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弗洛伊德“三重人格论”视角解读《长夜漫漫路迢迢》中杰米的悲剧命运

2019-01-10 06:57张志华
北方文学 2019年36期
关键词:尤金杰米奥尼尔

张志华

摘要:《长夜漫漫路迢迢》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自传体剧作,也是一部讲述一家四口之间爱恨纠缠的心理戏剧。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试图通过探讨杰米在与家人相处中的心理活动,以及他和家人的关系,来分析造成其悲剧性命运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长夜漫漫路迢迢》;尤金·奥尼尔;杰米;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

一、引言

“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自传体作品《长夜漫漫路迢迢》是一部家庭悲剧也是一部个人悲剧。该作品聚焦于演员蒂龙一家从早到晚的生活片段,描写了一家四口之间互相埋怨、相互指责,同时又深深忏悔、自责不已的爱恨纠葛,表现了一个普通家庭中各个成员相互纠缠、相互影响的悲剧命运。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中提出了由本我、超我和自我构成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是个体最原始的欲望和冲动,它以追求快乐,避免痛苦为原则,不受外界行为规范、社会道德的约束。“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要求个体的行为完全符合社会、文化价值和道德规范,并追求完美。“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既要寻找能够满足本我欲望表达的事物,又要遵循超我对于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规范的要求。[2]

二、研究背景

该剧作为尤金·奥尼尔晚年的扛鼎之作引起了广泛关注,而目前的研究评论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把舞台上的作品与剧作家的人生经历相联系,对该作品进行自传性解读;2.通过研究该作品的社会因素及文化背景,来分析美国社会现状;3.从作品的语言、舞台布置及话剧表演等所存在的节奏模式进行探究;4.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探究在男权社会中生存的女性心理状态及其悲剧命运;5.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作品,运用荣格原型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分析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等等。但是,目前所有的研究评论几乎都聚焦在泰隆和玛丽两位主要人物上,鲜有研究探讨杰米——这一次要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及其悲剧命运。为了弥补此研究空缺,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论”来探讨杰米的悲剧性命运。

三、从“三重人格论”解读杰米和家人的关系

(一)杰米与母亲玛丽的关系

孩子一出生便对母亲无比依赖,渴望母亲的疼爱,这是人的天性,也是杰米的本我欲望。本我以追求快乐为原则,对于杰米来说,拥有母爱便是他最大的快乐,而失去母爱则是他最大的痛苦。小尤金出生后,母亲因为要陪伴外出演戏的丈夫而让别人照看两个孩子。此时杰米正好出疹子,而母亲却不能留在身边照顾,除了告诫不要把病传染给弟弟之外并无只言片语对他的关心。对于渴望母爱的杰米来说,母亲似乎更偏爱弟弟而忽视了他,因此他不喜欢弟弟,但也未必想过要害死他。可是当小尤金因受到感染而丢掉性命时,母亲则认定他就是凶手,而永远都不会原谅他。这种来自母亲的冷落和误解不禁让杰米陷入了无尽的焦虑和痛苦之中。

后来玛丽因为偏爱埃德蒙而再次忽略了杰米。于是,在本我的驱使下,杰米想方设法让这个“妈妈的宝贝,爸爸的宠儿”[1]156染上不良习惯,阻碍他取得进步。为此,母亲对杰米的忽视与埋怨再次加深,这不免让他感到更加的孤独与苦恼。此外,埃德蒙的出生还让母亲因无法忍受产痛而染上了毒瘾。杰米认为只有妓女才吸毒,但是他自己的母亲也沦为“瘾君子”了。杰米的超我要求自己做个优秀的孩子,成为家里的骄傲。可是,母亲吸毒的事实让他因痛苦不堪而自甘堕落。杰米曾幻想如果母亲可以戒毒成功,自己也能改掉坏习惯,完成超我的理想。可是母亲终究还是陷入毒瘾不能自拔。他觉得“整个世界是一滴伤心之泪”[1]164,内心的失望与痛苦只有自己背负,那个因沉迷毒品而变得整天迷迷糊糊的母亲根本无视他的悲伤。不仅如此,她还总觉得杰米在监视她、讥笑她,而对他极其厌恶。可是,她不明白自己的沉迷毒瘾对儿子来说则是一种彻底的背叛,这不仅打碎了他内心完美的母亲形象,还摧毁了他对生活的唯一支撑点。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个体的自我无法协调本我、超我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个体便不能正常发展其健全的人格,而出现一定的心理焦虑和痛苦。这时自我就会采取一些“心理防御机制”即使本我欲望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又符合超我的社会道德约束,从而减少内心的不良情绪[2]。“补偿”和“合理化”是其最常见的两种方式。“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本人生理或心理的缺陷,掩盖原有的自卑和焦虑,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合理化”则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时,利用合理的理由为自己辩解,掩盖真实的意图,为自己寻求解脱。

受到现实打击的杰米,选择了沉迷酒色。他喝酒让自己不再清醒,以此来逃避现实。此外,因为没有母亲的关心和理解,他感到无比的孤独和痛苦,所以要在其他女性身上寻找缺失的母爱。于是,他把一个别人都瞧不上的妓女当作知己,只因她和母亲有相似之处:都会弹钢琴,也都在变胖。而在那所谓的知己看来,他不过是个醉酒的疯子。但是杰米调用了“合理化”的心理策略来缓解这种由充满讽刺意味的现实而加剧的心理焦虑和痛苦。他认为那些不理解自己的人都是庸俗至极、看不透生死的傻瓜,而自己所拥有的快乐是这些凡夫俗子所无法理解的。这其实不过是为自己沉迷酒色找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而已。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他采用的“补偿”策略。自甘堕落的杰米从原来人见人爱的乖孩子,变成了人见人厌的浪荡子,自己一事无成却永远讥笑别人。他用贬低别人,嘲讽别人,发现别人的不足,来掩饰内心的自卑,又用从妓女身上寻求的母爱“替代品”来抚慰内心的焦虑,从而获得一种短暂的精神满足。但是只要稍微清醒点,他便又回到了因缺失母爱而无比痛苦的现实中来,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自欺欺人,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多的焦虑和痛苦。为了排解这种苦恼,他只能继续醉酒、嫖妓以让自己沉溺在拥有母爱的幻想中。而这种自甘堕落的行为又加深了母亲对他的失望,责备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母亲对幼子的偏爱让杰米对母爱求而不得,而使其本我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因对母亲吸毒的极度失望,他对生活完全丧失了信心,其超我的理想也无法实现。面对无法调节的内心矛盾,他的自我选择了沉迷酒色来逃避现实、嘲笑别人以自我安慰。母子关系继续恶化,而杰米的人生选择也因此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環之中。

(二)杰米与父亲蒂龙的关系

家境优裕的玛丽,下嫁给了做戏子的蒂龙,为了陪他去演戏而东奔西跑。有时小杰米也和母亲一起陪伴父亲,因此他一定目睹了她是怎样提心吊胆地为丈夫的外出而祈祷,怎样孤孤单单地等他回家,怎样焦急盼来的却是他的大醉而归。玛丽从不抱怨,但小杰米知道这一切都源于母亲对父亲深深的爱。有时候玛丽为了陪伴丈夫就把孩子丢给别人照看,所以渴望被母爱包围的小杰米,总是一次次被推开。对母爱的依赖是孩子的天性,而母亲对孩子毫无条件的爱则有助于孩子安全感的形成。反之,如果母亲对孩子爱的呼吁没有给予回应,就会让孩子有种被忽视的不安之感。因此母亲对父亲过多的关注就让小杰米有一种自己不重要,自己不被爱的孤独之感。杰米的本我对自己的父亲充满敌意,可是,“弑父”不符合道德规范。所以,在超我的约束下,杰米没有伤害自己的父亲,还一度尝试做个好儿子,取得优异的成绩,深得家人和老师的喜爱。

但是,蒂龙并没有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父亲形象。首先,他在杰米年幼时因忙于工作而疏于陪伴,这让儿子极度缺乏父爱。不仅如此,他爱喝酒的不良习惯也深深地影响了儿子,长大后的杰米由于受不了母亲吸毒的打击而焦虑痛苦,自然就效仿起父亲醉酒。虽然上学成绩优异,但因酗酒过度,遭到了各个学校的相继开除。作为家中的第一个儿子,蒂龙也曾对其给予厚望,但曾经看似有着大好前途的杰米,现在却一塌糊涂。蒂龙自是失望至极,但也还是凭着自己的关系给儿子谋到一份工作。而对于父亲的付出,杰米从不表示感谢。不仅如此,他也从不肯承认父亲表演的天赋,尽管父亲曾经因此名噪一时。在他眼中,如果承认了父亲的天分,承认了对父亲的感激,就好像承认了他比自己优越,而更有资格拥有母亲的爱一样。所以他嘲笑父亲连一只杂耍班的海豹都比不上,还嘲笑他是吝啬鬼盖世伯。除此之外,每当蒂龙试图肯定杰米的可取之处时,他总是想办法避开,不敢正面面对,这也是其内心自卑的表现。总之,杰米的自我采用了“补偿”的策略,在贬低和挖苦父亲中,掩盖了内心的自卑和不安,获得了某种心理满足。

杰米的成长环境因缺乏积极正面的父亲形象而不利于其健康性格的形成。他的本我对父亲心怀敌意,但是超我的道德约束,又限制了本我欲望的发挥,所以杰米的自我便通过贬低和嘲笑父亲来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而父亲对其行为的不满与失望又进一步激化了他对现实的逃避与叛逆,他不再朝着超我的理想而努力,而是自甘堕落,破罐子破摔。

(三)杰米与弟弟埃德蒙的关系

母亲对幼子的偏爱让杰米对弟弟心生嫉妒,而后因受不了母亲吸毒的打击,他开始自暴自弃,沉迷酒色,这使得原本对其给予厚望的父母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了埃德蒙身上。所以在本我欲望的驱使下,杰米恨透了这个弟弟,一心想要让他失败。于是他教会了埃德蒙喝酒,教会他嫖妓,让他也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此外,哪怕是父母对弟弟的一点点赞赏,也能让他妒火中烧。当父亲对埃德蒙敢于冒险表示赞许时,他讽刺说就是因为这份工作才把身体搞垮的。当父亲称赞弟弟的工作时,他嫉妒地说不过是个三流记者,在无名的报纸上写了几首诗而已。不肯对弟弟的成就做出认可,反而冷嘲热讽,这也是杰米在采用“补偿”的策略来安慰自己受到打击的自尊。

但是杰米的超我又要求自己做个弟弟的好榜样,并关心爱护他。杰米在埃德蒙的成长中的确起到了很复杂的作用。一方面,他是故意让埃德蒙染上不良习惯,走上堕落之路的。但另一方面,也的确是在杰米的影响下,埃德蒙才接触到诗歌的学习与创作,成为了小有成就的作家。不仅如此,杰米无疑是家中最关心弟弟的。沉溺于毒品的母亲,从不敢面对小儿子重病在身的事实,自欺欺人地认为他只是得了热风寒,并没有真正地关心他。而父亲虽然也关心埃德蒙,但他更关心的却是如何省钱。反倒是杰米,担心弟弟的身体状况,一次次主动打听他的病情,还从医生那里套出父亲关于如何为他治疗的计划。而当埃德蒙觉得人生无望,要继续借酒浇愁的时候,杰米因担心他的身体状况而提出反对“你不能喝,我得看护着你”[1]155。他也真的在努力做个关心、照顾弟弟的好哥哥。此外,杰米说“我们两人不只是兄弟,你是我一生唯一的知己。”[1]153当他醉酒时,曾劝告埃德蒙自己不是一个好哥哥,要当心自己。甚至还直接坦言本我的欲望“爸爸老了,没几年活了,假使你死了,爸爸所有的产业就归妈妈和我两人”[1]154。杰米果真视他为知己,才敢如此坦诚相对。在他因遭到父母的冷落而感到孤独难过的时候,就连那个曾被他视为知己的妓女也未必真的懂他的苦恼,他不过是“躺在床上自欺欺人,自以为高人一等”[1]124罢了。而弟弟则不仅把他当作英雄一样崇拜,还明白他之所以沉迷酒色是为了逃避现实、逃避自己。虽然都觉得杰米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有问题,但他们的父母只知道责骂,只有埃德蒙明白他内心深处的痛苦,明白他的寂寞和无奈。由此可见,杰米和弟弟之间也的确存在真挚的兄弟情谊。

受本我欲望的驱使,杰米嫉妒埃德蒙,所以他故意引诱弟弟误入歧途。而与此同时,他又影响弟弟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把他当作真正的知己来疼爱并为他的健康而担忧。总之,在与弟弟的相处过程中,本我要伤害弟弟的欲望与超我保护弟弟的责任感相冲突,这让杰米一面活在愤怒中又一面活在担心忧虑中,矛盾与纠结让他时时处在痛苦之中。

四、总结

尤金·奥尼尔的晚年巅峰之作《长夜漫漫路迢迢》,作为一部心理悲剧将一个家庭内部的爱恨纠葛展现的淋漓尽致。通过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借助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本文分析了剧中杰米在与家人相处中的心理活动及他和家人的关系,探讨了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原因所在。杰米的本我是排除一切阻碍(包括来自父亲,弟弟小尤金和埃德蒙的阻碍)占有母爱,他的超我是做个爱护弟弟、成為榜样的好哥哥,和一个能给家庭带来荣耀的好儿子。而面对母亲的忽视,父亲的失望,杰米的自我选择了嘲讽他人,蔑视一切来“补偿”自己内心的自卑,并通过一些荒谬的言行来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合理化”,从而缓解内心的焦虑与痛苦。但是,这些心理策略并不能彻底消除那些负面情绪,而内心的矛盾与纠结只会愈演愈烈,陷入无限的恶性循环之中。总之,杰米逃避现实的自我并未为其美好人生寻得良策:他从未想过主动承担起照顾弟弟,照顾母亲,帮助父亲的责任;他也从未想过对自己负责,终日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无所追求,也无生活的支撑点,他只能在这种焦急与痛苦中终其一生。总而言之,杰米对母爱的极度渴望以及爱而不得是造成其人生悲剧的起点,父亲的失望和弟弟对其母爱的“争夺”则进一步促进了其悲剧性命运的形成,而他自身的性格弱势则是其悲剧人生的根源所在。

参考文献:

[1]尤金·奥尼尔,著,乔志高,译.长夜漫漫路迢迢[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

[2]弗洛伊德,著,林尘,张焕民,陈伟奇译.自我与本我[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尤金杰米奥尼尔
回归的心路历程——奥尼尔戏剧叙事研究
特里·奥尼尔:捕捉此刻
“焦虑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的一部分”:《大闪蝶尤金妮娅》中的动物叙事与身份焦虑
每天多努力一点点
我是鲨鱼 沙奎尔·奥尼尔自传
谁在撒谎
杰米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