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通微”)的创办者、高级工程师张常书,奋斗在腐植酸产业发展第一线,一干就是53年。如今,耄耋之年的他,本该退居二线,然而腐植酸产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感,召唤他重返一线,为腐植酸事业发展继续奋斗!
2015年,七十七岁高龄的张常书正式退休。原本他打算回老家江西萍乡享受天伦之乐,然而很多客户慕名而来,寻求技术合作。因为对腐植酸的执念,他总觉得有一种使命感在召唤自己,所以他选择了一些有价值的项目,重新走上了“长征路”。他在家里建立了腐植酸实验室、办公室——打印、传真、扫描样样俱全。过去有文秘,现年近八旬的他自学电脑办公,很快就能独立完成电子文案、电子邮件等。他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学习、研究、试验,年轻人做不到的,他这个地地道道的老腐植酸人做到了。同年3月,为了解决腐植酸抗硬水等问题,他对腐植酸进行改性研究,并与武汉汉龙氨基酸厂合作,在武汉纱帽街创建了“氨基黄腐酸”“矿源生化黄腐酸”生产基地,为我国腐植酸产业又增加了两个新产品,且这两个新产品已于2016年年底投入工业生产。
2016年,张常书经过3年奋斗研制成功的木霉生物腐植酸发明专利正式获批,为我国生物腐植酸定向发酵找到了一条新途经。这期间,他还研制成功了腐植酸液体肥、土壤改良剂、修复剂等10多个新产品。同年,他应邀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清华启迪科技园考察,在多晶肥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晶聚能腐植酸的新设想,得到了对方的认可和赞扬,并当场被聘为首席科学家,委任他为“多晶聚能腐植酸研究所”所长,从事“多晶聚能腐植酸”的研发工作。亦是同年,他应邀到新疆沙湾县办厂推广,通过600亩棉花、玉米、辣椒和西红柿上的肥效试验,证实了每亩10 kg多晶聚能腐植酸可替代化肥,被当地传为佳话;该产品经新疆农业科学院试验验证,肥效明显。
2017年,张常书在广西防城港又建立了新的家园。他人在哪里,腐植酸实验室就建在哪里,新家同样既有实验室又有办公室。这次,他不但要做室内实验,还要做田间试验。他住在海边,就在附近开垦了5处荒地,但是因土质很差,种植后都没有成功。最后他爬上200 m高的月亮岛,开荒、种地、做试验,还种植了300多棵松树绿化岛屿,很快建成了高山试验田。因缺水,他要从3 km远的家里提水过海,护苗应急;烈日当头似火烧,汗流夹背热难熬,如果没有超常毅力,很难完成试验任务。一年多来,他在新家园对30多种作物、600多个配方进行了1500多次试验研究,包括木霉生物腐植酸、多晶聚能腐植酸、生物有机肥、液体肥等,为腐植酸肥料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同年6月,印度尼西亚一家投资公司拟在防城港创建年产30万吨的泥炭生物腐植酸厂,邀请他参与技术合作。利用国外优级木本泥炭,不仅对生产木霉生物腐植酸和多晶聚能腐植酸等新产品十分有利,而且还能保护我国泥炭腐植酸资源,所以他毅然决定挑起重担、继续投入研发,为腐植酸产业的跨国发展再做新贡献!
别人都说张常书一点也不像八十岁的老人,做起事情来怎么这么有精神?他开玩笑说,是腐植酸使他青春焕发、红光满面!认识他的人常常劝他,累了一辈子,该享受了。他却笑着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腐植酸与我终身为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