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读与装点
——关于书法小品的界定、创作及当下意义

2019-01-10 00:10杨豪良
书法赏评 2019年6期
关键词:尺幅手札书法作品

杨豪良

书法小品,也有人称之为小品书法,尽管叫法不一样,但意义相差无几。从字面意思理解,书法小品是指书法作品中的小作品;而小品书法则是具有小品意味的书法作品。也就是说,二者都是书法与小品的结合物。所以一定意义上讲,二者是可以同一的。尽管对于书法的定义还没有完全统一,但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书法是书写(广义的书写也包括了契刻)汉字的一门艺术。所以,我们必须弄清楚“小品”是什么。“小品”一词出于佛家用语,相对“大品”而言。所谓“大品”是指整部的佛经,而“小品”则指节略本佛经,是由“大品”压缩而来,篇幅短小,文字凝练,微言而意大,也就是说“小品”原义是指简短的佛经。书法小品是借义而来,是指幅式较小的书法作品。但是,“幅式较小”应该是多大呢?目前并无定论。

金伯兴先生云:“何谓书法小品,大多指小于四尺对开或四尺三开以下规格的书法作品。这种书法小品的形制,在古代多是指手札、信件、契约、扇面等。在当代,由于现代建筑、装饰格局的变化,书法小品更多适合于装框悬挂于书房、卧室和厅堂用来欣赏,美观雅致,别有趣味,由此越来越被大众所喜爱。”1《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征稿启事》中明确要求 :“(书法小品)尺寸:每件书法作品不超过4 平方尺”2,该展览的主办单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这就表明单件书法小品的尺寸不超过4 平尺是专家认同的,也可以作为确定书法小品尺寸的一个重要参照。从尺寸计算来看,宣纸4 尺整张对开以内的书法作品皆可视为“书法小品”也。孟庆星先生曾论书法小品:“如果以广大书画家所熟悉的宣纸的尺寸来说的话,‘小品书法’的横向长度不应超过三尺宣纸的‘三尺’。横向长度既已确定,其高度自然也大致以此为标准。‘小品书法’这个尺寸和手和眼相配合的特点,也决定了其观赏方式具有传统所谓的‘把玩’特征。‘小品书法’这种‘小’和横向观赏为主的特征决定了扇面、册页成为‘小品’书法”的主流影响。”3也就是说,长或宽的尺寸均在三尺以内,那么但凡此尺寸范围以内的作品均属书法小品之列。这也是符合一般人手持作品进行欣赏的生理习惯和要求的,故笔者以为但凡可以捧读的书法作品均为书法小品,以扇面、斗方、册页、手札等为主要形式。

那么,以上这些尺寸的依据又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此依据的来源有两点:

一是来源于古代尺牍等书写传统所留下的约定俗成的尺幅大小。其实,在明清以前,所谓书法作品的主流基本上就是手札、奏折、扇面、草稿等适合拿在手中阅读、观赏的书迹,其共同的形式特点就是尺幅小。至于可以在几案展玩的册页、长卷等只不过是手札之类的横向扩展而已,其高度一般在30cm 到50cm 之间,这也恰恰是我们常见书笺的高度。

二是来源于正常人的生理习惯的制约。从书法史来看,从事书法创作者以男性为多,对于中国人而言,我们取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70cm 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在此前提下,能够拿在手中阅读的最佳视力范畴大约在84cm 左右,也就是基本接近三尺宣纸的长度,换言之,长或宽的尺寸在“三尺”以内的书法作品均适合拿在手中阅读、观赏。照此而言,《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征稿启事》所要求的“不超过4 平尺”应该有类似的论证。

手札之所以成为书法小品的一个重要滥觞,是因为书札的意义并不止于尺幅的大小,更在于其翰墨意义书札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比如陆机的《平复帖》、王珣的《伯远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十二月帖》等都是文墨俱佳的书札,魏晋书札在文学史和书法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至于《兰亭集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蜀素帖》《松风阁诗帖》等这些横卷,更是书文绝佳的旷世之作,这些作品在本质上强调了书法小品中“品”的价值。“‘小’只是小品的形式特征,小品的命脉所系,正在有‘品’,有独特的品格在。”4不仅“有独特的品格在”,还在于作品本身有品位,值得品味,这才是书法小品的核心所在。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到书法小品的最基本特点:尺幅小、形制多样、耐品。

所以,书法小品既非某一书体,亦非某一形式,而是可以捧读于手的这一类书法作品范畴的统称。笔者以为书法小品是指可以拿在手里欣赏、把玩,三尺整张或四尺对开以内的各种形制尺寸的书法作品。其特点:雅致、耐读、隽永,尺幅小而意味深,形制多而宜捧读。

书法小品“可以捧读”的形式特征及其“耐品度”的要求,决定了其创作要求和审美特征,也决定了书法小品以下八种常见的创作方式:

1.书写性

书写性是任何一件书法作品的核心所在,书法小品也不例外。书法小品最常见的就是传统书法中的手札、扇面之类的小件作品,这一类作品尤其需要书写的技术品位做支撑,讲究结构、笔法、墨法、章法等,有法度,有修养。书法小品的创作也有即兴的因素,比如手札,这就更需要有良好的书写技法做保障,体现出“无意于佳乃佳”的自然书写之趣。

2.文饰美

既然中国汉字本身就具有结构美和诗性,那么完全可以让文字本身成为装饰美化的形式手段,而书法字体的大小、疏密、色彩等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传达出某些特有的意蕴,所以通过书写字体形式、颜色、大小等的选择,就能够让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有效地传达作品蕴藉的大量信息。

3.寓主题

主题,是一幅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在核心,是作品的灵魂,所以书法小品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有了主题,才能更好地寻找和确定创作的手段和方式。有主题的创作才是真正美术学意义的创作,并非信手而书的书法作品。主题思想是书法家思想、情感、修养等的综合体现,如果这个主题能够和当下人们关注的、喜闻乐见的事情相联系,能够和书法家对生活、历史、社会等的思考相结合,那一定是有价值的。

4.巧构成

此处的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两种方式,“构成”也成为当下书法小品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段。书法小品创作中,可借助书法的线条粗细以及线条分割空间所形成的不同块面感,呈现出不同的视觉形象。色彩也可以带给我们类似的视觉感受。通过色彩或点线面的不同排列,让作品富有变化而和谐统一,能够小中见大,具有美术图案的联想性与装饰美。

5.用肌理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结构。在自然中,物体表面都有一层“肌肤”,它有着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或平滑光洁,或纵横交错,或粗糙斑驳,或轻软疏松,或厚重坚硬。这种种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变化,使之形成一种客观的自然形态,即肌理,从而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现在的纸张也有着不同的肌理,而不同颜色的纸张也成为一种特殊肌理,还可以通过喷绘、刮刻、印拓、印染、渗化、拼贴、撕扯等技法制作肌理,在这些不同的肌理上创作书法小品,其视觉效果也别有意趣。

6.画补书

这是一种书画相合的书法小品创作方式,通过题画款的方式进行创作。但是书法小品以字居主导地位,并不是为画而题,而是画为书法而补,以画为辅衬托书法。书画俱佳,为此类书法小品的高境界。同时,此类方式也可拓展,比如在拓片上题写文字,图文相偕,妙趣横生。

7.造妙境

书法小品“小”而耐“品”是其特点,在那些少字数作品中,造境显得尤为重要,要“言简意赅”而意味深远。造境的手法多样,可具象、象形,可寓意、象征等等。情境交融的作品往往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以“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能够有“红杏枝头春意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通感和移情,让人感到“方寸之间也有狮子吼”“残纸上也可做逍遥游”的“小中之大”。

8.借特技

特殊技法往往能够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比如“冲洗法”能够让字形朦胧,“残缺法”能够增强视觉吸引力、扩大联想与想象空间,“揉纸法”能够产生斑驳、沧桑意味,等等。特殊技法并非书法创作主流,用得好则别有洞天,用不好则东施效颦,当慎之。

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当下书法小品主要存在这样一些特点:①少字数作品成为书法小品的常用手法,并且强调作品内容的主题性,使作品在注重视觉形式的同时,关注文字内容,具有一定的阅读功能。这也使得书法小品具有抒发性情和书写私人化话语特征,这时候,书法小品适合“观”与“品”的特点更加泛化,不仅可以“观他”也可以“观我”,不仅可以“品他”也可以“品我”,“小品的妙处也全在于我们能够从一个具有美妙的性格的作者眼睛里去看透人生”。5②书法小品的形式感吸引着观者的眼球,使欣赏与品读相统一。书法小品的构成意味强,空间分割自由而多样,字体选择是多样的,形式、笔墨技巧是多样的,文字素材选择是多样的,所以书法小品的“耐品度”是创作者的“命门”。书法小品之“品”,不仅指尺幅,更指作品的品位高下,以及观者可以很好地品味作品之意趣等。③书法小品是一种较充分表达“心相”的创作方式,更强调境生象外的审美特征,所以在创作形式上也可借鉴现代书法的章法形式,采用新的装饰材料和手段,体现书法小品“小”而耐“品”的精神品格。④书法小品并非新时期发展的产物,只不过在新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而已。因为手札、扇面、镜心等小的书法作品样式古已有之,只不过当时并未称之为书法小品。但“书法小品”或“小品书法”作为一个学术性课题的出现,则是新时期书法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书法小品远非过去之手札、扇面、镜心等小的书作形式所能涵盖,它有其特定的内涵与外延。在书法热催生的展厅效应渐渐走入过分注重视觉形式而导致了“大而空”的形式追求怪圈的时候,书法家又有了自我内省的心灵诉求,于是乎“手札”等形式的作品开始走俏。展览中大幅作品占重要地位的局面开始瓦解,而小品意味的作品渐渐地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比重,这其实是向中国书法文化本体的一种回归。当然,书法小品并不是大尺幅书法作品的缩小化,而有着其自身的传统要求,其形式也较大幅作品要灵活和多样。

现代语境下的书法创作或书写,无论如何不可能回到古人时候的日常信息传递、文化资料承传以及书斋雅玩等书法状态,因为现代的书法创作几乎都有一种“展示”的要求存在。实际上,书法作品的生活性展示随着建筑空间的变化而产生出不同的形式要求,比如明清时代大幅作品的出现都与那时的建筑空间形式息息相关。而当下房屋建筑中的一般居住空间的层高不超过3 米,从形制上讲,小的书法作品是最合适的,那些大幅作品只适合存在于展厅、大的楼堂会所,远不及书法小品运用广泛。一般来说,书法小品更能表现房屋主人的价值认同和审美品位,“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并且,“‘小品书法’不仅试图为当代书法家、当代社会寻找一个诗性化的视觉空间,而且还与当代占主流的书法展览文化构成了一种反拨的关系。”6正因为如此,书法小品必须要有生活性、当下性、精致性、装饰性,必须有时代气息。

注释

1金伯兴:《金伯兴书法小品集·后记》,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 年。

2《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征稿启事》,《书法》,2013 年第5 期,第125 页。

3、6孟庆星:《小品书法论》,《书法》,2010 年第1 期,第58、60 页。

4邹晓:《浅论中国画小品艺术的审美特征》,《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 年第4 期,第56 页。

5李宁编:《小品文艺术谈》,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年,第42 页。

猜你喜欢
尺幅手札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选登
八大山人的大尺幅行草立轴书法探析
罗振玉致西园寺公望手札解读
遍地青春不开门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我行我秀
书法作品
派对季潮妆速成手札
徐悲鸿师生作品聚首
观《建党伟业》(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