开,“奉天承运皇帝制日……”,这就是以皇帝的名义发问,指定大臣阅卷,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殿试考试后的结果,甲第分三级,其中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称探花,高中者均被赐予进士及第并委以官职。随着步伐的前进,“四书五经挑成语”“画扇上墙”“茶社寻宝”……看看你能抽中哪个行业里的状元?
最有意思的当属采用了商汤科技人工智能技术的“号舍考生相”互动展项,在这里,你可以把对学习、生活、事业、人生的各种体会变换成不同的面部表情,通过与你面对面的屏幕中的虚拟人物鲜活地表现出来,趣味十足。进京赶考的路何等艰辛,跋山涉水所到达的紫禁之巅又是何等的震撼,最后的一个环节就是进行殿试答题,答题有难度,高中金榜并非易事,但这也足以体现“金榜题名”的深远意义。
“金榜题名”互动展示区最有意思的两个板块是“号舍考生相”和“孔庙祭孔”,这是故宫文化与商汤科技共同携手打造的沉浸式互动展项。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创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为观众带来穿越古今、趣味潮流的新鲜体验。此次合作是商汤践行“AI赋能百业”的又一次探索和成果,商汤科技不仅开拓出“AI+文化艺术”的全新应用场景,更开创了科技与文化产业结合的新范式,积极探索如何为线下文化艺术博物馆和展览馆拓展创新型展示的新篇章。
“号舍考生相”应用了商汤科技的AI技术对人脸240关键点进行捕捉和分析,当体验者来到寒窗苦读的考生面前,即可与其“神形合一”,通过头部运动来驱动考生的答题情态:是冥思苦想,落笔无物?还是暗自欣喜,下笔如有神?这一全过程完全由人工智能实现,无缝衔接,体验流畅自然。
“孔庙祭孔”AR互动式展项,运用了AI+AR的技术将孔子等比例还原,并与现实场景充分融合,让观众可以“零距离”与这位两干五百年前我国最博学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互动留影。这里采用了商湯的手势识别、人脸识别等Al和AR技术,可进行古人行礼等互动动作,实现虚拟的孔子与现实世界的无缝衔接,为年轻观众们体验古人求学尊师提供了别具一格的互动方式。
号舍考生相
孔庙祭孔
观展攻略
王子彬——商汤科技移动智能事业群副总裁、智能终端业务CTO
袁鸿蕙——“金榜题名”互动式展览策展团队代表、紫禁书院总监
Q请袁老师说一下,咱们是基于什么因素确定了两个场景的智能体验与互动?
袁:“金榜题名”作为故宫三大主题性综合文创项目之一,是故宫在培育新型文化业态道路上的全新尝试。此次展览将历史文化与科技、艺术相结合,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确定这两个场景,是与商汤科技一拍即合,“号舍考生相”能很好地与科技相结合,也算我们双方瞬间的灵感进发。孔子这个装置特别有深意,孔子是至圣先师,新科进士在金榜题名后,前往孔庙进行释菜礼和释褐礼,而拜孔子本身就是重中之重的环节。
Q王总,互动性是AI技术的优势之一,请您再说说还有哪些其他功能?
王:商汤科技是一家很年轻的公司,但我们的创始团队在AI技术的研发方面积累了长达二十年的时间。我们希望通过领先的AI技术为产业赋能,其中文化产业就是我们重要拓展和结合的方向之一。AI技术与文化的结合可以有更多原创的空间,可以实现内容的“活化”,例如把图片变成动画,或者将单一展示转化为与观众互动。这是一个内容再创作的过程,也是应用科技手段进行创新的过程,商汤与故宫文化的原创精神不谋而合。其次是交互,AI本身是感知的技术,特别是视觉的AI能够感知参与人站在屏幕前的动作、表情,以及一系列感情的变化。基于此就能把人的代入感通过Al技术的感知和分析进行生成,最后还能够给一些实时的反馈,这些反馈也可以让互动和内容传递更高效。AI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互动方式使展项和里面的传统文化“活”起来,这也是我们未来会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Q商汤科技也在文旅方面进行尝试,这些项目都取得了哪些成效?反馈如何?
王:我们最近的几个项目,客户反馈都非常好,因为AI技术可以对艺术和文化展览进行一個很好的补充。之前线下展馆更多是通过文字、图像、影像或实物进行被动式的展览,而应用了AI之后在互动性和主动交互方面会有很大提升,所以特别是年轻人和小孩都非常喜欢这种表现形式。很多艺术家、设计师在进行文化艺术与科技的联合创新,这个就会变成未来推动文化跟艺术设计等方面创新的重要力量。此外,现在一个大的趋势就是文化是IP数字形象,如果要广泛传播就需要把它变成更加利于传播的互联网化产品形态,而AI和AR承载的就是这样一种形态,把传统文化以AI+AR的形式呈现和传播。
Q今天的展览有三条线、三个人物,为什么会选择以三个人物的方式、三条线来走?
袁:这个展我们有一个原创剧本,剧本里面有三个主人公和各自的人生追求,其中姚子壮代表“知识改变命运”,龙承德代表“教育公平性”,韩宫代表“行行出状元”。观众可以带着展览手册看完前情后到现场,好比我们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子壮坐在屋子内寒窗苦读时别有一番滋味,这是一种观展的逻辑。还有一种逻辑可以把它理解为虚拟的NPC,他们是你赶考路上、求学路上的伙伴,他跟你一路同行。未来,我们的展览还要做巡展,所以一定会有升级,现在是从零到一的过程,到未来2.0、3.0都会不断地迭代更新。所以,我们觉得从展览的呈现、互动性如何做得更巧妙、更流畅,我们一直都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