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华
(厦门大学 福建厦门 361000)
人类结群而生的生活习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村落,其实相似于当今城市的社区。相当多的农村社区,规模较小,功能完备性不足,落后破败,现状不堪入目。随着“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引发了各级政府和有识的相关人士对人居环境和农村面貌提升的重视,以求针对农村社区目前的发展状态构建其未来发展方向。
村落风貌,是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双重作用下所呈现出的村落形态。诸村落发展轨迹及山水环境的差异性,形成了各村落不同的社会形态人文气息道路布局建筑形制社会风俗等。传统村落历史悠久,发展成熟,因此其风貌特色鲜明,易于提取;而普通的农村社区,规模小,发展落后,风貌认知困难。因此,只有探索创新的分析手法,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规划策略,才能寻求最合理的改造手法为农村社区服务[1]。
①整体性原则。整治过程中强调研究主体的协调统一性,即将研究对象及其周围环境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看待,分析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村落的历史形态文化时,不能忽略所在地区的整体文化及布局。另外,主体构建也要与其构成要素和细部处理相统一,从全范围内对肌理空间建筑形式色彩等进行统一思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性[2]。
②有机更新原则。国内有机更新理论最早由吴良镛教授在菊儿胡同的更新改造案例中得以实践,并获得巨大成功;随后,经过长期总结与发展,形成一整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其理论核心思想:遵循城市内在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文脉,力求动态有机。城市发展模式为动态演进,而在农村采用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手法取代大刀阔斧推倒重建式的整治手法,更能保护文化肌理,并将更有益于“乡愁”的构建与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
③人本主义原则。村落整治过程中,应充分基于对人性需求的思考,考虑村民对社区空间的需求,而不是基于管理者意愿和城市发展范式等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人性尺度宜人空间的构建,反对大规模式的以开发商主导的建设行为。
基此,本文以福建省漳州市大径村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村社区的调研,探析其整治策略,助推闽南农村社区面貌的时代性更新。
大径社区,隶属于福建省漳州龙海市港尾镇,依山傍海而建,远眺厦门经济特区,周边环绕双鱼岛普照寺南太武山南炮台等著名景点。对外交通主要依赖于南滨大道漳州港等,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大径村周围农田,果树山体环绕,自然环境优良,物质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更有南太武高尔夫球场等高端人群的场所,教育资源丰富,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位于西侧,是大径社区主要经济带动区。
(1)街巷空间
整个社区以台湾街为中线,分为东西两部分(图1)。社区东部路网密集,通行能力强,布局开放,发展较快。西部以村内小道为主,交通闭塞,发展缓慢。虽然社区面积远小于村落,但空间类型丰富,其街巷类型主要可分为商业型生活型交通型综合型4种。
图1 商业型街巷标示
台湾街及临街道路为商业型,台湾街道宽4m左右,两旁建筑层数多为3层,建筑形制单一,多为下铺上宅式,白天店铺开张,街巷空间向室内延伸,沿街店铺向远处延伸,形成线性商业区。店铺种类繁多,以餐饮业为主,业态布局形成的主要原因与大学生在此活动行为密切相关。街巷尺度亲切,围合感较强,立面装饰丰富。由于此地商业面向对象以大学生为主,因此存在人流峰值的情况,受季节,时段影响较大。
生活型街巷两侧多由居住建筑组成,是社区中最普遍存在的街巷类型,巷道规格不一,建筑正立面面向街道,建筑一层局部内凹,形成檐下空间供人们生产活动,是大人们乘凉孩子们嬉戏的主要场所,充满生活气息,温馨而又闲适。
交通型街巷两侧多由建筑山墙或围墙排列组合而成,功能单一,仅需满足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需求。在大径社区此类街巷存在较多,但其功能主要多为满足行人通行,一般行走环境较差,道路较窄,1.5m~3m不等,立面简洁,少有装饰。
综合型街巷是以上几种街巷功能的结合体,以居住建筑为主,并分布商业活动空间等场所,方便居民生活。
(2)公共活动空间
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曾将人们在户外产生的活动划分为3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以及社会性活动[3]。对于村民来说,必要性活动是不受外部环境干扰所发生的活动,包括生产劳动吃饭等,自发性活动包括散步交流等,社会性活动包括节庆风俗活动等。农村社区规模小,公共空间匮乏,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因此,构建积极健康的交往空间,对于社区良性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①入口空间
社区入口:城市主干道进入社区的主入口,是社区形象的第一展示面。大径社区入口空间,是一个三角形广场,四周建筑破旧,整洁度差,绿化景观缺乏,严重影响社区整体形象,是风貌整治中的重点区域。
②节点空间
节点空间指供组织村民交流集会活动的点状空间。闽南村落中戏台空间作用重大,是村内举行重大节庆活动的主要集散地,在建村之初开始兴建,随着岁月流转持续改建,从未消失。在某种程度上说,社区内公共活动空间就像纽带,联系着人们的交往和生活,有利于邻里关系的共建和村民关系的维护。但目前大径社区戏台广场的公共联系性在逐渐减弱,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公共空间设施的吸引力降低有很大关系,因此需要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4]。
③建筑外部空间
社区内大多数建筑为新建或改建,传统闽南大厝的身影已鲜少看到。建筑布局混乱,未得到合理规划,类型多样,新旧不一,整体外立面呈红黄色调,在色彩上继承闽南传统建筑。就建筑单体而言,建筑立面单一,无过多装饰,一般为3到4层,建筑一层会局部内凹,创造檐下灰空间,以达到遮风挡雨的目的。这类建筑实用有余,美观不足。
(1)技术分析
空间句法分析大径社区系统整合度如图2所示。依据空间句法理论,整合度代表的是所在地点的可达性,整合度越高的空间可达性越强,更容易吸引人流[5]。对于一个旅游发展吸引外来人流的社区来说,高整合度的空间更容易聚集人群,有利于其商业空间分布。图2中表明台湾街整合度最高,这与该社区实际情况相契合,台湾街是社区内主要交通要道,是商业与人流最大的集中地。社区外围环路整合度基本高于内部空间,说明穿越社区内部到达社区边缘十分便捷。
图2 大径社区系统整合度分析
图3表达的是大径社区道路选择度分析。一个空间的选择度越高,表明这个空间吸引穿越交通的潜力越大,这与整合度分析的结果相一致[6]。
图3 大径社区系统选择度分析
(2)整治策略
综上分析得出,台湾街为社区内主要交通干道,道路宽度过于狭窄,人车混行,临街建筑破败不堪,影响整体视觉感受。建筑违章搭建和广告牌的设立,占据道路情况严重,使原本窄小的道路更加显得局促不堪。局部道路遭到损坏,未得到及时维修,致使交通不畅,车辆滞留。所以,在街巷整治策略中,应充分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和现状感受,对主要交通干道的维护放在首位,适量拓宽道路,清除占道物,修复破损路面,街区立面进行合理改造,改善形象面。对于社区内部小型道路而言,以清除占道物修复路面为主。
大径社区在悠久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特有的社区风貌,由于城镇快速化发展,大多数传统民居被楼房式农村自建宅代替,造型单一,千篇一律,丧失了原本闽南地区的地域性与历史感。另一方面,社区建设模式一般为“自下而上”,村民的自主性建设造成了建筑立面混乱,私搭乱建严重。值逢此次大径社区立面改造的契机,如何应对当下风貌混搭的局面,借助提升空间环境品质契机,打造鲜明风貌,是整治实施的当务之急。
(1)商业型街巷建筑立面整治
沿街立面是对外的形象面,是整治的重心,但整治的原则不同于城市里的大拆大建,而是在原有建筑格局上进行梳理,拆除违章搭建(图4),增加立面细节,统一广告牌与门窗,协调局部与整体整体与大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且总结了当地传统建筑元素,研究其与现代化建筑风格相协调的方法和路径,将传统元素提取简化再创造,将大径村建设成为富有地域特色的新型社区(图5)。如:闽南传统屋顶形式以轻灵飘逸,线条张扬的燕尾脊,圆枋脊为主,现有的农村自建宅以平屋顶为主,改造策略提取传统屋顶弧线形式,简化多余线条与复杂的山墙装饰,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建筑材料,改善社区第五立面形象(图6)。除此之外,采用闽南传统红砖和骑楼贴面的方式增加立面装饰与风貌特色,塑造地域文化。
图4 原大径社区台湾街入口
图5 大径村台湾街入口(改造后)
图6 屋顶形式演变
(2)生活型街巷建筑立面整治
生活型街巷主要位于社区内部,建筑整治主要以美化街道立面方便居民生活为主,不需要过大程度改造,即将混乱的广告牌电线电缆统一梳理合理布置,裸露的空调机位遮蔽处理,拆除私搭乱建,清除街道随意摆放的私人物品,外墙面色彩重新调整,增加景观节点。总之,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进行相应特色处理。
原有社区绿化景观不足,整体空间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和生态性。所以,在整治过程中对症下药,合理植物配置,积极选用本地物种,分层次分空间营造不同的绿色空间景观形象。大径社区重点改造了南徐大道沿侧,古榕公园和古厝公园,点线结合,全面提升社区生态。
据调研,加大政府推动与实施力度,促进村民自主参与,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理念,充分调动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注重居民诉求,建立相应制度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明确相关部门的监督职能,为该社区整治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该整治策略经验,即遵循原有风貌肌理,打造宜居生活环境为目标,采用“微更新”的整治策略方案,进行合理化的功能整合,活化空间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深化细部设计,以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方式进行整体空间优化。
再次,传统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闽南地区文化类型多样地域性显著具有很强的识别性,理应得到正确的保护和传承。因此,大径社区改造,立足尊重传统风俗习惯继承和发扬物质实体与精神气质,充分发掘了地域特色,如传统闽南建筑屋顶的现代化表达,骑楼样式的引入,线性的立面形式和建筑材料与色彩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