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写实”的工笔画相对,写意是中国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一种“笔意”的表达,忽略对象的外在逼真性,追求内在精神表现。这些表现形式源自中国文化与绘画工具——笔墨纸砚,更易表达物体的意象,这与“写意”隐喻地表达一种中国文化传统的追求方向与普遍风格一致,是中国艺术审美重心自觉转向主体性的标志。
“写意雕塑”由吴为山在“第八届雕塑论坛”提出来,他在《雕塑的诗性》一书中谈到“写意雕塑”的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形态的夸张意象;二是形体凹凸隐显的质感意象;三是人物瞬间神态的意象。这与西方雕塑追求作品自身所呈现的“意”是相对的。
“写意纸塑”是用纸浆材料进行的雕塑创作,之所以谈“写意”,是因为与纸塑特性和创作手法等很多方面都具有一致性。纸浆材料的亲水性,使其有流动、收缩、渗透等可塑性特点,又与不着眼于详尽如实摹写现实,注重以简炼的手法表现客观物象的神韵和抒写的主观意象一致。用写意表达雕塑,举重若轻,把雕塑家对于形体塑造的过程,用“笔”来描述,把“笔”的挥洒状态灌注到雕塑创作过程中,可以让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减少机械性原理和技术性障碍,恣肆挥洒,直抒胸臆,使作品呈现出一些国画写意的韵味,进而凸显出雕塑家的诗意与率真。陈云岗的《老子》以大写意手法表现坐而悟道、身形、面容依稀可见的智者,被作者风格化的波状衣褶,形态模糊至消解,既表现了老子“上善若水”又做到了“意到笔不到”,是写意雕塑的典型代表。
当代雕塑的材料观几乎无所不包,从各类物质材料、技术方法,到时空自然、社会人文、思想行为等等都是作品的构成要素。
材料本身包含了它自己的美学价值、社会学价值,不同材料的肌理给人不同的视觉效果、心理反馈。例如:脆弱精致、细腻光泽的瓷器会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皮肤,甜美柔弱。相反,粗糙古旧的陶器会和男性的笨沉、苦难、力量结合在一起,粗犷而狂野,一点也不会觉得柔软。这些都可能成为观看者对材料的第一印象。
“写意纸塑”使用的材料是使植物纤维原料产生离解,由树皮、竹子、草木、棉麻等材料经过粉碎、蒸煮、洗涤、筛选、漂白等多种工序制作而成,或者直接使用废旧纸重复利用的纸浆,它具有纤维材料的特性。纤维材料都有吸水性,易吸水的纤维称为亲水纤维。所有天然植物纤维都是亲水纤维,而纸浆材料的特点与亲水性有关。具体有以下几点特征:
山骨(正面)84cm×60cm×243cm 综合纸浆、铁丝网、铝丝、螺栓 2016
纸浆的可捏塑、泼洒、堆积、延展等特点使其造型手法非常自由。
(1)纤维材料有相互牵引的特点,掺入胶水后,经过不断地搅拌,纸纤维变得非常细腻,像雕塑泥一样可以任意塑造。它在借助金属骨架的基础上既可以以线性任意造型,也可以以面或线面结合表现。
(2)植物纤维的密度通常都比较低,重量较轻,附着力强,风干后会更牢固,可以减少或避免像传统雕塑材料一样受重力的影响,可以承载比其他材料更大的体量,有更多的展示方式。
(3)纤维材料的流动性。纸纤维吸水后体积会成倍变大,吸水量越大,组织越松散。纸浆的流动性取决于纸浆的溶度,溶度越小,流动性越大,液体状肌理效果则成条纹状,可以像墨彩一样泼洒。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在一切试图表现自己的方式中展现自我。如《无存》利用纤维材料的轻巧和牵引力可以做出很纤细而复杂的造型。纸浆材料能够像画笔一样自由书写塑造,这是其他传统材料很难达到的。
与吸水相对应,纤维材料易脱水,脱水后会产生很大的收缩,使纤维变得紧密、坚韧。纸纤维脱水是从材料的表面和两端开始的,比如湿纸总是边缘先干,干后会褶皱变形。这是因为纸浆材料的纤维长度并不完全一致,脱水速度也不一样,所以这在自然条件下会因纤维长度不同而出现褶皱变形。但在冷冻状态下,则会比较均匀而整体地脱水,伸缩比例也一致,所以放在冰箱里不会起皱。纸浆的湿度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如纸浆较为干燥,则牵引力较弱,产生的肌理效果就比较粗实,色块分明;若纸浆较为湿润,肌理效果则平滑,质感柔和。这使得纸浆材料有丰富的质感,其收缩后的凹凸可触的肌理在光影的作用下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富有张力,极具特征,是传统雕塑材料所无法获得的效果。如《幻影——灵山》,作品表面留下的手印,层层叠叠,像中国画里的枯笔和皴,很有力量感。《山骨》的表面是在脱水过程中慢慢收缩成皲裂状纹理,像刚开凿的石头,坚硬厚重。
质感是材料肌理带给人的心理和审美感受,每件艺术品都有自己的空间和颜色以及材料所承载的属性。白色细腻的竹绵纸浆给人清素安宁感,灰色的旧报纸纸浆像混凝土,粗矿的麻纸野性十足。作为一种艺术语言,不同的纤维材料有着不同的肌理,在创作中可以辅助作品塑造。如保加利亚纤维艺术家万曼所说:“对我来说,创作过程仅仅是追求完美!任何一种创作必须经历的,是作品实际的实现,从一件作品想出另一件,从一个想法孕育下一个想法,等等。我不会说一切都是那么简单和顺畅。”
为了使纸浆材料呈现不同肌理,一种情况是在纸浆中加入颜色(颜料或染料),纤维材料的吸水性和易附着性使色彩痕迹依中心逐渐递减,干渍的痕迹类似宣纸上面水墨的晕迹。另一种情况是金属氧化。金属氧化后会产生诸如褐红色的铁锈,翠绿色的铜锈等氧化物。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锈迹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慢慢渗透,穿透覆盖上面的纸浆,逐渐呈现出层次丰富的微妙颜色,干燥后形成层层渲染的效果。
渡(局部) 纸浆、螺栓、链条、废旧铁具 2015 万里驰
材料所呈现的质感,如墨迹油彩、金属的锈迹、木头和石头上刀刻的印记等,是艺术家要在创作中充分利用并展示的自然属性。作品《渡》中,多种金属氧化后产生不同颜色的锈迹,慢慢生长,形成从内而外的历史感,时间感。这些不同的视觉感受,正是在艺术创作的活动过程中,利用并反映出了材料本身的自然属性。
好的雕塑不是被设计出来的,也不是技术工人把小模型放大出来的,而是充分掌握和利用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任凭创造性的过程自主进行,使艺术家与艺术在相互交流中一起成长。就像笔墨纸砚一样,自然天成。毕加索的小件纸质人像雕塑非常生动,后来放大成混凝土,便失去了那种亲昵感。
文化传统或现象源于特殊的地方历史、风俗、行为和自然环境,如“从地里长出来的庄稼”,王澍说“建筑是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也是这个意思。中国文化传统深厚,东方韵味,是很多雕塑家毕生追求的。“写意纸塑”在材料的语言运用上,意在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沃土,恰如其分地运用材料的自身属性,使创作者与作品互生互长,从而使雕塑在视觉上、形式上发展出更多的可能性。
《直接成型——写意纸塑》原是作者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在此项目立项前已经做了很长时间关于浇铸材料成型的实验,比如水泥和石膏以及以线成型的纸塑研究。以线成型显得单薄、不够厚重;用水泥成型又显得比较笨重。所以自然会想到把两种材料成型方式结合在一起。首先是对材料本身的研究,从如何加强纸的硬度和强度,以及研究纸塑材料的渗透性和收缩性,来尽可能扩展材料的可塑性。首先利用金属材料的锈迹和纸材料的渗透性做作品,就要掌握更多金属反应的颜色和反应时间的数据。其次是形体上的研究,在塑造方式上借鉴了传统的彩塑方法,结构上借鉴了建筑和手工篾匠的方法,表面效果主要是利用纸纤维收缩度辅助一些手法来实现。
我收集或查阅读了大量的图书和文字资料——从明清雕刻、青铜铭文到传统书画以及民间剪纸、木刻、图腾;也收集有关以浇铸作品为手段的艺术家、纸艺艺术家、纤维艺术家的作品资料。笔者最早的以线成型的书写系列就是受中国书法的影响,里面的造型和结构也有明清雕刻的影子。汉字本来就源自象形文字,在书写的同时也是在画形,字的形义和字是统一的,所以在选取某首诗词时,诗的意境与雕塑形体也就有了某种联系。
幻影系列 综合材料 2016 万里驰
“写意”本从书画而来,书法在本质上就是绘画,是自发的,非常直接;雕塑在本质上也是关于绘画的。如《太白诗意》就是把书写方法运用到雕塑创作中,转换成为研究雕塑形态的元素,用文字的可读性与书写方法对雕塑的规训与再造,是以书法绘画之笔意呈现,这是其他传统材料很难达到的。
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体验和现场感受,从自然风情到社会人文,身体践行和艺术创作相互相成。我现在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城乡结合部,村子旁边竖起了一幢幢高楼,原来的家园变成废墟,以前的生活生产用具随着村民变“市民”,已经没有用了,有些作为废品被收走了,还有一些被遗留下来,变成垃圾。面对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物件,我觉得它们很有意义,于是把它们一点一点收集起来放在工作室。到底以什么方式才能贴切地表现那种感觉,我也一直未有新的突破。直到有一天在茶卡看到长年浸泡在盐水里的轨道锈迹斑驳,与透亮的天空和湖水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天空之境,非常梦幻。这里曾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盐场,现在已经远远不复当年的规模,它留下的轨迹就像我捡来的旧东西,两者是如此的吻合。作品《渡》就是让不同金属氧化后让不同颜色的锈迹慢慢生长出来,像包裹着的文物,散发出从内而外的历史感、时间感。
“写意纸塑”在材料和创作方法上都符合我们的文化传统和审美倾向。如手法上从传统书画艺术里吸收布局和意境,意蕴上借鉴青铜器、剪纸、木刻等象征意义。
山西号称“地上博物馆”,长治地区留存的地上文物几乎占到全国的一半。我曾集中、有系统地去参观考察过几次,每次都非常感动!彩塑的生动性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金刚的张力、飞天和祥云的飘逸还有对衣纹的处理,就是直接用铁丝、木头、泥塑来做,让人感觉铁线在自由地行走。完全没有那种条条框框束缚的感觉,不像佛像有很多规则和形式法则在里面。当时的塑像人会更多地发挥想象力、更自由地去创造,所以呈现出特别的自由和生动。我很受启发,感觉找到了创作灵感。用铝丝、铁丝网作为纸塑的骨架,甚至,更直接更简单。《幻影系列》里几个大的作品很多元素就来源于此。
《幻影——家园》是关于社会形态和自然形态的:人们原来逐水而居,生活在山水里面,现在所有的公园、区域,所谓的绿地等一切都是被规划、设计好的。作品中陷在里面的线好比道路、桥梁,都是被移植的。
另一个是关于人的形态,作品整体形式也是移栽。从形体上来说有一些行为错位,在某一面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个形体,但如果换个角度,又与另一个形体衔接变成另一个形体,有一个视觉上的错觉。人的情欲既是释放的又是被压抑的。比如上面的木棍,像牙签或羊肉串的签子一样对整体的牵制,你无法摆脱,一旦脱离整个会坍塌下来。
作品《幻影系列》从空间与材料及材料的文化属性的相互关系去思考,关注当下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等胶着状态下的社会形态和自然形态以及人的精神状态。把纸塑材料的收缩性和自由书写性手法并与当地人废弃的生活用品材料相结合,以流畅的线条与厚重的石质感、反重力的展示方式,试图以更多的可能性和表现形式,体现中国的传统审美意味。
这些不同的视觉感受,正是在艺术创作的活动过程中,利用并反映出了材料本身的自然属性。在观念上,开发原材料的物性;形式上,结合西方雕塑的发展脉络和形式法则;关注当下,使材料形式以及创作手法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艺术探索和审美倾向是人类的共性,中西方艺术都一样。材料一直是艺术家艺术创作和技法探索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几乎对每个艺术家来说,在资金和时间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从事实验性艺术都不容易。纸浆材料可以使作品一次成型,不需要翻制,对场地、技术、成本均要求不高;纸浆材料来源广泛,制作简便减轻了创作者的材料成本负担;纸浆作品可以直接上色,或者在调和纸浆时加入颜色,与生活学习用纸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材料的国家,对于中国人来说,纸是一种实用材料,没有距离感,又具有精神文化象征,是最具东方文化属性的材料。这些都可以拉近艺术家与材料,艺术家与作品的距离,让很多停留在草图阶段的构想得以实现。
纸浆材料的可塑性给创作者带来了创作的自由,也能很好地表达艺术家的理念。这种以线带面继而成体的方式使作品轻松通透,视觉效果好,但相对比较单薄,也容易装饰化。以纸浆浇铸或泼洒方式容易流于形式。
纤维材料的吸水性给作品带来了极大可能性,同时也给作品的保存带来了诸多问题,作品易受潮就是其中之一。在公共空间里,户外雕塑占很大一部分,但目前的纸塑作品只能放在室内,没办法长期放在室外。在表面涂上一层保护材料可以保存得相对久一点,但最好是材料本身具有防潮功能,做完了不用加工就可以直接放在野外。
“写意纸塑”作为一种新型的造型材料和创作手法,如何避免空洞、单薄或装饰化的缺点;如何使作品可以永久地在室内外保存;如何使材料和技法的研究慢慢生长在中国这片传统沃土上,为雕塑发展更多的可能性和表现形式,体现中国的传统审美意味,还有很长的路,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