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微课的策略探讨

2019-01-10 11:49张凤兰
学周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小学微课

张凤兰

摘 要:隨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微”时代的到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无限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充分利用微课,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以及互动交流的平台,并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1-01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1.077

小学阶段之所以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掌握一些较为基础的计算机知识,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信息素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合理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在真正意义上跟进信息时代的脚步,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一、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移情入境

大多数的微课秉持着教学形式简单明了、教学内容直奔主题的原则,但整体而言,过程过于平直,让学生很难从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难以进入课堂角色,从而错失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合理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虚拟而又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达到移情入境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认识机器人”这一章节中,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将机器人的照片或对机器人的大量描述性文字导入自己的微课视频中,而是应当用一种直观清晰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如机器人的拼装、程序代码的导入和调试等流程录制成小视频,使学生切实感知到最为真实的机器人,从而了解计算机。教师还可以利用Adobe Premier软件对视频进行后期处理加工,使机器人动起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感知其一举一动,减少小学生与陌生知识之间的距离感,增强学习趣味性。

二、创建交流平台,互动教学

教学不是教师自导自演,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而言,没有互动就没有进步,因此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还要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双向进行,唯有师生开展良好的互动活动才能使得教学质量有所提升。例如,教师在播放视频时要注意在遇到疑难点时应停下来,让学生进行讨论或教师进行系统讲解,而不是将所有的疑难点放置到最后进行总结,否则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接受理解。在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使其进一步消化吸收。通过互动交流,教师也会寻找到课堂的不足之处,进而逐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北宋人程颐曾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入者。”可见,因材施教要对不同的人采取适宜的方法。信息技术教师也可在教学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由于微课的时长一般控制在十分钟之内,所以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他们能够获得很多信息技术知识,而对于信息技术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他们并不能够充分吸收和学习到相关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水平,应将一个知识点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为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精讲视频”,为基础好的学生设计“拓展扩充版视频”,同时使两个层次的学生在闲暇时间进行跨层次学习,最重要的是从两个层面进行因材施教,实现不同步教学,为广大小学生提供便利。

四、重复呈现,突破难点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仅凭教师一人在课上进行课本讲解,很难让学生准确把握知识点。同时,教师在制作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视频的过程中,也应当时刻注意不要重复“填鸭式”灌输教学,对于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要学会化繁为简,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其原理所在。另外,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不同年龄段独有的特点,让课堂充满趣味性,进一步降低学习难度。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重复练习,使其完全掌握所学知识。在具备化繁为简、趣味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可通过课上重复呈现视频、带着问题看视频的方式进一步巩固知识。例如,在“走进计算机”这一节内容中的重难点就是学会区分硬盘和内存,即如何辨别何为临时存储、何为永久存储。这时教师不能再仅仅通过文字传达两者之间的区别,而是需要通过实例来向学生做进一步解释。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加入Flash动画,动画中可以显示一个小猴子正在使用电脑进行文字编辑,还未来得及保存就突然停电了,随后向学生抛出问题:此时小猴子的文档是否还在?并让学生们进行思考,之后再进一步播放视频来解释硬盘与内存的区别。通过此方式来让学生从似懂非懂的状态逐步达到豁然开朗的程度。

五、教师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教师在利用微课教学的同时,需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学生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时,教师不需要再花大量的时间来进行精讲,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时间来解决更加实际的问题。那如何才能做更有实际意义的事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资源整合,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由于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有其所擅长的教学方式,所以在有针对性地制作自己专业的微课资源时,教师就可以将其微课分享出来。通过微课分享,教师之间的思想自然会发生碰撞,之后教师可利用优秀的微课来进一步辅助自己改进,取其长而补其短,最后得以建立庞大的微课资源库,从而为更多的教师提供便利,也为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的教学资源。

具有好奇心的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微课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质与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做好规划,以更好地展现微课中的要点,有效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参考文献:

[1] 聂凯.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

[2] 罗冠华.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16).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小学微课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