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强
物质材料从一开始就伴随着雕塑这种艺术形式的产生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雕塑作品内涵的完美呈现有赖于对雕塑材料的准确选择和把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雕塑材料仅仅作为一种媒介和载体而存在,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掌握了更多材料的性质和加工工艺,这为雕塑新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客观条件。雕塑的制作、审美和形式的发展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雕塑作品语言的准确传达越来越借助于材料了。当代雕塑的发展伴随着对传统雕塑材料观念的解构和重构。这种拓展是革命性的,某些探索已经动摇到了传统雕塑大厦的根基,是对整个雕塑概念的触动。随着雕塑材料应用的拓展,雕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始人开始打制第一件石质工具和把潮湿的黏土捏制成型,雕塑这个概念所包含的“雕刻”和“塑造”的内涵就已经具备了,雕塑相对于别的艺术形式来讲更有赖于各种各样的材料。雕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伴随着雕塑材料的应用拓展而发展变化的,随着现代雕塑概念的日益宽泛和人们传统审美理念的变化,雕塑材料的使用似乎更拥有无限变化的可能性。
雕塑造型语言的拓展,长期以来一直是雕塑艺术发展的重要课题。雕塑是一种三维空间中的造型艺术,承载着人们征服自然、留住自然之美的梦想,它可视可触,是通过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来实现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这一点与绘画艺术有很大的不同,雕塑材料的特性制约着雕塑的制作工艺技巧和特定的艺术语言表达。雕塑家把艺术趣味、审美理念寄托于特定的物质材料来表现,雕塑材料是艺术家借以抒发情感、表达观念的桥梁。那么艺术家要顺利地到达“彼岸”就必须把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作为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一环来加以重视,否则必然造成艺术语言表达的歪曲和匮乏。时至今日,雕塑材料语言的价值意义越来越突显出来。关于雕塑材料语言与造型的关系问题,雕塑本身随着各种新工艺材料的加入,它的定位、内涵与外延,都成为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材料使用的无限可能性甚至动摇了雕塑作为一门独立造型艺术的基础。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材料语言问题在雕塑艺术的发展中始终是存在的,材料应用的拓展将成为雕塑这一艺术形式发展演变的重要推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的雕塑制作过程中,材料的选择相对固定,主要是石材、木材、金属、黏土等。但我们需要注意到,传统的雕塑材料相对于雕塑作品来说基本只是作为单纯的物质载体来发挥作用,艺术家选用何种材料更多的是考虑雕塑制作工艺性能和坚固性,和雕塑作品本身的艺术表达没有多大关系。人们形容米开朗琪罗制作石雕的过程就像是把一件伟大的作品从大理石中挖掘出来的过程。他本人也可以自负地说,制作雕塑的过程就是把无用的部分打掉的过程。人们对生动传神的雕塑作品叹为观止,赞叹古代那些伟大的无名艺术家的高超技艺的时候,人们关心的是材料的质量,而不会过多关注材料自身的特性所反映出来的美学层面的意义。人们关注的依然是材料的物理性能,能否持久地保存、是否易于制作等等。虽然我们可以说雕塑艺术本身就是材料的艺术,艺术家运用铜、钢铁、石头创作了浩如烟海的雕塑作品,但是千百年来,雕塑材料也仅仅是作为“材料”而已。虽然人们也欣赏大理石的独特花纹、汉白玉的洁白无瑕、花岗岩的粗粝坚韧、不锈钢的冰冷光洁,但是有意识地利用材料之美创作独特的艺术作品,甚至某些作品本身就是为了展现突显某种材料本身的魅力,这还是被人们所忽视的。
事实上,材料在雕塑创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贯穿于雕塑家创作作品始终的一个问题就是对雕塑材料的认识和把握。雕塑作为一种在三维空间中展示的艺术形式在诞生之初就和材料结下了不解之缘,任何形式的雕塑作品都离不开材料对它的表现和演绎。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工艺不断被发明出来,众多的艺术家也敏锐地发现着、挖掘着新材料中所蕴含的独特的美学价值。对材料的运用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关注材料本身的物质性和物理特性,而慢慢地转移到发掘材料本身能够表达何种观念和体现何种人文价值上了。可以说,艺术家已经越来越自觉地开始关注和思考材料到底在他们的雕塑作品中发挥着怎样独特的作用。材料从此不仅承载了自身材质的审美价值,并且越来越多地承载了丰富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家特定的情感观念。
现当代不断有新的材料被雕塑领域所吸纳,这些尝试扩大了雕塑的“边界”,改变了雕塑的“形状”。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原有的雕塑材料选用受局限的状态被一点点地打破,这不但变革着雕塑的材料并且丰富着雕塑制作的含义。当代社会人们的生存状态日益复杂和多元,纷繁复杂的社会需要恰如其分的表现形式,综合材料雕塑伴随着让人眼花缭乱的社会变革应运而生。社会文化形态的多元与多样性促进了综合材料雕塑的发展。
对中国雕塑界来说,雕塑材料上的探索实验是20世纪90年代绵延至今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从材料角度来考虑,物质材料的运用方式是雕塑和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区别,雕塑通过一种或者多种的材料构成表达,材料形式本身的美感就是雕塑艺术性的重要部分。金属、纤维、塑料、橡胶、工业制成品、工业废料等等纷纷进入雕塑家的视野并为己所用,雕塑家们运用这些材料创作出许多耐人寻味的作品,并且有些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材料观念,把自己的艺术创作和某种特定材料紧密联系,甚至形成了某种依赖。中国现当代观念艺术和装置艺术的实践也从侧面拓展和模糊了雕塑的边界,对雕塑艺术的概念边界的拓展和材料运用的变革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雕塑的表现主题、方法和形式也就是雕塑的语言增加了新的内容。材料语言慢慢地成为雕塑语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雕塑作为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展现出越来越丰富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但这种强调材料本身特性的雕塑其艺术语言也慢慢趋向于综合性、非公共性、需解释性,在找到了雕塑的自我实现的途径的同时好像也越来越脱离了大众的视野。就此笔者认为,材料是雕塑创作的重要组成环节,发现“材料”、利用“材料”是重要的,但也不能落入“材料”的圈套。综合材料雕塑也只是雕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怎样选择适宜的材料来使用和表现,最终起主导作用的依然是雕塑家本身。如果仅仅为了材料而材料,不仅不智,而且势必造成雕塑作品的表面化而落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波依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那么现当代“泛雕塑”这一概念可能要实现人人都是雕塑家的理想了。雕塑材料的泛化成为雕塑被泛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金属焊接到直接翻制日常用品、从展出的被搬空的画廊到身上签有艺术家大名的人体模特都成为雕塑作品。人们不禁要问:这还是雕塑吗?对着雕塑概念苦苦思索钻牛角尖会导致我们陷入咬文嚼字的语言逻辑泥潭,现如今艺术的边界已然十分模糊,雕塑作为造型艺术的一分子怎么可能独善其身?现如今雕塑的展示形式可以是架上的也可以是公共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制作的也可以是现成的,表现主题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雕塑的领地变得前所未有地辽阔。笔者认为这些有赖于雕塑这种艺术形式的特殊的材料特性,材料的宽泛化为雕塑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反过来促使雕塑材料观念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能迅速吸收各种新鲜的事物,包括光电、声音、活体生命、现成品甚至网络技术等等的整个物质世界都被雕塑吸纳利用。当代世界的日新月异带给了雕塑无尽的创意,雕塑也释放出了强大的活力,甚至颠覆了绘画一贯的主流地位,充当了后现代艺术的急先锋,拔得了头筹。
这一幕幕活剧将导致雕塑这门古老艺术形式的异化和衰亡抑或是新生呢?坚守不意味着传承,开放也不意味着丧失。面对着“泛雕塑”的冲击,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有人哀叹雕塑已死。19世纪摄影术的发明也曾让人悲哀地宣布绘画的死亡,但是现如今绘画不是又在种种新表现方式中复活并依然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吗?当然,由于目前传统意义上的架上雕塑似乎更接近高级“手艺”制作而被认为缺乏当代性,致使手工雕刻呈现日渐衰微的趋势,有些优秀的传统雕塑技艺后继乏人,这是我们需要重视的。但笔者认为也不要过分悲观,事物总是发展演变的,只要雕塑的核心价值依然存在,人们依然拥有创造力、勇气和对未知的可贵的好奇,那么一段时间的蛰伏、低谷和阵痛之后可能将是明天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