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交辉:新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概述(1958-2019)

2019-01-10 03:31王赟姝黄筱玥
齐鲁艺苑 2019年6期

王赟姝,黄筱玥

(1.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875;2.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875)

1958年5月1日,从北京电视台播出的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开始,中国电视剧与时代交光互影,承载着共和国的光辉记忆与广大人民的情感脉搏,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表现形式。60余年的风雨兼程,中国电视剧在艺术创作观念、创作类型、产业格局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与时代政策鼓励、社会转型发展、文艺观念熏染以及科技产业推动都有着莫大的关联。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首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感受文艺思潮的风云变幻,艺术形式的丰富多彩,产业升级的相互促动,可以为新时代中国电视剧发展重塑时代主流、彰显中国故事提供指引方向。

一、从“政治宣教”到“受众导向”:艺术创作观念的变迁

电视剧作为一种社会接受程度最高、渗透性最强的大众文化文本,不仅仅是大众审美文化的话语价值体现,同时也是主流话语呈现中必不可少的媒介形态。

上世纪50、60年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奠定了文艺思想“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主调,受苏联文艺及电影思潮的影响,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作为精神指引[1],成为了时代的主流。电视剧是时代缩影的体现,时代艺术观念的变迁时刻影响着电视剧创作观念的发展,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剧更多地展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承担着政治宣传教育的功能。其中,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以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姐妹冲突的故事表象,实则体现了物质匮乏年代“忆苦思甜”精神的时代话语;《新的一代》(1959)讲述的是清华大学建筑系学生在首都“十大建筑”设计中学习成长、争取为新中国作贡献的故事;《相亲记》(1963)则是以喜剧的形式,展现新社会服务行业的新面貌,该剧的热播,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焦裕禄》(1966)则是歌颂人民的好干部,无私奉献甘于牺牲的故事,与“大跃进”时代的主旋律相契合;《考场上的反修斗争》(1967)是在“文革”十年播出的电视剧,“为‘左’的思潮服务显而易见”[2](P69-71)。可以说,从1958年开始的20年间,中国电视剧“政治文化”的传统明确,“成为国家主流意识、集体伦理价值、现实认同趋向的表达载体”[3](P9-12)。强烈的政治化倾向必然导致艺术创作意识的淡漠,再加之电视技术的不发达,电视作品数量较少,电视剧的影响力远不如广播剧和电影,也没有形成独立的艺术创作观念。电视剧从业者更多地借鉴其它艺术门类的创作表现手法,艺术创作观念的局限性是行业发展初期的一大障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启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对文化政策、产业、创作、审美的各个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升和收视设备的普及,电视事业突飞猛进,电视剧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和深远影响也有所改变。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艺术形式,电视剧敏锐地感受并传达了这一时代之音,一方面,大量展现人民思想解放、改革破新的电视剧得以拍摄播放,包括《乔厂长上任》(1980)、《女记者的画外音》(1983)、《今夜有暴风雪》(1984)等,都是对当时体制改革与现代化进程的描摹与书写。另一方面,充分吸收“伤痕文学”的营养,关注时代变迁中普通青年人的命运,《有一个青年》(1979)、《凡人小事》(1980)、《新岸》(1981)、《蹉跎岁月》(1982)、《喜鹊泪》(1982)等作品,是经历过去苦难之后挣脱“极左”思想桎梏的深沉思考。同时,这一时代的电视剧创作者,自发地关注电视剧艺术本身,从电影语言现代化的美学观念中吸收营养,大胆拓宽电视艺术造型能力,逐步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使电视剧审美艺术品位大幅度提升,拍摄出《四世同堂》(1985)、《西游记》(1986)、《红楼梦》(1987)等经典文学改编作品,从艺术本体美学角度,直接推动了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发展。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大众文化愈渐繁荣,娱乐生活也更加丰富,人们对精神层面需求也日益提升。在社会文化消费语境中,随着对“世俗化”“日常化”观念的倡导,精英文化逐渐退去中心位置,大众文化由边缘地位走向中心。电视剧作为反映大众文化的有效媒介,也随着大众文化消费变迁而转型,电视的娱乐化功能由此逐步凸显,电视剧的市场属性也开始逐渐增强。为了满足数量众多的观众日益增长的观剧需求,一批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受众、展现世俗日常生活景观的电视剧应运而生,其标志就是1990年《渴望》的播出。这一时期生产电视剧品类繁多,代表作品有以办公室和家庭为叙事空间的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1992)、《我爱我家》(1993);反映移民热潮的《北京人在纽约》(1993)、《上海人在东京》(1996);反映主流价值观念诉求的《和平年代》(1996)、《人间正道》(1998);历史题材古装剧《武则天》(1995)、《康熙微服私访记》(1997)、《还珠格格》(1998)、《雍正王朝》(1999),革命年代平民英雄故事《激情燃烧的岁月》(2001)等。电视剧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媒介载体,或是以喜剧的形式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作为叙事中心,或是用戏剧性的方式对历史人物加以虚构性的想象,都是对时代现实危机中身份焦虑的一种调侃式的消解。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崛起,这一时期成为了中国电视剧的黄金发展期。

新世纪以来,中国加入WTO,加快了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价值观念也趋向差异,消费主义观念逐渐进入电视剧的叙述话语中,此时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相互融合与渗透,形成了以受众为导向的多元融合的电视剧创作格局。其中,历史正剧的新历史主义改编、行业剧的短暂流行、都市奋斗与情感叙事的书写,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电视剧叙述语境,转而以都市消费主义文化话语进行电视剧艺术创作,此阶段的代表作有:农村题材的娱乐新变种《刘老根》(2002)、《乡村爱情》(2004);军事题材的新表达《历史的天空》(2004)、《亮剑》(2005)、《士兵突击》(2006);展现大时代下家族史的《乔家大院》(2006)、《闯关东》(2008)等。近几年来,在改革开放背景下,讲述普通个人成长发展融入时代主题的《鸡毛飞上天》(2017)、《大江大河》(2018),以及关涉都市家庭生活的《都挺好》(2019)、《小欢喜》(2019)等,都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电视剧艺术创作观念与时俱进的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电视剧依靠着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创作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感染力,满足时代精神的表达和人民群众的娱乐需求。中国电视剧逐渐走向成熟,呈现出多元融合的局面。

二、从“内容单一”到“类型多元”:内容创作格局逐步发展

中国电视剧在初创阶段,是以单本剧的形式出现的,由于缺乏必要的摄录技术支持,拍摄必须一次性完成,形成了独特的直播电视剧形式。直播的电视剧只能是“一条故事线,二三个场景,四五个主要人物,一二百个镜头”[4],无法充分地展开故事情节,极大地限制了电视剧作品的艺术创作思路,阻碍了电视剧艺术的发展。一直到1967年,北京电视台拍摄《考场上的反修斗争》之时,才诞生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部采用黑白录像设备录制的电视剧。[5](P9-12)1975年,中国第一部彩色电视剧《神圣的职责》播出;1977年以后,全国的电视台逐渐开始向彩色电视转播过渡,电视剧打破了直播的限制,向着录像化方向进展。1981年,中国第一部9集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播出,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开启了中国电视连续剧的制作之路。制作技术手段的进步,推动了电视剧形式的发展,也促进了电视剧类型的丰富。中国电视剧从最初单一的舆论宣教题材,不断演进,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类型发展态势。

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引导下,中国电视剧开始朝着多样化题材的趋势发展。一方面,电视剧关注现实,聚焦以家庭生活为主的叙事场所,讲述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伦理故事,承载着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渴望和追求。例如,《蹉跎岁月》(1982)讲述知青上山下乡的坎坷爱情故事;《上海屋檐下》(1983)讲述抗战时期,上海某一幢弄堂里五家人的悲欢离合。这一时期的作品,虽然是以家庭为主要叙事对象,但其中“家庭、个人情感生活的书写往往遮蔽于国家、政治性话题的宏大叙事之下”[6](P52-55),而在家庭生活和婚恋伦理层面着墨甚少。另外一些改革题材电视剧,《乔厂长上任记》(1980)、《新星》(1986)、《雪野》(1986)、《商界》(1988)等则关注社会变革过程,“在新的时代主题中铺设了新型人物关系,拓宽了电视剧的题材内容”[7]。此外,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的文艺方针引导之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竞相而出。《乌龙山剿匪记》(1986年)、《凯旋在子夜》(1987)、《晋中大捷》(1988)等电视剧先后播出,以纪实性、文献性的追求,为人民、为阶级代言,具有史诗般宏阔的叙事特征。

另一方面,古装题材作品逐渐开始增多,为电视剧的类型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20世纪80年代之前,电视剧中的现实题材占据主流话语位置,历史古装剧较为少见,而在80年代中后期,整个“文艺届思潮”转向对于“传统文化的寻根回望”[8](P48-57),影视艺术表达的领域也由此拓宽。有四大名著相继改编的电视历史剧《西游记》(1986)、《红楼梦》(1987)、《三国演义》(1994)、《水浒传》(1998);表达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历史古装剧也相继出现,例如《诸葛亮》(1985)、《努尔哈赤》(1986)、《袁崇焕》(1987)、《王昭君》(1987)、《末代皇帝》(1988)等。历史古装剧,作为中国电视剧创作中独特风景,由此开始占据中国电视剧创作风景中的重要一隅。

与此同时,文艺思潮的涌动,促使引进制度逐步建立,进而打开了国人封闭已久的思想解放大门,为电视剧的类型化发展奠定了受众基础。1984年,中国香港电视剧《霍元甲》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轰动一时,带动了内地大批武打动作电视剧出现。随后,日本的家庭伦理电视《血疑》、巴西电视连续剧 《女奴》等相继在内地播放,为国产电视剧类型的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结构以及拍摄手法的改进与更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成熟的国外类型电视剧作品适应了时代背景的需求,“展现了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满足了国人对于开拓眼界、追赶时髦的强烈渴望”[9](P12-15),成功地培养了一批受众,为中国本土电视剧的通俗类型化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提升,电视剧的商业属性逐渐增强,形成了产业化、类型化的发展格局。1990年,中国第一部长篇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播出,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内容表达层面,它都可称得上中国电视剧发展的一块里程碑,亦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可以说,《渴望》对电视剧创作的摸索不仅为家庭伦理剧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也直接推动了中国电视剧类型化的发展。自《渴望》后,《风雨丽人》(1992)、《爱你没商量》(1994)、《过把瘾》(1994)、《牵手》(1999)等优秀作品相继出现,此外,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文艺方针引导下,“主旋律”叙事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愈显丰富。90年代,中国文艺界掀起了一场“革命历史影视热”。文艺工作者先后创作出《决战平汉》(1991)、《中国出了个毛泽东》(1993)等一批优秀的“主旋律”电视剧。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作品深受娱乐片的影响,能够将时代与个人命运选择结合在一起,人物形象刻画更为深入,避免了之前较为单一刻板的缺陷。90年代军旅剧也是构成“主旋律”电视剧创作的主要形态之一,例如《和平年代》(1996)、《红十字方队》(1997)、《突出重围》(1999)等作品,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有血有肉的军旅生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推广,为“主旋律”叙事融入大众文化生活提供更多可能。

与此同时,历史题材电视剧大量涌现。1992年,《戏说乾隆》在国内热播,开启了国内历史剧戏说之风;随后,《宰相刘罗锅》(1996)、《康熙微服私访记》(1997)、《还珠格格》(1998)等戏说剧相继出现在荧屏上。这类电视剧在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增添较强的虚构色彩,采用喜剧类型拍摄手法,饱含娱乐色彩与游戏冲动的创作初衷,从而引发了一波又一波观看热潮。此类虚构的情节设定使受众在娱乐中获得消费快感,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身份焦虑与文化危机。不同类型的电视剧迅猛发展,共同构成了90年代中国电视剧繁荣的创作格局。

进入新世纪,在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之下,创业就业、城乡结合、婆媳关系、育儿上学、购房养老、大龄剩女等一系列话题成为了全民探讨的社会热点,中国电视剧朝着以受众为导向的多元类型创作模式深化发展。例如《中国式离婚》(2004)、《新结婚时代》(2006)揭示城乡婚姻问题;《蜗居》(2009)、《裸婚时代》(2011)反应普通人现实压力加大、价值观偏差等现实问题;《双面胶》(2007)、《媳妇的美好时代》(2009)反应婆媳矛盾问题;《三十而嫁》(2011)、《李春天的春天》(2011)、《咱们结婚吧》(2015)等反应大龄“剩女”问题;《小儿难养》(2013)、《辣妈正传》(2013)、《虎妈猫爸》(2015)、《小欢喜》(2019)等反应育儿问题。中国电视剧成为了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的晴雨表,时刻展现着电视剧作为大众艺术的文化魅力。

在消费主义文化语境的催发下,电视剧的类型化创作也不断深化。近年来,职业剧兴起,《心术》(2012)、《产科医生》(2014)、《离婚律师》(2014)、《青年医生》(2014)等“律政”职业剧、“医疗”职业剧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中国电视剧类型创作的空白。此外,“谍战剧”兴起,《潜伏》(2009)、《悬崖》(2012)、《伪装者》(2015)等一系列谍战题材作品,以其严密的逻辑推理、扣人心弦的情节设置、鲜活丰满的人物塑造一时间迅速占领市场。然而,日益“同质化”的趋势,使得诸多亚类型电视剧在艺术审美和文化价值表达上,呈现出泥沙俱下的创作特征,中国电视剧的类型化拓展也同样危机四伏。

2014年以后,中国网络剧的开始崛起,因以其消费者受众群体更偏向年轻观众,而催生出仙侠奇幻剧、宫斗剧、刑侦剧等以网络文化为导向的创作趋势。《无心法师》系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7)、《九州·海上牧云记》(2017)、《白夜追凶》(2017)、《香蜜沉沉烬如霜》(2018)等作品,展现了充满奇幻色彩的奇观影像与仙侠故事;《后宫·如懿传》(2018)、《延禧攻略》(2018)等,也都成功地引发了有关宫斗剧与社会历史原型关联度的大讨论。网络剧往往以题材限制较少、碎片化剪辑方式、游戏化叙事逻辑等特点活跃于流行文化大潮中,并且伴随着“台网融合”趋势的日渐繁盛,这样的创作趋势,势必会对传统电视剧的类型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三、从“技术制衡”到“多屏互动”: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升级

1958年,从中国第一部电视剧开始,就因为技术设备的限制,主要是以单本剧直播的形式为主,从《一口菜饼子》到1966年“文革”之前,中国大陆播出电视剧约180多部。[10](P113)这些电视剧经费来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拨款,主要是为国家的政治宣传服务。而在此时,电视台数量稀少。1958年5月,中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成立;同年10月,第二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建立;同年12月,第三座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现在黑龙江台的前身)建立。中国电视业发展初期,无论电视剧数量,还是电视台数量均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足够的产业规模。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策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中国文化生产领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特性也逐渐显现。“1979 年 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我国第一条电视广告,电视的产业属性初露端倪”[11]。同年8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了首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号召全国电视台大办电视剧,与此同时也引进进口片,满足人们的收视需求。1983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立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12](P9-12)的方针,此后各个省市开始建立电视台,其数量猛增催发电视剧数量、质量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电视事业开始逐渐走上正轨并繁荣壮大。而在制度建设方面,1983年10月,“中央广播艺术团的电视剧团、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剧部同电视剧艺术委员会的制作部合并,成立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13](P135),标志着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86年4月,相关管理部门颁布了《关于实行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制度的暂行规定》,中国电视剧生产开始实行“制作许可证”制度,电视剧的制作和播出由体制内的“制播合一、自制自播”开始朝向“制播分离”转变,分工不断深化更加明确。“制播分离”制度的建立,也是中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开始的标志。伴随着政府一系列鼓励政策的出台,80-90年代,电视剧市场经济运行模式逐渐朝向良性发展,中国电视剧不仅在数量上有了新的突破,在内容上也是精品力作迭出。仅是1991年,“全国电视剧的制作量已达到1205部,5224集”[14](P135)。

20世纪90年代,世界电视传播技术发展迅速,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技术迅速普及,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中国从90年代起开始推广有线电视,为电视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多进步空间,收费电视和视频点播等付费模式也给电视运营提供了更多的市场空间。1992年2月,中央电视台以 350 万元的高价购买了《爱你没商量》(由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投资200万元制作)的播映权,电视剧越来越凸显出市场特性,产业化逐步形成。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电视业明确纳入第三产业范畴,在政策方面为电视的产业化规范提供了有力保障。从90年代开始,电视剧的商品属性逐步获得肯定,并由单纯的生产型朝着生产经营型方向转变,市场化运作渗透到各个环节。到90年代后期,“随着电视台和电视频道的增加、广告竟争的加剧,电视台需要优质节目来获得广告效益,这种出售广告时间的方法逐渐减少,许多电视台都开始按照市场规律来直接购买电视剧的播映权,电视剧交易越来越走向市场化”[15](P1-7)。当电视剧作为商品的观念越来越成为共识,电视剧市场化、产业化的条件也逐步趋于成熟。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开始面对全球化浪潮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自2002年起,国家把发展文化产业列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2003年,国家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产业”的号召;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战略,中国电视剧有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以2003年8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向全国8家民营电视剧制作机构核发《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为标志,而正式拉开了中国电视剧产业升级的帷幕。[16](P75)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电视剧运营领域,电视剧制播分离制度有了实质性的改变,不再局限于以往体制内的制播分离,而是在市场运营层面真正实施。随着体制机制的转变,电视剧行业的分工进一步细化,激发了市场活力。“制播联动”的生产运营模式,有效推动了电视剧艺术的深化发展,中国电视剧行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在此阶段,电视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广告植入也显著增加,电视剧的商品属性也日益增强。以《家有儿女》系列、《乡村爱情》系列为例,电视剧续集连拍增多,延伸了电视剧的品牌价值。

然而,随着21世纪初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步发生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电视媒体平台的运营发展。虽然各大电视台每年都在加大电视剧的购买投入、播出份额逐年提高,但是收视份额却在急速下降。从2005年开始,电视剧资源使用率下降明显,视频网站的新型传播模式,消弭了传统电视台的平台优势,开始分流电视观众,成为新的电视剧播出平台。2006年《士兵突击》在电视台首播收视率并不可观,但是隔年在视频网站上的播出却赢得了极高的点击率,进而又反哺了电视台的二轮收视。视频网站逐渐与电视台竞相购买电视剧的首播权,电视剧产业得到延展升级。同时,电视台和网络的竞争也导致了电视剧购买成本的不断攀升,网络视频播出版权费用也不断上扬,催发出网络视频平台内容生产模式的开端。以2009年中影集团和优酷土豆网联合出品的《Mr.雷》为标志,中国第一部网络剧诞生,由此开启了自制网络剧的潮流。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整体思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7],当前时代的文艺创作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要求。由此,电视剧产业发展也进入新的拐点。网络科技与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兴媒体的发展,对电视剧而言既是机会又是挑战。互联网的即时传播特质,使得网络视频用户不断攀升,网络自制剧也受到广泛欢迎。一方面,网络自制剧的内容输出对电视剧的播出带来了冲击,但是另一方面也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艺术观念与实践经验,为电视剧播出带来了全新的资源平台,“电视剧的新兴网络市场彰显合作‘强潜力’,从‘先台后网’到‘台网同步’,再到‘先网后台’,台网关系在博弈中深度融合”[18],催生更多元的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法令,即时调整电视业的航标风向,鼓励优秀电视剧作品的制作生产,繁荣电视剧产业深化改革。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调整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方式,规定“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出两集”,被称为“一剧两星”。2016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购播工作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强电视剧购播工作管理,规范电视剧购播评价体系、议价标准以及电视剧宣传行为、调控明星片酬,不得过度炒作明星等要求。行业制度的完善与规范,为电视剧生产制作从量变到质变的升级突破提供了保证,建立了电视剧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四、结语

无论如何,跟随共和国成长脚步而走过的中国电视剧,是一部中华民族成长的心灵史诗。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样式,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死板僵化到真正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从创作单一到类型多元,从技术制衡到产业格局初成的艰难历程,也必将可以更好地面对新时代互联网艺术的挑战,承载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搭建普罗大众精神家园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