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张义学 张静
俯瞰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退耕还林的坡地上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秋景。
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53岁的闫志雄坐在自家小院遥望着一片葱郁的远山,向记者讲述起20多年前的景象。“那时候,这些山几乎都是秃的,春天、夏天去山上种地,一棵能遮阴凉的树都找不到。”他说,“春天一刮风,黄土、沙尘遮天蔽日。山扛不了风,地保不住水。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有时候连播下的种子都收不回来。夏天,下一场山水褪一层泥,种一茬庄稼剥一层皮,村里人每家种几十亩地,却还要饿肚子。”
为此,1998年6月1日,吴起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关于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小尾寒羊的决定》。与决定同时出台的,是吴起县实行封山禁牧和退耕还林的20字方针: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畜、林牧主导、强农富民。
1999年,吴起县出台了封山退耕政策,在黄土高原上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一次性将155.5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并率先启动了植树种草工程。
“从这里能望见的这些山,都是我们村里的。山上的林子,都是我们村民一棵一棵栽起来的。”闫志雄指着周围连绵的青山对记者说,“在陕北这样干旱缺水的地方,种树很难一次成活,需要经过三年中五六次的补种才能长起来,一片林子往往是‘爷爷孙子五辈树’。”
据了解,一年中的春、秋两季,是陕北种树的最佳季节,像闫志雄一样的吴起农民起早贪黑赶时间植树。为了在陡峭的山坡上种树,农民们把树苗放在背后的背篓中,手脚并用地爬上去。吴起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换来了满山绿树成荫,也赢得了荣誉——吴起成为全国退耕还林县(市、区)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的县份之一。
2000年3月份,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00年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退耕还林试点工作。陕西省林业厅反复调研论证,将这些政策措施结合我省实际,进行了细化完善。省政府制定了《陕西省退耕还林(草)试点粮食供应暂行办法》和《陕西省退耕还林(草)试点资金报账制暂行办法》。最终确定补助标准为南方三百斤、北方二百斤粮食,补助年限确定了五年八年。以在保证不复垦的前提下,能够解决退耕户的生计问题。
据了解,彼时我省很多地区的粮食产量并不高,特别是陕北地区,当时一亩地实际产粮达不到200斤。制定这一标准,主要考虑到:需要退耕还林的地方,基本都是贫困地区,老百姓本来就缺粮,越缺越想开荒多种。只有通过比较高、比较长期的补贴,才能让这些地方的老百姓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期,才能调动起来农民退耕的积极性。
俯瞰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
吴起县种树农民开着拖拉机、三轮车领粮食的新闻画面一经电视报道出来,就在全省各地农村引起了轰动。全省各地农民对照政策标准,踊跃参与“退耕还林”,“吴起经验”迅速在全省推广开来。
“2002年以后,全省全面铺开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陕西省林业局退耕还林办罗奇主任向本刊记者介绍道,“截至目前,我省累计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计划任务3951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778.8万亩,为全国前列。荒山造林1932.7万亩,封山育林239.5万亩,工程涉及全省10个市102个县级单位。国家累计投入我省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00多亿元。我省成为全国退耕还林先进省份,涌现出退耕还林第一市——延安、退耕还林第一大县——吴起县等先进典型。20年退耕还林,塑造了陕西生态建设的绿色丰碑!”
放眼今日延安,春夏秋三季满眼苍翠,一改以往满目黄土的荒凉景象。截至2017年底,延安实施的退耕还林面积1077.46万亩,占到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9.4%,纳入国家计划997.14万亩,占全国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的2.5%,全省的27%。工程涉及到28.6万农户、124.8万农村人口。
据陕西省林业局党双忍副局长介绍,陕西省森林覆盖率由退耕前的30.92%增长到43.06%,净增12个百分点,绿色版图向生态脆弱的陕北地区延伸了400多公里,已经实现了“黄色变绿色,浅绿变深绿,深绿变黛绿”。昔日的陕北“黄土高坡”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秦巴山区如今也变得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富。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8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区年均输入黄河泥沙量由原来的8.3亿吨减少到4亿吨。北部沙区每年沙尘暴天数明显下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范围不断扩大,种群数量逐年增加。总体来看,陕西生态状况已由退耕前的“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转变。
绿色,正在成为三秦大地的主色调。
1999年8月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延安视察,在宝塔区燕沟流域的聚财山上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治理措施,要求延安人民“变兄妹开荒为兄妹造林”,实施退耕还林,建设美好家园。
当时,听到朱总理的号召,革命老区人民群众是一脸茫然。老区群众心里,更敬重开荒种地模范——三五九旅,更喜欢“兄妹开荒”的生产场景,谁有“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观念呢?革命老区的农民,满脑子都是“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勤劳致富观念。
“人民群众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国家经济实力一步一步强大的过程中自我觉悟的!”党双忍副局长给本刊记者深入分析说,“退耕还林20年取得的巨大成绩,我们日益强盛的国家是坚强有力的后盾。中央财政通过粮食直接补贴的方式,有力持久地保障了退耕农民的生计问题。一部分农民进城务工做生意,一部分农民留下来种树,不论务工、做生意还是种树,农民的收入都比过去种粮食高出很多,谁还愿意再开荒毁林种庄稼呢?一年又一年,林木长起来了,看到满眼绿水青山,感觉到生活日益丰盈,谁不高兴呢?农民把‘荒山秃岭’变为‘绿水青山’的愿望迫切了,也觉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20年来,正是从“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的实际出发,在山绿的同时,着力解决好农民生计问题,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达到了“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战略目标。
罗奇主任告诉本刊记者,退耕还林后,广大退耕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粮食生产由开山种地、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少种高产转变;畜牧业生产由自由放牧向舍饲养畜转变;生产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生产方式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退耕还林工程使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生态改善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生态意识明显增强,主动要求实施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渐渐深入人心,陕北的干部群众爱绿、护绿意识明显增强,造林、护林已变成一种自觉行动。正如延安市退耕办主任仝小林所说:“岁月流转,百姓对绿和美的认知,有了全新的维度。生态跨入新时代,也融入万家新生活。”
延安市吴起县铁边城镇三谷尧村退耕还林后的新貌
俯瞰南泥湾观光稻田
退耕农民思想觉悟提高的过程,正是秃岭荒山变成绿水青山的过程,仅仅达到绿水青山还远远不够,留在农村种树的农民,还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才能逐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目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退耕还林20年来,不仅扭转了陕西的生态环境,还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广种薄收难温饱”的生活状况,以生态巨变促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现实美景。
据了解,退耕还林以来,陕西省虽然退耕了1778.8万亩耕地,但是加强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了科学种田,粮食生产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全省年均粮食产量始终稳定在200亿斤左右,与退耕前基本持平。
退耕还林后,延安市过去广种薄收、满山放牧的传统农牧业逐步被高效、集约的设施农业、现代化农业和多种经营所代替。粮食、林果、畜牧、设施蔬菜以及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实现跨越式发展。延安各县扩大了苹果种植面积,不适合苹果种植的山坡,也种植了花椒、红枣、板栗、核桃等经济林木,这些林产品,成为退耕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延安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退耕前1998年的1356元提高到2017年的11525元,增加了10169元。
南泥湾村的史映东在退耕还林后和几个村民合伙办了一个养殖合作社,养了700多头散养猪,一年纯收入17万元。村里还有5家这样的养猪户,家家都富了起来。安塞区雷坪塔村农民张莲莲,带领家人累计植树造林1750亩,如今她在千亩林地里创办生态农场发展林下养鸡,年出栏土鸡3万余只,向西安等地40多家超市供货,以张莲莲名字命名的“莲花鸡”品牌也逐渐打开了市场。2017年,张莲莲的养鸡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80万元。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粮食生产中解放出来,开始从事种植业、养殖业、设施农业、农村工商业和劳务经济,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党双忍告诉本刊记者,“我省还形成了一大批茶叶、核桃、花椒、山地苹果等栽植专业村、专业户,为林业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论陕北、陕南,到处可以看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现实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