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研工作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2019-01-10 13:05符慧芳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嘉兴市档案馆
浙江档案 2019年3期
关键词:编研档案局馆藏

符慧芳/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慈 波/嘉兴市档案馆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馆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档案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有效方式,是为社会提供优质档案服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嘉兴市各级档案部门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档案工作“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科学论断为根本遵循,统筹谋划档案编研转型发展新途径,积极探索档案编研开发利用新模式,努力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笔者介绍了嘉兴市档案部门编研工作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档案编研转型发展的工作路径。

1 档案编研工作实践

第一,加强资源建设,不断丰富档案编研内容。大力加强“三重一特”档案资源征集力度,重点收集反映城市名人和人物群体、城市历史记忆、方言、家谱族谱、老字号、名村古镇等的档案资料,并建立以“弘扬红色基因文化、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挖掘档案记忆文化”为主题的档案编研资源库,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如,嘉兴市档案局全程指导中国名镇志——《乌镇志》的编纂工作,该志作为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重要资料赠予参会嘉宾,并入选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大项目——“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再如,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充分利用馆藏档案资源,编辑出版了《嘉兴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人民日报〉看嘉兴(1978—2017)》《南湖英烈》《嘉兴抗战纪实》《红色印记——嘉兴革命遗址遗迹图鉴》等近百种编研成果,对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传播文化正能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注重多方合作,不断创新档案编研模式。围绕“丰富内涵、扩展外延、提升品味、打造品牌”的嘉兴档案文化建设总目标,加强与相关高校、专业研究机构、民间档案文化爱好者的合作,不断创新档案编研模式。如,市档案局与杭州师范大学徐越教授合作编撰了《嘉兴方言》,该书成为全市首部记录地方性语言的史料性专著,填补了嘉兴方言学术研究方面的空白,为传承地方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南湖区档案局与区民间档案文化爱好者合作,相继推出了《一百个地名故事》《一百个民间制作》《一百个民间说唱》《一百个民间习俗》《一百个民间食谱》等“一百个”系列编研成果,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平湖市档案局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合作开展“平湖老鼎丰酱园档案整理与研究”项目,编辑出版了平湖老鼎丰酱园档案整理与研究丛书,丛书入选“国家档案局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

第三,强化技术引领,不断拓展档案编研领域。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不断拓宽编研领域,形成一批文献纪录片、电子图书等形式多样、观赏性强的档案编研成果,使档案编研成果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市档案局与市主流媒体“禾点点”联合推出“让档案说话”新媒体系列栏目,以改革开放40年来的珍贵历史档案为素材,通过动漫、音视频、H5等多媒体手段,展现嘉兴的发展成就;海宁市档案局承拍《最后的特科》专题纪录片,获第十四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纪录片类一等奖等荣誉;桐乡市档案局承拍《无衔女将张琴秋》纪录片,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全面回顾红军女将军张琴秋一生的文献纪录片;桐乡市档案局还制作了《文书档案动漫教程》,给公众以耳目一新、形象直观的视觉体验。

2 当前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编研成果精品较少。部分档案编研成果仅仅用以反映工作情况,或侧重于文件汇编、大事记编写等基础性工作,具备学术价值的精品较少,有“编”无“研”或“编”“研”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二是为现实服务的成果较少。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编研工作选题陈旧,编研成果在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方面效果不够突出,且不注重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三是编研成果经济效益较少。编研成果多送领导参阅或赠予社会公众,社会效益较好;但是走向市场的编研成果较少,经济效益不太明显。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编研人才缺乏,档案编研面临“少人做”的窘境。目前档案部门大部分工作人员按照公务员序列进行管理,对档案编研知识和档案专业技术了解程度不深,开展档案编研的能力和水平较低。二是人员身兼数职,档案编研面临“少时做”的窘境。档案部门工作人员身兼档案征集接收、保管利用、安全管理等多项职责,人少事多现象比较严重,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用于档案编研工作。三是专项经费缺乏,档案编研面临“少钱做”的窘境。与宣传部、文化旅游局等宣传文化单位相比,档案部门编研专项经费偏少,档案信息开放利用受限,档案编研工作难以为继。四是馆藏资源不足,档案编研面临“少货做”的窘境。档案编研的前提是拥有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源,但不少档案馆馆藏档案门类不多、来源不广、结构单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编研的选题、选材等工作。

3 推动档案编研工作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

首先,实现编研选题的市场化。档案馆应树立“立足馆藏档案编研档案成果、跳出馆藏档案编研档案成果”的工作理念,积极寻找档案编研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变“小编研”为“大编研”。在编研选题方面,既要充分发挥馆藏档案资源优势,参加史志研究、乡土文化教材编纂,做足做好存史、资治、育人文章;又要做好为历史服务和为现实服务的有机结合,牢牢抓住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贴近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热点问题,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变“死档案”为“思想库”。

其次,实现编研力量的社会化。档案馆应树立“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理念,积极拓宽合作领域,支持有关机构和社会公众参与档案编研工作,如考虑建立以综合档案馆为中心,相关高校、科研机构、文化部门、档案服务机构等单位共同参与的档案编研网络;再如加强与宣传、文化、高校、科研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合作开展档案编研,逐步形成开放式、社会化的编研体系。此外,可以积极试行人才培养导师制度,即借助高校丰富的师资力量,通过一对一的导师制,努力打造一支有事业心、责任心,会研究、懂编研的档案编研人才队伍。

再次,实现档案资源的多样化。档案馆应树立“应收尽收、应归尽归”的工作理念,按照“丰富馆藏、改善结构”的工作要求,加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档案资源建设,强化重大活动、重点项目、重要人物、地方特色“三重一特”档案文献史料征集,将反映区域历史脉络、人文地情、社会记忆的档案史料纳入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内容,进一步丰富馆藏档案内容、优化馆藏档案结构,逐步形成系列化、多载体的档案文化资源库。

最后,实现编研成果的特色化。档案馆应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工作理念,充分挖掘档案文化资源,按照突出特色性、体现趣味性、富有时代性的要求,深入实施档案编研“一地一品”建设工程,推出一批符合地域特点、具有浓郁档案元素的档案文化精品成果,不断拓展档案编研成果宣传展示、文化休闲、社会服务等功能。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档案编研,传递档案文化声音、展示档案文化魅力,基本形成特色鲜明、形式新颖、载体多样、传播多元、品质优良的档案编研精品。

猜你喜欢
编研档案局馆藏
档案资源编研开发的途径探究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谈谈房地产档案的编研
雷厉风行 立即落实已蔚然成风
——省档案局馆及时传达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精神
陕西省档案局关于表彰陕西省首届“解读档案传播文化”优秀征文的通报
科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认识
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开展思考
石家庄市档案局开展第二批次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