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韬,张云宁,欧阳红祥
(河海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20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逐步显现,人们开始将环境保护纳入发展问题的考虑中,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框架。2016年,国家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目标下,城市交通也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少污染、安全等特点,是可持续交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有学者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义[1],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2-3],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4]。在此背景下,识别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各因素间关系,据此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建设尽早实现可持续目标。
基于可持续科学[5]的概念和交通可持续性方面的已有研究[6-10],笔者认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可持续性绩效是指在建设的全寿命周期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维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技术5个方面平衡、协调的表现和效率。
通过查阅城市交通及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文献,整理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的相关条款,逐一提取可持续性绩效的影响因素,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为对上述13个影响因素归类,采取问卷方式对具有3年以上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参与经验和相关研究学者进行了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9个公因子。其中城市规划、政策制度分别为公因子C1和C2。城市形态也是对城市空间状态的一种描述,故可将城市形态与城市发展空间合并为公因子C3城市空间状态。城市财力、政府支持、房地产发展状况和城市工业化程度都是对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具体特征的描述,因此,可将这4个因子合并为公因子C4城市发展阶段。设计运营理念、运营管理能力、信息化及智能化技术的合理使用分别为公因子C5、C6和C7。系统可靠性和设备系统匹配与集成分别为公因子C8和C9。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可持续性绩效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各类因素进行维度划分,有助于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对影响因素间关系进行测度。涂颖菲等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发展入手,从政府层面、运营管理层面和使用者层面解构了其发展内涵。万永兵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概念(即经济、社会、环境层面),加入了安全和空间层面,认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应包含这5个层面的内容。蒋孝成[22]通过文献研究认为政策、社会、技术创新和市场是影响低碳交通发展的主要因素。柳林等则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分为观念、经济、规划和设备等。
表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影响因素提取
笔者通过分析已有文献的维度划分标准,结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实际运营情况,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影响因素维度划分为政府行为、城市条件、观念和技术能力4类,并将前述9个影响因子归类,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影响因素维度划分
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是运用图论和矩阵的计算方法,对复杂系统中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程度进行分析。由于DEMATEL方法可分析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目前已经在系统工程、管理科学领域得到了大量应用[23]。DEMATEL方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建立回答矩阵。根据已经识别得到的n个影响因素,选择专家对其打分,以0~5为评价标度,数值越高,则对应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越强。令zij表示专家对系统中因素i相对因素j的影响程度评分,则矩阵Z=[zij]n×n为专家的回答矩阵。
(1)
其中,i=1,2,…,n,j=1,2,…,n。
(2)构建直接影响矩阵G。将回答矩阵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初始直接关系矩阵G=[gij]n×n。gij的计算方式为:
(2)
(3)将矩阵G进行矩阵变换,得到规范化矩阵N。计算公式分别如式(3)和式(4)所示。
N=S×G
(3)
(4)
(4)计算综合影响矩阵T=(tij)n×n:
N(I-N)-1
(5)
式中:tij为反映因素i对因素j的综合影响程度;I为单位矩阵。
(5)计算系统中各因素的影响度D、被影响度R、中心度(D+R)和原因度(D-R)。
(6)
(7)
式中:Dj为因素j对其他所有因素的综合影响程度;Ri为因素i受其他所有因素影响的综合程度。中心度表示因素在系统中的重要性程度,而原因度则表示因素与系统中其他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若原因度为正,则表明该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为原因因素;若原因度为负,则表明该因素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为结果因素。
2.2.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影响因素计算
依据表2和DEMATEL方法的计算要求,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电子邮件发放问卷,参与专家包括南京市2名政府交通部门人员、3名学者、6名城轨项目参与人员(业主2名、设计方2名、建设和运营方各1名),并要求根据南京市实际情况填写问卷。计算得到综合影响矩阵T,如表3所示。计算得到各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如表4所示。
表3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影响因素的综合影响矩阵T
表4 各因素的综合影响关系
2.2.2 结果分析
(1)中心度分析。由表4可知,从类别来看,B3观念中心度数值最高,主要由于其包含的因素较多。摒除影响因素个数的影响,则中心度最高的为B1政府行为,其次为B3观念,而B2城市条件和B4技术能力的中心度较低。这表明政府行为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的影响最为重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发展需要相关政策制度的引导和规范,政策先行,才能带动行业、企业朝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的方向迈进。同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参与人员通过项目实体的建设和运营,实现各自的设计、技术和运营理念的达成,这些理念又直接作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可持续性绩效。
因素层中,中心度排名前3位的因素依次是:城市规划C1、设计运营理念C5、运营管理能力C8。其中,城市规划中心度最高,为7.04,表明在现阶段,规划因素仍然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最重要的因素。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可以预先设计好城市未来交通发展的路径,同时也能将轨道站点与周边配套设施建设相结合,使交通发展真正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前瞻性的城市规划可以使有限的城市通道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因此,城市规划应作为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设计运营理念C5和运营管理能力C8的中心度分别为6.94和6.90。目前,中国轨道交通在以平均每年20条线路的规模发展,但大部分线路并未实现盈利,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在运营过程中都出现过客流拥挤、疏散困难等情况。这与系统设计、运营模式相关,也是运营管理主体能力不足的体现。一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建设时,盲目追求新技术的使用,而未能考虑实际的运营需求和技术与设备、系统之间的匹配和协调,产生资源浪费。设计换乘时不考虑以人为本,使得乘客花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因此,改变陈旧的设计运营理念,将设计运营贴近现实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而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薄弱环节,运营管理能力应作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重要评判标准和发展对象。系统可靠性C9排名较靠后,表明这个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的影响并不突出。经分析认为,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运用的各类技术,如综合监控系统、全自动驾驶技术等,已经可以实现列车的平稳可靠运行,单方面提高技术水平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的提升意义不大。各项技术之间的协调、与运营需求的匹配才是更应该关注并改善的问题。
(2)原因度分析。从类别来看,B1政府行为为原因因素,且原因度最高,表明政府行为应作为主要调控对象,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同时B3观念的原因度为负,表明观念层次的因素可以通过对其他层次因素的调控加以改变。
在因素层中,原因度排名前3的因素分别是:政策制度C2、城市发展阶段C4和设计运营理念C5。这些因素应作为主要调控对象,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经过近三十几年的发展,国家对于轨道交通的相关政策已较为全面,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招标中技术要求过细,抑制企业自主性;过多的分段招标使得设备系统缺乏协调性等。应通过完善政策制度,从源头上指导和规范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
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交通需求和城市财政支持能力均有不同,因此其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城市发展初期,交通需求小,财政收入少,因此对于轨道交通的支持有限,站点周边开发带来的收入有限,此时应以政府投资、补贴运营收入为主。而在城市发展中后期,城市扩张,大量人口涌入,交通需求扩大,财政收入增加,同时房地产价格上涨也使得站点周边开发带来的收益提高,此时政府只需要前期的部分投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依靠自身收益即可覆盖建设和运营成本。因此,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应与城市发展阶段相协调,这样才可以实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设计运营理念通过影响技术使用、设备系统匹配与集成,进而对运营效果产生极大作用,最终影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可持续性绩效。
城市空间状态C3、信息化及智能化技术的合理使用C6和设备系统匹配与集成C7的原因度都为负,表明这3个因素为结果因素,易受到其他原因因素的影响。通过完善政策制度、提高城市规划的前瞻性、改变设计运营理念等,可以使这些因素产生变化,进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
笔者通过运用DEMATEL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行为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最重要的因素,其中城市规划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应作为政策调控的重点对象;设计运营理念的改变是调整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绩效的重要步骤;政策制度完善和调整是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发展最易操作且有效的手段。
根据上述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①注重政府层次的行为措施,尤其是城市规划,在前期规划时将轨道交通网线布局及站点周边建设考虑在内。借鉴香港地铁TOD发展模式,通过站点周边房地产开发运营带来的收益,使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与城市建设相协调,进而提升可持续性绩效。②推进设计运营理念转变。大力推广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意识,增加相关技术和知识研究的投资水平,建立相应的专家机构以供咨询,从整体改善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意识。紧密贴合城市实际交通需求进行设计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实现便捷、可持续的轨道交通发展。③根据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实际操作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政策调整和规范,建立轨道交通统一行政管理机构。从政府监管和财政补贴两方面入手,推广集成设计与招投标、一体化机电系统整合,发挥企业主体在市场中的自主创新作用,减少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