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业社区的高校创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9-01-10 06:57李海秋
科技视界 2019年35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李海秋

【摘 要】为有效克服大学生创业教育中“个体精英”导向的不足,本文以创业社区为理论视角,结合社会网络理论,提出了构建高质量创业社区,推动高校创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弱化基于个体特征的进入限制,建立开放和共享的社区空间;强化创业社区成员的社区归属,形成内部密集的创业者合作网络;识别并发挥创业社区的关键主体,营造信任的社区规范和氛围;重视与外部创业群体的关联,为高校创业社区注入差异化思维和信息。

【关键词】创业社区;创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79.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5-006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5.029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学生创业不仅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将成为中国创新与创业的重要力量,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稳健发展的活力。但是,高校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起步低、潜力小、风险高的特点,使之面临更高的创业失败风险。虽然失败不可避免,创业失败更是创业成功的必由之路,但是如果能够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从创业失败中收获知识、能够获得更高的创业成功率,我们相信这会更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创业者的自信,进而实现大学生创业的高质量发展。那么,如何让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创业资本相对较少的高校大学生开展更高质量的创业实践?

1 当前大学生创业的动机与模式

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创业模式一直是大学生创业研究的重要领域,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与一般创业者相比,大学生的知识、经历以及人脉都相对匮乏,因此当智力水平和知识能力差别不大时,创业动机的性质及其强弱及其所选择的创业模式对其今后是否选择创业以及创业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张凯竣和雷家骕,2012)。其中,创业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从事创业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些目标的内部动力,是鼓励和引导个体为实现创业成功而行动的内在力量(张凯竣和雷家骕,2012)。

一般而言,创业动机是多种环境因素和创业者个人特征的函数,一国的市场条件、管理资源、政府支持和商业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创业动机和行为(窦大海和罗瑾琏,2011)。之后,一些学者就开始从创业者的内在特质和外在环境来分析大学生创业动机。在内在特质方面,已有研究主要借鉴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并结合大学生的需求特征,认为大学生创业动机可以分为生存动机、兴趣动机、控制动机以及就业动机等(朱贺玲等,2011)。虽然不同学者对创业动机的分类存在差异,但是总体可以概括为生存性创业动机和发展性创业动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以实现个人自我实现需求为目的的发展性创业动机大大强化,但是以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的生存性创业动机依然占据较大的比例。而在最近十年,伴随着90后和00后成为大学教育的主体,大学生的生存压力开始大大弱化,而基于个人自我实现需求的发展性创业动机开始大大强化。对于外部因素,已有研究指出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均会对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产生影响。当然,在具体的影响方式上也会存在差异,例如家庭条件相对不好就会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动机,而更好的家庭条件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大学生的创业动机(肖璐和范明,2013)。当然,家庭的经商传统则会带来更加复杂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既包括政府对创业的支持政策与支持力度,也包括区域性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均对大学生创业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日光,2011)。

创业模式是指创业者根据自身的特质、资源禀赋以及对商业机会的理解,而采取整合创业框架,具体包括创业机会选择、资源整合方式、产品创新方式(马君等,2012)。由于大学生的资源禀赋相对匮乏,所接触的商业环境相对较窄,创业经验与技巧相对缺乏,这就使得大学生的创业模式至关重要,因此有效的创业模式决定了大学生能否在创业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创业素养,也决定了大学生能否有效把握商业机会、整合创业资源,以实现成功的创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创业模式进行了不同的创业模式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分类方式。第一,按照创业的目的,把大学生创业模式分为过程导向创业和结果导向创业,前者是指大学生创业考虑到自身实力的不足的现实背景,而注重积累创业相关的知识与资源,从而为后续的创业成功奠定基础,因此现在的创业结果是否成功并不在首位;后者则指大学生创业是为了获得创业结果的成功(馬君等,2012)。第二,按照创业者在大学的参与度,可以把大学生创业模式分为退学创业、求学创业以及毕业后创业三种模式。第三,考虑到大学生在创业资源匮乏的特征,可以把大学生创业分为依附性创业模式和自主性创业(龚思羽等,2014)。其中依附性创业常常表现为大学生由于缺乏创业资源,而通常会采取加盟连锁经营的方式,以利用对方所提供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技巧,以积累自身的创业技巧;同时也会进入比较成熟的孵化器以获得支持,实现自身创业。与之相比,自主性创业则通常利用大学生自身所拥有的专长来整合资源以实现创业,在具体的创业企业组织方式上,通常采取合伙制、公司制等形式。第四,考虑到大学生在商业机会把握的差异性,可以把大学生创业模式分为校园创业和开放式创业(万力勇和康翠萍,2016)。由于大学生对校园和学生较为熟悉,因此校园创业成为大学生创业机会的重要来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在校园中的广泛影响,互联网成为大学生拓展传统校园地理空间的重要方式,因此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业也成为现阶段大学生创业机会的重要来源。

2 基于个体精英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其对高校创业生态的不利影响

以上研究结合大学生的特征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的动机与模式,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都假设只有少数具有某种特征的大学生才是创业主体,即“精英创业”范式。诚然,这些“出众”的个体大学生具有其特有的品质、较为丰富的资源,因而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大学生创业者本身的知识、经验和资源等方面的约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高的创业成功率。例如,在浙江高校中,作为浙商二代的大学生,一方面在家庭教育中形成了相对较高的创业意愿,同时也可以从家庭中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从而保证了其具有更高的创业成功率。

在“大众创业”政策的影响之下,各类高校均以高昂的热情和大量的资源投入成立各种形式的“创业学院”、打造形式多样的“众创空间”、培育各具特色的“创业小镇”(常青和王凌玉,2019)。这些努力的目的是在大学之中建立创业社区、推进大学生群体创业局面。但是在“精英创业”范式下,高校往往把注意力和资源聚焦在“创业精英”们,在实践上往往注重优秀创业者的选拔,并开展自上而下的创业教育。特别是部分高校把各种“创业大赛”成绩作为高校创业教育考核主要指標的做法,又大大强化了“精英创业”导向,使得高校创业教育往往聚焦于个别大学生和个别项目,而忽视了更具持久性的创业生态、创业社区的培养。具体来说,个体精英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两个方面的主要不足。

一是,“精英创业”范式下,创业生态的丰富性大打折扣。生态的可持续性依赖于生态内部的“物种”的丰富性。在“精英创业”导向下,高校创业生态聚焦于个体精英创业者,这就大大限制了高校创业生态的丰富性。一方面,在“精英创业”导向下,高校创业生态中大学生创业者的差异性大大弱化。通过“精英特征”筛选个别大学生的做法,虽然使得这些精英们获得足够的关注和资源投入,但是一旦这些个别精英难以获得成功,就会带来高校创业生态的停摆,因为没有可供选择的其他多样性创业者。另一方面,在“精英创业”导向下,高校创业生态的参与者范围相对较小,往往仅仅只有创业精英和创业导师两大类主体,从而使得创业资源供给的渠道大大受限。针对个别精英的定向培养,无疑会弱化其他参与者的参与热情,从而弱化了整个创业生态可得的资源供给。例如,不适合“精英”标准的学生、高校的校友群体等。因此,个体精英模式下,物种丰富性大打折扣的高校创业生态就难以克服脆弱性,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陈敏灵等,2019)。

二是,“精英创业”范式下,创业生态的内生造血能力能力不足。在精英创业范式下,高校创业生态的丰富性不足的同时,也带来了内生造血能力的不足。因为创业资源主要来自高校的投入和个别精英大学生的禀赋,并随着学生的离校而导致创业项目的校外转移。所以,高校就必须持续进行资源投入来选拔和培育新的精英学生以支持创业生态的发展。与之相比,创业生态本身难以内生地推选出新的创业学生,并给与相应的知识、人脉资源来推进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3 构建高质量创业社区,推动高校创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各种形式的载体,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有效的物理空间和知识储备(严毛新,2015);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需要转变创业教育的个体精英培养导向,而重点关注建立高质量的创业社区,推进创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社会网络理论,我们认为高质量创业社区的营建,依赖于以下四个方面的持续投入。

第一,弱化基于个体特征的进入限制,建立开放和共享的社区空间。为打破个体精英的创业教育模式,高校需要首先破除基于个体特征的进入限制,建立相对开放和共享的社区空间,提高创业生态的丰富性。这种开放的目的不仅仅是容纳更加多样化的大学生进入,甚至是校外年轻创业者进入;同样也吸引更加多样化的导师团队和其他社会力量的进入。由于创业涉及方方面面,除了导师指导之外,还包括各类创业服务企业、投资人等,特别是作为校友的往届大学生创业者。

第二,强化创业社区成员的社区归属,形成内部密集的创业者合作网络。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网络边界的核心指标是身份认同,更高的身份认同有利于成员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而密集的合作网络又会进一步强化成员的身份认同。高校创业生态需要不断强化创业社区人员对整个社区的认可和承诺,形成其社区归属和密集合作网络。社区归属是社区中各个个体对于社区成员身份的认同,决定了社区成员在社区的投入程度。社区归属的形成,有利于社区成员之间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例如,不同大学生创业之间的合作,大学生创业者与导师以及各种社会力量的密切合作。

第三,识别并发挥创业社区的关键主体,营造信任的社区规范和氛围。社会网络理论认为占据网络中心位置的成员拥有信息优势以及相应的影响力,对于形成网络规范起到重要作用。高校创业生态的高效运转需要发挥创业社区核心主体的价值,这些核心主体既可以是创业者,也可以是创业导师,甚至是其他创业服务者。这些占据中心位置的主体不仅与社区内部各类成员关系紧密,同时与外部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存在各种合作,因此往往会成为创业社区的知识守门人:一方面是外部新知识/资源获取和筛选的守门人,另一方面也往往成为创业社区新知识/资源的传播者。在核心主体的带动下,积极打造社区内部信任和互助的社区规范和氛围。

第四,重视与外部创业群体的关联,为高校创业社区注入差异化思维和信息。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网络开放性是保持网络动态演进的关键因素,通过建立与外部主体的关联,获得差异化的思维与信息。由于特定高校具有其特有的学科基础,因而在创业思维和信息方面也自然有其独特性。但伴随独特性而来的则是,创业思维和信息的狭隘性;这就需要高校创业社区重视与外部创业群体的关联,获取差异化的创业思维和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彼此的合作。这些外部创业群体包括其他高校创业群体、非高校的创业者、外部其他创业服务机构等。

【参考文献】

[1]张凯竣,雷家骕.基于成就目标理论的大学生创业动机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30(08):1221-1227+1280.

[2]朱贺玲,郑若玲.大学生创业动机特征实证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01):53-57.

[3]马君,郭敏,张昊民.大学生创业模式及其动态演化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2,32(03):59-64.

[4]高日光.个人、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基于江西省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1,5(06):86-90.

[5]肖璐,范明.家庭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02):134-138+146.

[6]龚思羽,吴赛赛,徐尉.中国大学生创业模式比较研究[J].企业研究,2014(12):184-185.

[7]窦大海,罗瑾琏.创业动机的结构分析与理论模型构建[J].管理世界,2011(03):182-183.

[8]陈敏灵,王孝孝,毛蕊欣.创业生态系统的模型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9,35(09):55-60.

[9]常青,王凌玉.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3):146-149.

[10]万力勇,康翠萍.互联网+创客教育: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07):59-65.

[11]严毛新.从社会创业生态系统角度看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研究,2015,36(05):48-55.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