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杭州科技答卷: 以科技之力建创新之城

2019-01-10 19:24:51文/吴
中州建设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杭州科技

文/吴 静

2018年7月13日,孙海涛率51信用卡团队踏入港交所大门;接着,12月6日,蘑菇街在纽交所上市;12月12日,汇量科技在港交所上市……

曾经孕育出了阿里巴巴这个互联网巨头的杭州,如今正在用科技创新重新诠释这座千年古城。2018年,杭州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48.4亿元,同比增长10.8%,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7.2%,新产品产值率38.8%。专利授权量5537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267件。 3个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连续10年获全省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

全市新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994家,累计6600家;新增市科技型初创企业711家,累计3640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69家,累计11107家;新增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269家,累计847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076家;预计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1075家,创历年来新高,居全省第一,占全省33.6%。有7家企业被认定为首批浙江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占全省三分之一。9家单位初步入选2018年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枯燥的数据,呈现的是杭州的创新速度,也是杭州的“双创活力”,更是这座城市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创新创业动力澎湃,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环境,杭州科技工作以数字经济“三化融合”和“国高企”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努力当好“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排头兵,并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10余项政策出台,23项创新改革任务有序落地

全面创新改革向纵深推进

“村里真好,每到过年就给我们发个大红包。”说起这事,萧山益农镇群围村的村民们都乐呵呵的。

群围村位于萧山东部围垦地,全村684户、2308人,其中党员77人。由于围垦而成的土地大多是盐碱地,加上交通不便,离城区较远,村集体经济一直上不去。

从去年3月起,市科委57名干部组成了多个调研组赴益农镇,他们在田间地头、生产车间、社区院子,与村民们聊党建、聊收入、聊就业、聊养老,听到了来自村民们最真实的声音,村民们对村委班子普遍比较满意。

原来,为了壮大经济集体经济,群围村党总支书记郑剑锋可谓煞费苦心,修葺老村委房屋,整理荒废土地,再进行出租,盘活村集体存量资产,“从2006年的村可用资金26万元,到现在的412万元,增长还是比较快的”。

有科技干部曾在自己的朋友圈写道:“群围村是益农镇的明星村,村民们对现状满意,对村领导班子赞不绝口。一个村能不能搞好,关键还是在于有没有一心为民的书记村主任,益农镇19个村的发展状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把身体沉下去,服务送下去,把情况摸上来。这正是杭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的一部分。

去年以来,市科技局一方面抓大学习,吃透上级精神,强化担当作风。通过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科技铁军学堂等形式,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开展政治理论、科技业务、党风廉政及法制教育学习。举办科技铁军学堂12期、十九大专题讲座4期、全市科技系统“四提一争”干部培训班2期。结合“百千万”蹲点调研工作,105名党员干部深入萧山区益农镇19个行政村,组织召开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23场次,宣讲对象共1141人。

另一方面,抓大调研,摸准下面情况,提高管理能力。围绕市政府重点工作和科技热点难点,选定2018年9个重点课题和破难计划,涵盖高企培育、工业企业经济现状、创新政策体系、科技金融、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等,由委领导牵头分别赴深圳、广州、成都等地和杭州各企业调研,向市政府提交了《加快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余杭、萧山、临安和经开区等地企业经济效益的调研报告》《关于杭州承接中国科学院创新资源的工作建议》等,供领导决策并在《调查研究》刊出。

同时,大抓落实,把决策部署转化为结果成效。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先进找短板,把学习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关于加强众创空间建设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等10余项政策相继出台,23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9个重点突破的专项改革试点项目有序落地,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成果创业创新机制等5项经济体制重点领域改革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

10家机构入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居全国第一杭州创新平台载体呈梯次发展

时间闪回到2018年,杭州创新平台载体捷报频传:

7月17日,浙江省微纳技术研发开放平台正式启建,将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创新和发展。

据了解,该平台由中电海康集团、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与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共同打造,目标是以12英寸特色高端芯片工艺研发为核心,覆盖通用芯片设计、测试服务的开放性平台,其主要功能包括特色工艺研发中试、传感器与集成电路设计、IP核深入开发、特色芯片流片代工、晶圆与芯片检测、EDA运维、设备验证、产品达标与推介、人才实训等服务……

8月26日,万众瞩目的西湖大学正式开学,120名博士研究生走进了校园。校长施一公寄予“八个字”:求知、探索、厚德、担当。

西湖大学一出生就志存高远:15年后,要在各个方面能够与加州理工大学媲美,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好的大学之一。过去一年,西湖大学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校园规划等多方面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2月14日,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西湖大学;4月3日,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校园建设工程正式启动;4月16日,西湖大学成立第一届董事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面向全球开展学术人才招聘,目前已由67位优秀科学家加盟西湖大学……

12月28日,之江实验室园区工程正式在杭州余杭区南湖地块启动。之江实验室的目标非常清晰:以未来网络计算和系统、泛化人工智能、泛在信息安全、无障感知互联、智能制造技术为方向,开展重大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志在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基础学科群,整合一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汇聚一批全球顶尖的研发团队,取得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重大共性技术成果。

自成立以来,之江实验室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举办2018之江杯全球人工智能大赛,主办“数字经济:科学家企业家之江对话”活动,聘请迪菲、潘云鹤、邬江等专家担任首席科学家,成立之江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中心,启动相关建设地块征迁工作……

去年以来,杭州创新平台载体呈梯次发展。G60科创走廊规划出台“一廊一核多城”总体空间布局,从城市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了杭州都市圈扩面增效。积极筹备召开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会议,修订完善《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杭州高新区跻身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前三,四个一级指标首次全部进入前四。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之江实验室发展规划通过论证,占地约1358亩的园区奠基,管理架构和科技组织框架初步成型,首批挂牌人工智能领域的五个研究中心并启动5个自主自立重大项目。阿里达摩院初步建成“4+X”实验室模式。西湖大学正式成立,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正式签约,北大信息经济高等研究院、中乌航空航天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等正式入驻,累计新引育优质高校和科研院所17个。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孵化器向专业化、精品化、国际化发展,杭州硅谷创新中心在美国成立挂牌运营,为在杭企业提供跨境资本对接,为海外创新项目人才提供一站式落地服务。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7年度考核评价结果,杭州市10家单位进入A类,居全国第一位。

一年新增国高企1075家,创历史新高

杭州创新型企业集群日益壮大

2018年10月31日上午,萧山蓝天宾馆,由市科委主办的2019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首场培训会议在这里召开,“国高企”培育企业的高管及财务人员近400人参加培训。

会上,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朱祖超从高企发展背景、认定条件、专家评审、申请书撰写、申报材料准备五方面传授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实操经验”;国家注册会计师胡戈平则从研发费用管理政策依据、高企认定标准、高企认定财务准备、税务备案等方面,对“国高企”培育企业进行了财务指导……

“专家们的授课,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实操经验,对高企申报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一位参加培训的企业CEO这样说。

“国高企”是指国家重点扶持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国高企”,重点是引导企业、倒逼企业按照国家评定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域和标准,在R&D投入、核心技术研发、成果应用、人才引进、科研投入、企业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达标升级,提高研发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对标国际前端先进技术,不至于在关键时候被“掐脖子”。

自去年5月杭州发布《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来,杭州市科技局在西湖、余杭、萧山、桐庐、临安等区县(市)举行“国高企”培训已百余场,各地在培育“国高企”工作上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这也得到了不少“国高企”培育企业的点赞。邀请高企评审专家、财务专家和税务专家对“国高企”培育企业进行培训,这成了杭州市科技局工作的“家常便饭”,逐渐形成了“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格局。

据统计,2018年,杭州市新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994家,累计6600家;新增市科技型初创企业711家,累计3640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69家,累计11107家;新增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269家,累计847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076家;预计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1075家,创历年来新高,居全省第一,占全省33.6%。9家单位初步入选2018年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创业引导基金累计投资929个项目,超64亿元

科技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4月21日,随着一阵清脆悦耳的钟声,正元智慧正式登陆A股,股票代码:300645。上午开盘 价16.3元/股, 开 盘 即 大 涨43.97%,股价报收17.78元。正元智慧成为国内校园智能卡应用领军企业。

从小微到登陆A股,和正元智慧团队同样激动的,还有杭州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的顾弘。2007年,顾弘刚入职高科技担保公司,正元智慧就是她的第一个客户,“当时,我是跟着‘师傅’许宁一起去这家公司做担保续贷业务,一次性就续贷了400万元。”顾弘说。

浙江正元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智能卡应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为教育、政府、军警等多个行业提供智慧一卡通产品与服务,智能卡应用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目前,业务已遍及全国20多个省份。

在杭州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的“陪跑”下,一路跑进了A股的创业企业不在少数。比如,贝达药业、迪安诊断、正元智慧、华铁科技等,还有博联科技、艺福堂、鲜丰水果、丁香园、掌上糖衣等10多家企业,估值均超1亿美金。

去年以来,科技创新赋能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逐渐显现。一方面,科技金融助推产业高端发展,杭州创业引导基金累计投资929个项目,超64亿元,均属战略新兴产业和七大未来产业。其中,包含聚光科技等15家上市,合众信息等14家被上市公司并购的企业,还有2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科技金融继续领跑,引导基金规模增加50.19亿元,累计达166.85亿元;退出基金9支,收回资金2.7亿元; 为272家企业科技担保10.86亿元,为196家企业融资周转17.32亿元。

另一方面,杭州推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地,企业研发投入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据统计,2018年,杭州新增市级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79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级企业研究院6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49家、省农业重点企业研究院4家。

2018年1—11月,以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基金投入为主的财政科技支出101.8亿元, 同比增长40.1%;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0.8%、13.1%、9.3%,快于规上工业6.3%的增速,占规上工业的57.2%、33.3%和45.0%。代表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规模与占比同步提升,实现增加值955亿元、增长15.8%,占全市规上工业的28.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增加值规模占全省的半壁江山、达50.5%。

科技金融继续领跑,科技人才流入率赶超“北上广”

杭州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据猎聘数据,2018年,杭州对技术人才的吸引力指出位居全国第一,科技人才净流入率变化远超上海、北京。也就是说,与“北上广”相比,杭州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科技城市,中高端人才尤其是工程师,都喜欢往杭州跑。

虽然2018年被认为是一个没有“风口”的年份,但在杭州,社交电商依然是一个现象级创业赛道,其中包括云集、贝店、环球捕手、鲸灵等创新企业。“一方面,杭州的电商行业多年发展积累了人才资源;另一方面,各类小程序不断兴起,杭州电商人才成为收割小程序红利的头一波人群。”杭州市创投协会负责人说。

一个城市创业生态的崛起,既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企业家的智慧和打拼,也离不开资本的助力。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有超过35000家投资机构,其中北上深杭的机构占比达到55%。从VC机构的数量上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为全国前四强。杭州的创投机构起步较晚,但一直在追赶,势头渐起。在众多来到杭州的工程师中,59.66%的人投票支持“阿里巴巴带动的互联网和技术氛围”。

当然,“大树底下自然会长草的”,也诞生了阿里系、浙大系、海归系、浙商系等为主的“创业新四军”,杭州创业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并呈现雨林式生态。

来自市科技局资料显示,2018年,杭州高端人才加快集聚,新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人才净流入率和海外人才净流入率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双创示范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杭州高新区被国家纳入“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载体进行培育。知识产权跨越式发展,杭州市成功获批全国首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发放创新券2.76亿元,实现技术交易380.15亿元,同比增长70.9%。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杭州科技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杭州
幼儿画刊(2022年11期)2022-11-16 07:22:36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0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传媒评论(2017年12期)2017-03-01 07:04:58
杭州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1:55
杭州旧影
看天下(2016年24期)2016-09-10 20:44:10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