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胜轶
题画诗,顾名思义,指的是题咏绘画之诗,它包括所有的画内题诗和画外题诗(指泛咏绘事之诗),这是广义的概念;狭义的题画诗则指在画内题写的专咏某位画家的某幅画作的诗篇。自古诗画同源,具有诗情画意特质的题画诗,在汉魏时期即已滥觞,属草创阶段,及至唐代已得到进一步发展,到了宋代已经比较成熟了。2019年的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这一板块就选取了跨两宋的诗人陈与义的三首题画诗。全国卷Ⅰ选的是《题许道宁画》,北京卷选的是《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中的其一和其四。命题人欲以文质兼美的诗歌作品考查考生的综合艺术素质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命题方向,便于选拔真正具有审美情怀和一定人文素养的人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系陈希亮曾孙,自幼颇有文名。政和三年(1113)春以太学上舍甲科及第,从此步入仕途。曾任职地方和朝廷,宣和末年遭贬黜。不久,历靖康之难,南渡流离于湖湘、广东一带。建炎四年(1130)召赴临安,官至参知政事,绍兴八年(1138)卒,著有《简斋集》。陈与义是一位兼擅绘事的诗人,其亲友亦多系书画名家,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文友之间的交游唱和,为他的题画诗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题画诗虽说数量不多,只三十余首,但其艺术成就颇高,多数作品能熔自然美、绘画美、诗艺美于一炉,能反映其所处时代的文化风习与审美情趣,以及诗人的身世感慨和独特的诗学观、文艺观。他的题画诗有人物、山水、花鸟、畜兽等类型。《题许道宁画》是山水题画诗,《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是关于梅花的题画诗。前者是五言律诗,后者是七言绝句;据说,后者曾得宋徽宗激赏,极负盛名。为方便各位师生备考,掌握题画诗最基本的鉴赏规律,笔者试就此作一探讨性质的解读。
先看《题许道宁画》①: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①许道宁:北宋画家。
诗人一落笔就摹水状山,境界极为开阔。满眼的长江之水横贯而出,滚滚东流,远处不知是哪郡的一抹山岚,苍苍然茫茫然。如果不看此诗标题,读者会恍然觉得诗人写的便是眼前的自然山水;其实,诗人是在以其富有画意的诗笔描摹丹青山水,这种“使笔如画”(清代方薰《山静居论画》)的笔法是很高妙的。具体而言,其高妙还有四点:一、起势突兀,“以画作真”,令人难辨虚实;二、诗人沉浸画中,有迷醉仿佛不知身在何处的观感,渲染出画作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三、一水一山,一动一静,映衬和谐;四、写景兼有抒情,饱含诗人的审美体验。我们从首联两句还可揣摩出此幅画作的布局,江水占据了大半篇幅,“满眼”二字,已透露个中消息。接着,诗的颔联紧承上面而来,继续状写长江之水奔涌万里而不可羁勒的磅礴气势,仿佛将要冲决画框一样。此处“一窗间”的“窗”是画框的比喻说法。正是有了此比喻,诗人的神思才从画作中跳跃而出,此时此刻,画中“景”与心中“意”,若合一契,产生强烈共鸣。也就是说,此联表面上是写江水的气势,而实际上是说诗人先前之驰骋万里的雄心壮志,现在已在画框之内找到了情感的契合点。
要真正理解这颔联的内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是难在对“窗”的理解,估计许多人会从实处解读。再者,对“向来”与“今”的时间对比,一般读者也可能理解得不够深刻。这里,诗人或许是在表达“我”先前的理想,现在只能困守在这尺幅画框之中吧,有壮志难酬的无奈。诗人虽成名较早,但入仕之初,所任皆是卑微闲职。“向来”一词应解作“先前”或“原来”,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的“向来”意思相同,断不可解为“一向”;此外,“万里意”的“意”,也应指诗人之意绪心志。高考命题人就此联的理解,在全国卷Ⅰ的第14题设置了这么一个选项:“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显然,“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是一种错误理解,不知此“窗”乃“画框”之喻。该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答案便是C项了。
还想引申说一点,在写景的诗歌里,有一种“以窗观景”的技巧,写的若是“画中景”,则画框如“窗”;写的若是“自然景”,则“窗”如画框景如画,典型诗例是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里的“窗”“门”皆犹如画框。陈与义是否从老杜处学了一招,反过来加以灵活运用,这就不得而知了,笔者只是在解读中联类而及、点到即止。当诗人的神思跳出画作后,颈联复又转入画中,撷取苍茫暮色中的树木和浮云,简笔勾勒,极富韵致。山上众多的树木都染上了氤氲不散的暝色,天边的浮云竟然还有几片没有飘去,似乎有些留恋,也有一些孤单。你看,在如此简省爽净的笔墨中也好像蕴含了诗人作为欣赏者的一丝怅惘,淡淡的,如同一声轻轻的叹息;但瞬间就飘散了——诗人的神思又跳出画外。尾联是诗人对整幅画作的意境所作的评价。该评价以议论语出之,句式上借鉴了陶渊明《饮酒》中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有佳句”是说这幅画的整体的意境即艺术境界很美,美得就像一首诗;但是,即便吟尽了所有的词句也不能关合该画作的境界,即“不相关”。这个赞美就很有意思,等于是说“这幅山水画妙不可言”。顺便说一下,这里诗人其实是运用了一种叫“折绕”的修辞格,就是有话不直截了当地说,而是绕了弯子来表达。这就有效地避免了议论中的平直、呆板,获得了迂回曲折的审美效果。
不知命题人是不是看中了这点,从而命制了这样一道试题:“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当然,这道试题是要求考生首先要理解诗句,然后还要结合全诗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其参考答案是:“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题画诗除了要表现画中内容,有时还会对画作的整体作出评价或者是对画师的创作技巧有所议论,或者依据画作内容翻出一些哲理性认识。这首诗的尾联就蕴含了较深的诗学观和文艺观:第一,他认为画境如同诗境,很难用语言表达,是所谓言不尽意;第二,无论是作画还是写诗,皆应自然朴淡,不可刻意经营、苦心孤诣。当然,这些对于高中生来说,理解时会有很大的难度,命题人在命制试题时都较好地回避了。
下面,我们再看看《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①:
其一
巧画无盐②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③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
含章④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⑤。
[注]①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②无盐:战国时期齐国丑女钟离春。③从教:任凭。④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④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
运用绝句来题咏画作,因篇幅短小,不便于展开,其难度可想而知;诗人却能因难见巧,题咏同一幅墨梅图,选取了不同的角度,即侧重点各不相同,并且为了突出题咏的主体对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映衬、用典等表达技巧,写得虚虚实实,变化万端,感慨无限,在诗画融通处,能见出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关于画艺、诗学的深刻观点。
“其一”是题咏墨梅的清姝气质。诗人以梅花的颜色为构思的出发点生发奇思妙想。现实生活中没有黑色的梅花,而在宋代的中国画里却有墨梅图,“变白而为黑”却极富美感,足见画师笔墨之巧。但是,画师的笔墨再巧也不可能将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丑女“无盐”变成超级女神啊,诗就是从这里发端的,入笔即见波澜,妙在以“无盐”反衬墨梅的风致、神韵更加清雅美丽。此诗的一、二句是说丑者自丑,美者自美。沿着这一思路,便引出诗的三、四句,任凭画师如何将白色变为黑色,即用水墨来表现,梅花的美质却不会改变;然而,桃花、李花的浓艳在骨子里依然有媚俗的奴性,“依然是仆奴”是说桃李它们俗者自俗,这又是一层对比反衬。在一首诗里,用两组反衬,即用“丑者自丑”“俗者自俗”来突出梅花的“美者自美”,让我们读者也可以看到诗人孤高、清雅的气质。这就是题画诗的“画外音”。
命题人就此诗的“画外音”,在北京卷的第14题命制了这样两个选项:“A.第一首反映了诗人爱好清姝、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B.第一首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该题是要求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第一首诗的表意重点在第二句的“更清姝”三字,“此花”是“主”,余者皆为反衬对象,是“宾”,第一、三、四句都是为第二句服务的,可见,“诗人爱好清姝”是正确的;再者,我们从“仆奴”二字也可得知诗人的情感倾向是对桃李之花浓艳的否定,因而“不喜浓艳”也是正确的。本题应选A项。再看B项的表述,“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是属于过度解读,“奴颜婢膝之人”倒能与诗中的“桃李”对应,但“颠倒黑白”找不到对应点,如果要强行找出,那就只有画师了,但这组诗中的画师是诗人赞美的对象而非讽刺对象,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B项关于“画外音”的分析是错误的。
前面说过此诗“不粘着画面发论”的特点,可理解为诗人会选取一些画面之外的景物人事,在诗中与主体意象形成虚实、映衬等关系,明乎此,有利于我们分辨何为画内之象,何为诗内之象。据此,命题人在第13题命制了这样一个选项:“C.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桃花、李花只是诗中的意象,而不是画中的,因此,理解有误。该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故答案为C项。
“其四”是赞美画师高妙的画技,同时也传达了诗人自己的诗学观和画艺观。诗的首句用典兼比喻,以额有梅花妆的寿阳公主的娇美之面来比喻画中的梅花,表现其高洁脱俗的意态美,注意,不是表现其富贵气质,理解时应抓住二者的相似性。如此风神雅洁的墨梅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这便引出了第二句“造化功成秋兔毫”。“秋兔毫”指画笔,“造化”指大自然,此句是说画师有巧夺天工的画技,艺术造诣颇深。“造化功成”强调了艺术创作不事雕琢的自然美,这也是本句的“画外音”。
另外,句中的含章殿是画外之物,诗中用典所提及的建筑。这位画师何以会有如此精湛的技艺呢?诗人的思路就转入了下面两句:“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是说他在创作时只求梅花意态、风韵的完足而不求颜色的相似,即追求的是“遗貌取神”,因为这位画师的前身是春秋时的相马名手九方皋。这又是从画外找的一个人物,系诗中用典。伯乐曾把九方皋推荐给秦穆公。公使求马,三月后得宝马,九方皋向穆公说是一匹黄色雌马。公使人取之,却是一匹黑色雄马。穆公怀疑九方皋不识马。伯乐说:九方皋相马,是“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列子·说符》)。画师画梅与九方皋相马的相似点,在于他们都懂得去粗取精、“取其意而遗其形”,故而有前身之说。这就说明了艺术固然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道理。命题人就此在第14题设置了一个选项:“D.第二首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选项关于该诗“画外音”的表述是错误的。本题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故D项不能入选。考生要判断这一选项的错误,我认为有很大难度,如果命题人在注释部分简要补充九方皋相马的特点,考生就比较容易判断了。
我们对这两首题画诗的鉴赏分析,在了解题画诗创作运用的常见方法和遵循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既要着眼于整体,认识其相同处,又要能同中求异,鉴赏诗人的艺术匠心。为此,命题人命制了这样一道试题:“15.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概括诗人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考生要抓住两首诗中“风韵”“意足”“变白能为黑”“不求颜色似”等关键信息,筛选归类,即可整合成答案。参考答案是:“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
回答第二问,则须分清这两首诗各自的虚实、宾主。第一首诗,“此花风韵更清姝”是“主”句,第二首诗,“造化功成秋兔毫”是“主”句。参考答案是:“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姝气质,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
总之,2019年高考选取的陈与义的这三首题画诗,都是“诗画融通处,此中有真意”的精美之作,试题的命制也比较符合题画诗的鉴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