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五脏论述重症肌无力

2019-01-10 07:28:4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痿证筋脉无力

1.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所致。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抬头困难、骨骼肌无力、肌肉萎缩以及不能随意运动等,活动后诸症加重,休息后得到缓解[1]。中医并无“重症肌无力”之名,根据其相应症状多从痿证加以论述。《素问·痿论》把痿证分为筋、脉、肉、皮、骨五痿,来说明疾病的发展程度和痿证与五脏之间的联系。肝主筋,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若五脏发生病变,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亏耗,则筋脉肌肉失养,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痿证虽然病位是筋脉肌肉,但其发病和五脏功能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从五脏的角度对重症肌无力进行辨证论治对于积极防治该病有着重要的意义,现运用中医理论将五脏和重症肌无力之间的关系论述如下。

1 从肝论之

肝主筋,五行属木,主升主动,肝藏血,主疏泄。《素问·五脏生成》中有:“肝受血能视”,肝藏血,为罢极之本,从经络循行来看,足厥阴肝经和目系相连,肝开窍于目,肝中精血循经上注,滋润濡养眼目,双目才能保持正常状态。若肝藏血功能失调,肢体经络受损,宗筋失去滋养,则会出现胞睑下垂、复视、肌肉软弱无力等症状。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肝风上扰,也会导致眼睑上抬无力。此外,肝脏可以疏泄气机、调畅情志。若情志不调,肝气郁闭于内,血液运行受阻,肝血亏虚不能养目,导致眼睑下垂及复视。同时肝强乘脾,肝木攻克脾土,脾脏受损,导致气血生化不足,筋肉滋养不能,则见四肢痿软无力等症。若肝气亏虚,疏泄不能,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受阻,导致痰浊、瘀血阻滞经络,出现肢体软弱不用以及运动障碍。再者,肝肾同源,肝血不足时肾精也会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亢盛,炼液为痰,肝风内动,风痰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筋脉失养而瘦削无力[2]。因此,从肝辨治应采用“木郁达之”的治则,注重疏肝理气,积极调畅情志。只有保持气机顺畅,肝脏才能正常发挥功能,痰浊才可消退,瘀血也可散去,经络畅通无阻,筋肉才能得以滋养,从而使痿证得治[3]。同时,临床治疗还应注重培土疏肝、滋补肝肾,从而舒筋强骨,有效缓解病症。

2 从心论之

心主血脉,主藏神,为君主之官。若血脉不畅通,血液运行受阻,不能濡养筋脉肌肉,则出现肢体弛缓无力。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运无力则停滞成瘀,气血瘀阻不畅,经络阻塞不通,经气运行不利,四肢失其濡润滋养,发为痿证[4]。正所谓“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若心气过盛,气血上涌,则下脉空虚,下肢失于濡养,出现肢体痿软无力,可见心气热是痿证的重要病机之一。另外,《儒门事亲》有:“痿之为状……由肾水不能胜心火,心火上烁肺金,肺金受火制,六叶皆焦,皮毛虚弱急而薄者,则生痿”。心为君火,心火上炎,上灼肺金,肺热津伤,五脏失去滋养,导致痿病的发生。因此,从心论治要重视益气养血、活血行瘀的治则,酌情配合补血养血、活血通脉之品,使脉络通畅,血运无阻。若出现心火上炎之证,应及时清心降火,肢体筋脉得到濡养,才能使肌肉健壮、活动有力。

3 从脾论之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脾脏运化水谷精微可供养人体,从而使肌肉丰满、四肢灵活。《灵枢·本神》中有“脾气虚则四肢不用”,脾气亏损,气血生化乏源,肢体、肌肉、筋脉失养,导致周身乏力、四肢瘫软及肌肉萎缩。睑为肉轮,脾司眼睑之开阖,脾虚则清阳不升,眼睑托举无力,出现眼睑下垂[5]。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主升,脾气虚可导致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减弱,四肢充养不能,出现倦怠乏力、痿软无力的症状,还会使肾脏的先天之精更加亏虚,造成机体元气不足。再者,脾胃功能受损,不能运化水湿,湿浊内聚成痰,痰湿滞于经脉,出现肢体筋骨失养、肌肉瘦削的症状。此外,脾土喜燥恶湿,外来湿邪侵袭经脉,营卫运行不畅,或饮食不节,过多食用肥甘辛辣之品,损伤脾胃,导致湿热内生,浸淫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去濡养出现痿症。因此,若人体出现脾胃虚弱,治疗上应采用甘温滋养之品,顺应脾脏升清的特点,注重补中益气、健脾运中,使清阳布散四肢,精微充养人体[6]。若兼有湿热内盛,应注重清利湿热,出现痰浊上逆,应注重祛湿化痰之法。若脾虚及肾,应注重脾肾同补。

4 从肺论之

肺主气,朝百脉,肺主一身之皮毛。张子和云:“大抵痿之为病,皆因客热而成……总因肺受火热叶焦之故,相传于四脏,痿病成矣”。若温热毒邪侵袭人体,或热病之后余邪未尽,肺热叶焦,热邪伤津耗气,肺阴亏虚,津液输布失常,不能滋润五脏及肢体筋脉,导致筋脉失养出现痿弱不用、运动无力的症状[7]。此外,《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主气,可助全身精微正常敷布,若肺脾两虚,水谷精微不能输布四肢筋脉,机体充养不能,故而出现消瘦枯萎、四肢无力以及行动障碍。由此可见,肺热津伤、肺脾两虚是重症肌无力发病的重要病机。因此,针对肺热津伤之证,治疗上应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主,多采用味甘润养之品来滋润肺阴。若出现食欲减退,口干咽干,则提示胃阴耗伤,宣肺的同时应加强益胃养阴之力。若出现肺脾两虚,在补肺时施以健脾之法,补益人体气血,提升人体一身之气,使肌肉得充,筋脉得养。

5 从肾论之

肾藏精,主骨生髓,肾主纳气,为先天之本,肾中阴阳可濡养和温煦全身脏腑经络,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谓精血相生,若肾中精气亏虚,血液化生不足,则骨髓生成不足,筋脉失去滋养导致腰膝酸软、发育迟缓。《内经》云:“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肾脏虚损则骨失所养,机体动作失去灵活,甚或痿软不能用[8]。瞳仁属肾,若肾精不足,目失所养,出现复视、斜视等症。若肾不纳气,容易导致大气下陷,四肢瘫软不能用。同时,脾和肾作为人体先天和后天之本,可相互资生、相互影响,两者相辅相成。若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减弱,则肾中精气充养不能,而肾脏藏有命门之火,若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脾土,则水谷精微输布失常,不能充养肢体,导致四肢酸软无力、行动不利。此外,若痿症久病不愈,出现肝肾阴虚,虚火内炽,津液亏耗,血液瘀滞,脉络不畅,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从肾治疗应着重填补肾精,脾胃虚弱时施以脾肾同补之法,从而增强补中益气、养骨生髓之力,使肌肉更加壮实,四肢活动更加灵活。若出现肝肾亏损、阴精不足之证,应重视补益肝肾、滋阴清热,从而强壮筋骨。

综上所述,重症肌无力的病位是筋脉肌肉,但五脏虚损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病变往往可累及五脏,且常常相互传变,各证型之间也相互关联。本病多为虚证、热证,以虚为本或本虚标实。临床治疗上应分清虚实,虚证宜扶正补虚为主,注重调养脏腑、补益气血、平衡阴阳;实证宜以祛邪和络为主,注重清肺润燥、清利湿热、活血祛瘀;虚实夹杂则应做到兼顾,祛邪和扶正并举。除内服药物外,中医针灸、推拿、气功、艾灸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这些综合疗法在治疗重症肌无力中也能取得显著的疗效。此外,由于痿证的发生和湿邪有关,因此应避居湿地,防止外邪入侵,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肌肉力量,维持良好情绪,注意饮食调养,勿食辛辣油腻,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提高自身体质,积极防治疾病。

猜你喜欢
痿证筋脉无力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知足常乐
宝藏(2021年6期)2021-07-20 06:12:02
徐明涟教授运用治痿汤加减辨治重症肌无力验案
《临证指南医案》论痿证之成因与奇脉诊治
瑞风车加速无力
一统天下(龙首)
中华奇石(2015年6期)2015-07-09 18:31:48
争论,有力的和无力的
能源(2015年8期)2015-05-26 09:15:56
斯柯达昊锐车加速无力
雷克萨斯GX460车加速无力
浅谈李东垣对痿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