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无为之仙游门与崇唐观

2019-01-10 17:46/文
学生阅读世界(喜欢写作文) 2019年9期
关键词:道观诗篇风景

半 夏 /文

在倏忽过去的五千载悠悠光阴中,无数文人墨客用情怀写出了诸多脍炙人口的锦绣诗篇。这其中,既有赞颂友情的佳句,也有描绘田园风光的锦言。当然,描写风景的诗句更是不胜枚举,而不同的人在游览不同的风景时,心境和感受亦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借物咏情,有的抒发的是诗人自己对所见之景的赞美之情。

若是问起和道观风光有关的诗篇,相信大家信手就能拈出几首风格各异的诗来。但要问其中哪一座道观和相应的诗歌最为契合,一时还真无从说起。

邂逅过无数高人雅士的仙游门和其内的崇唐观位于河南省嵩山的逍遥谷内,距今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崇唐观是唐高宗李治为道士潘师正筑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皇家御赐道观。唐高宗还亲笔题写了“仙游”匾额,悬挂于逍遥谷立门。在与之相关的诗篇中,我最推崇这首出自唐朝诗人韩翃之手的《同题仙游观》。

清静无为是道家思想的精髓所在,一座道观给人的最真切感受亦该如此,而仙游门和崇唐观正是这般。当我们的目光触碰到韩翃诗中对此道观的描述时,会忍不住惊叹,他未用一词一字的跌宕渲染,仅用朴实无华的笔墨,寥寥几笔,便把自己初入观中时的感受淋漓地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这恰到好处的贴切描述,写出了仙游门和崇唐观的清净恬适,让未曾亲眼见过的人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

站在时光的渡口,让我们抬手轻轻拂去光阴的积尘,而后沿着韩翃风轻云淡的足迹,踏入嵩山的逍遥谷内,细细地剥茧抽丝,去探访一段和仙游门、崇唐观相关的故事。

韩翃初登仙游门,就洞悉了其华美壮丽外貌下的恬淡内里。他站在高处俯望,落入眼帘中的仙游门和崇唐观在雨后苍茫烟色的衬托下,就如同九天上的仙境一般无二。作者并没被眼前的表象所惑,他洞穿迷雾,心似明镜,提笔写下了“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惊叹和喜悦。

初秋萧瑟的晚风拂开了蒙在崇唐观身上的面纱,悉数化作了诗人眼中明净的风景。韩翃瞩目远眺,开始细细欣赏眼前的美景。暮色四合的光影流年里,那长在空茫山色中绿意盎然的古树仿佛变成了旧朝的遗物,在单调的捣衣声中静默地站立着,好似把汉宫的秋天搬到了眼前。一霎那间,他一阵恍惚,仿佛已是踏入了那方时空,而暗藏在心底的怀古幽情就这样被轻扯了出来,自然而然地,他脱口吟出了这句“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尚来不及从恍惚中抽离,韩翃情不自禁地缓步到了崇唐观门前,抬首凝望,稍作停留之后,他即刻抬脚迈过高高的门槛,循着古朴深远的钟声走入观内。触目所及,被掩映在树影斑驳下的大殿道坛以缄默的姿态静静矗立着,一株株挺拔俊秀的青松疏疏落落地植于院中,无言地和映在水中的倒影对视。而长在山脚洞口的一丛碧绿的小草,更加深了道观的清幽禅意。韩翃徘徊其中,就如同走入了道家思想的灵魂深处。他反复吟诵着这句“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在观内久久流连,不肯离去。

缓步徜徉在崇唐观中,韩翃自然而然地有感而发,脑海中瞬间跳出了“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这句诗。是呀,何须劳心劳力地去寻找世外的仙境,这人世间的仙游门和崇唐观就是美丽的桃花源呀。

穿过历史的长廊,回到现在,重新品读这首《同题仙游观》,我们会发现韩翃不仅用词非常灵活,还通过视角的不停变幻,很好地刻画出了仙游观的远景和近景,并利用情景交融的方法写出了诗人游览观内风光的所见所闻所感,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仙游门和崇唐观在经过岁月不断的洗涤和沉淀之后,早已经没有了昔日诗人眼中的瑰丽剪影,更像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农家小院,它朴实平凡,内敛大气。其内高达2.8米的青石老君像是珍贵的国宝,而观内的硬山琉璃瓦顶和殿内砖柱上的各式浮雕图像,更是记下了潘师正昔日鹤发童颜的风采和道观辉煌的过往。岁月悠悠,仙游门和崇唐观留给世人更多的是情怀,它需要我们用心品味,从而成就自己做人做事时淡雅从容的姿态。

猜你喜欢
道观诗篇风景
中华诗篇
静待绽放
论道教宫观建筑的衍变脉络
雪峰山诗篇
律诗篇法体式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性别权力视角下的越剧《道观情缘》研究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随手一弄就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