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地域认同理念下的传统村落发展模式探究
——以山西省西黄石村为例

2019-01-10 01:29张文君
居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古村落村落村民

张 可 张文君 刘 磊

(郑州轻工业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1 研究现状

1.1 国内村落保护现状

我国古村落数量庞大,价值独特,历史底蕴深厚,不仅容纳了多样的自然景观资源,更拥有丰富肥沃的人文景观要素,既是我国数千百年来农耕文明的根基与发源地,也是我国不可再生的文化载体和极具价值的旅游胜地,更是彰显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魂魄和精神家园[1]。

然而随着近年来新型城镇化的急速发展,古村落呈现大范围“空心化”态势每况愈下,城市化、工业化的吸引以及农村资源向城市集中造成村落劳动力的大量外迁,留在村里的多半是老弱病残人口,从而使得原有的村落秩序面临崩解的风险[2]。

1.2 国内村落发展症结

我国古村落由于其独特的人文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大批量的游客,旅游开发逐渐成为传统村落发展的另一条路。但由于古村落旅游发展存在村落资源保护、利用与旅游发展关系不协调,基础条件设施差,旅游开发、经营与管理粗放等不利因素,势必导致古村落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比较普遍又值得关注的问题[3]。一是“千村一面”,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便捷了资源信息的获取,但一定程度上使村落的开发思路被套用,摒弃了村落地域的历史文脉,景观风貌千篇一律;二是旅游产业要素配套不健全,部分古村落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致力于村落资源及文化挖掘,对于休闲、购物、住宿等相关旅游配套设施投入不足,致使游客愉悦感下降;三是过度开发势必会影响村落的“原真性”,开发商在追逐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过度开发古村落文化资源,难免会对古村落的文化、环境、资源保护造成影响。

1.3 理念更新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村落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传统村落旅游已经成为了实现古村落经济复苏和保护文化遗产最为常用的途径。然而在商业模式下的过度旅游开发势必会对我国的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造成巨大的影响。

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而现阶段传统村落旅游业的发展在延续古村落的生机的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本研究试图在古村落旅游开发的业态基础上结合地域认同理念从而挖掘村落发展内生动力,在此基础上探究古村落新型发展模式,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大有裨益。

2 理念解读

2.1 地域认同理念

就文化的生存语境而言,地域文化是一个产生于现代社会语境下的文化种系,是在突显差异,强调交流,重视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以不同层次的地域聚居单元为基础,对文化多样性和景观差异性进行关注与研究的文化种系[4]。地域意识和认同是人们对在地理范围,文化方面与自己生活有直接关联的自然共同体的归属性观念与感情忠诚,是人们关于生活方式,情感等文化精神方面的地域性集体心理结构[5]。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事物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归属。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革,传统的价值认同体系面临着挑战,人们对于村落的传统地域认同也同样会产生变革。

乡村风貌并非各种物质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某种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互相渗透的过程中,形成了这一地区独具文化内涵的合成体[6]。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我国传统村落的人文景观风貌遭受天灾人祸的破坏。其原因反映在村民对文化传承的意识过于薄弱,缺乏保护文化遗产的手段。因此,传统村落的发展模式应立足于唤醒村民保护意识,加强村民归属感,从根源处提升村民文化自信和地域认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2.2 理念操作程序

传统村落不是一个泾渭分明,轮廓清晰的单元,无论是外在物化的风貌特征,亦或是遵循倚仗的建构规律,无一不综合显现着其与深层文化内涵之间彼此叠合的密切关联[7]。在城镇化建设影响下的传统村落发展模式,应总结古村落现存的开发策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资源优势,挖掘古村落发展内生动力,摒弃过度开发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风貌破坏。结合地域认同理念表现为以下操作程序,首先,整合村落现有资源,明确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其次,将田野调研与旅游资源结合确定城镇化背景下的村民及游客需求;最后,以村落资源优势为点,旅游开发背景为纲,提升村民地域认同为引,推导如何使旅游开发与风貌保护和谐共存的有效策略。

3 应用案例

3.1 基本概况

西黄石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北义城镇境内,处丹河流域中部,西临岭坡山,北侧为大片平原,南端为固山。成氏祖先于1000多年前已经在此开荒垦田、世代繁衍。此后,又有赵、张和杜姓等家族陆续迁入,至明末方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村落。在村内的四大家族中,成姓家族历史最为悠久,发迹也最早。清朝初年,杜氏家族因经商而迅速崛起,自此,西黄石村形成了以成、杜家族组团为核心的村落格局(图1)。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1 建筑分布现状分析图

西黄石村自明代起至清代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清代民居相较于其他年代分布较多,保护也较为完好。这些古建筑反映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和技术水平,集南方园林玲珑雅致之风情与北方民居高大浑厚之气势于一体,堪称山西省传统建筑群中的一枝夺目且绚丽的奇观[8]。

3.2 现存症结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发展,西黄石村青、中年人群多选择外出求学或务工,妇女、老人留守化现象愈发明显。由于村落历史悠久,加之村民保护意识薄弱,许多建筑结构及外立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现象,传统木雕、石雕被雨水侵蚀或人为破坏,废弃用地过多,活动空间寥寥无几,村落文化呈现出日渐凋零的态势。

传统村落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结合的载体,传统村落的消失不仅代表着物质文化的消失,也代表着非物质文化的流失[9]。作为第一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古村落,传统建筑被孤立保护,内部传统建筑闲置率较高,原住民不断迁离,西黄石村呈现出“新村和包围旧村”现象。且村落公共服务设施及活动空间过少,活动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游客的活动需求,因而游客稀少,村民不断流失,村落历史文化遗产逐渐被湮没。

4 修复路径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10]。而我国传统村落的开发应立足于贴合地情的建设方法。

4.1 合理的旅游规划

传统村镇的开发目的,在于通过风貌修复来挽救珍贵的历史遗产,在于通过文脉重续以激起广泛的文化认同,在于通过品牌重塑从而有效解决资源禀赋的转型利用[11]。基于地域认同理念下的村落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在村民的主观意愿下迅速提升古村落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从而在村民的配合下更有效地促进保护措施的实施;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乃至地方的经济发展,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形成合理的良性循环。

4.2 村民权益的保障

传统村落居住者是传统村落“活过来”并“活下来”的核心力量。正是传统村落与其居住者之间的此种特殊关系决定了在思考传统村落保护时必须把传统村落居住者权益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12]。本研究以地域认同理念为基石,结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战略,从人群需求的视角出发,针对现存的风貌损坏,人群流失以及文化传承相关症结提出以下具体修复路径,旨在通过提升居住者经济效益继而增强村民地域认同,从而自发留在村子里,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1)满足基本需求,提升村民归属。首先,将闲置用地功能置换为集散广场,老人活动中心等空间;其次,增加一系列服务设施,修缮寺前广场、村委会戏台,设置健身器材等设施丰富村民日常娱乐活动,从根本上加强村民对村落的归属感。

(2)充分利用资源,多元传承文化。修缮受损建筑结构及外立面,依据历史文脉规划景观节点及合理的活动空间。景观小品外观贴合当地民俗文化,设置满足游客需求的服务设施的同时展示村落文化。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使游客在切实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加村民的经济效益,提升村民的地域认同。

5 结 语

在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大环境下,本研究从提升村民地域认同的视角出发,提取山西省西黄石村为应用案例,在综合资源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益于传统村落发展良性循环的模式。研究旨在通过合理的旅游规划提升当地村民经济效益,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基础上提高村民地域认同感,从而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永续发展。

猜你喜欢
古村落村落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