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外生枝 不曾预约的精彩—谈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所举负面生活情景与观点的应对策略

2019-01-10 11:30马小峰
名师在线 2019年23期
关键词:负面观点情景

马小峰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第一中学,甘肃陇南 746400)

引 言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期的关键。在认知层面,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深刻性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开始对周围世界生活本位、社会本位产生怀疑,经常会用批判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在情感上,他们又具有强烈的爆发性和冲动性,不轻易接受教条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以在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会发现学生经常会对教学内容产生怀疑,甚至公然提出相反的看法或举出负面的生活情景,和教师“唱反调”,使原本尽在掌控中的课堂突发意外,导致教师不知所措,课堂气氛变得紧张尴尬。那么教学中教师应如何看待和处理这类突发的“意外”呢?

一、正确对待

首先,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能拘泥于预先设立的程式,应是师生共同参与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应辩证地看待学生提出的相反观点或负面生活情景。一般来讲,出现这些“意外”,主观方面是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缺乏对事物的全面客观了解;客观方面是因为随着社会变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社会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化,一些不良思想试图通过各种形式以误导学生[1]。所以,当学生在课堂中提出这些片面、偏激的观点及负面情景时,如果教师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容易感到手足无措。这也正反映出教师资源生成意识不足,缺乏应对策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推动学习的动力。这些所谓负面的观点和生活情景,本身就包含着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这恰好是学生勤于思考、关心社会生活的表现,是宝贵的隐性课程资源,这应是我们值得高兴的,而不应看成课堂教学的负担。

其次,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在思维、心理、智力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因此,当学生提出反面的观点或生活情景时,恰好反映了他们在思想、心理或价值观方面的困惑,如不引起重视,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将影响其终身发展。

最后,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师生平等”。教师应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参与、融入社会教学实践活动;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必须走出“教师中心论”的窠臼,不应把学生当作教学的道具和思想的俘虏。在新课程理念下,教与学的方式是民主的、开放的、互动的。学生应在充满教学民主氛围的课堂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因此,当学生能大胆地提出反面观点或生活情景时,正是开放互动的民主课堂的开始。

二、解决方案

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呢?在经历了这样的事件后,笔者有以下几点见解。

(1)角色易位,有备无患,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备课时习惯站在教师的角度,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出发来备课,结果出现“意外”时束手无策,十分尴尬。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应留“心眼”,进行角色易位,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体验、行为、情感起点,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疑惑,或会提出哪些反向问题,备课前先备好学生。教师教学设计的预设应更有弹性、更宽松,使教学过程在动态中生成[2]。

(2)广聚知识,应变自如。高中思想政治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政治教师不仅要专业,还要博学多才,更要与时俱进、与生俱进,才能在遇到问题时应变自如。

(3)认真对待,切莫敷衍了事。当学生提出负面的政治生活情景时,说明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可能与在社会上看到的不一致,因而产生了生活本位、社会本位的怀疑。此时我们更应该本着“求证、求真”的态度处理。若我们随便简单处理,反而会使学生更加怀疑,增加对教师、教材、社会的不信任。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也会为后续教育教学埋下隐患。

(4)坚持课堂民主,巧借讨论,集思广益。当学生提出反面观点和负面生活情景时,教师不能采取简单的办法消极应对。这不仅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因为提出问题、表示怀疑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宽容地接受学生的质疑,因势利导,从中挖掘宝贵的教学资源[3]。例如,在《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的教学过程中,当论述到“我国政府应该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时,有学生列举了一些当地政府在灾后重建、精准扶贫等过程中的贪腐事例,并引起了其他学生的认同。这时笔者略带微笑地反问学生:“那你能说说为什么一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会有这些贪腐和失职行为吗?这些行为是怎样曝光的?我们有什么好的措施来惩治和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让我国政府真正坚持做到对人民负责?”这时课堂气氛沉默了,学生显然被一系列的追问“难住了”,进入了深深的思考状态。笔者抓住机会,顺势组织了学生进行讨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的学生分析了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国家法律、制度和对权力的监督体系不健全,应加强立法工作,不断完善权力监督体系。有的学生认识到这样的现象之所以被曝光,正是社会与公民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制度的结果,强调人民群众应增强权利意识,行使好监督权。甚至有学生反驳了刚才的观点,列举了当地政府及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对人民的关心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论证我国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学生讨论异常精彩,笔者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增强了对我国政府的政治认同。

结 语

综上所述,课堂中学生提出的负面观点可能会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若笔者不在意学生提出的这些负面观点,简单处理,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收获和惊喜了。用一位教育前辈的话来说,“当想到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有思想、有情感的学生时,就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作为政治教师,我们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还应做好学生求知的促进者、进步的指导者、成长的领路人。在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对学生的怀疑不能选择含混不清地回避和逃离,而应进行科学的指导、正确的价值引领,以免丧失良好的教育契机。面对学生的疑惑,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能疏忽和马虎,任何时候都要本着求真、创新的态度和精神来对待我们的教学工作,还政治教学应有的本色。

猜你喜欢
负面观点情景
情景交际
媒体负面报道与扭亏绩效:信息传递还是监督治理?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观点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涉及商业伦理的负面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