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田,孟昭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国际交流学院,上海201209)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细分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本文讨论的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招收对象也以中国学生为主)(原对外汉语专业)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和改革开放需要应运而生的专业,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在设立之初曾出现过粗放型增长,全国地方高校纷纷申办该专业,但申办后却没有结合学校所在地的人文、地理环境以及本校实际情况,明确该专业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近10年来,学界逐渐注意到这一问题,除了将专业名称从“对外汉语”改为“汉语国际教育”,明确了专业的内涵和外延外,还对该专业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1-2];同时还有不少学者[3-7]或从宏观上把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或结合所在学校的做法从微观上探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索,笔者发现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与发展的论文不多,但这方面的确值得挖掘和深思。一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内涵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这类高校中有不少已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二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高度一致,该专业在此类高校中有较好的发展潜力。本文首先梳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概况,接着分析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该专业的特点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高度一致,并着重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的具体途径。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原名“对外汉语”专业,1985年全国第一批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仅有4所,分别为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为适应新形势发展,2008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增设对外汉语专业,当年开设这个专业的高校就有138所[8]。2009~2011年全国设置该专业高校有所回落,连续3年低于20所。到了2012年又开始有所上升,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又超过了20所[9]。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342所高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从2013~2017年,每年都有新增该专业的高校,2013年新增17所,2014年新增4所,2015年新增19所,2016年新增12所,2017年新增9所,该专业的开设为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和汉语推广与传播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国际地位、经济实力以及开放程度有直接关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以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深入人心,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笔者相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确立之初用的是“对外汉语”这一名称,直至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以下简称《专业目录》)才将对外汉语专业与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专业正式合并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专业的名称应准确界定该专业的内涵和外延,概括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反映出该专业课程体系性质。从“对外汉语”到“汉语国际教育”的转变,一是表明国家更加注重汉语推广力度,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推广和传播汉语的能力,该培养模式可以加快汉语从“请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二是扩大了教学对象的范围,“对外汉语”这一概念是从国内视角出发,对外国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实际上,该专业的招收学生不仅仅是外国留学生,还有很多是想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中国学生,特别是笔者研究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招生以中国学生为主;三是更改名称体现出该专业的“国际化”特点,同时也表明汉语教学将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教学转变,这一点从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也有所体现;四是教授内容从以普通话和中国文化为主逐渐过渡到重视区域语言变体与本土文化,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汉语国际教育更应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文化特色。“汉语国际教育”这一名称不仅对教学内容、教材有新的要求,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汉语教师能够具备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视野。
随着专业名称的更改,该专业更适合设置在国际教育学院或对外汉语学院,而非按照传统做法设置在文学院或外语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设立之初,随着全球“汉语热”持续上升和全球汉语教师缺口增加,该专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由于对汉语学科性质认识不是很清醒,因此未能就增设该本科专业的条件做出明确规定,结果出现一拥而上的状况,一些没有条件的高校也纷纷增设了这一本科专业。”[8]这一结果直接导致不少地方院校纷纷效仿较早开设该专业的4所重点高校的办学模式,走研究型发展道路,沿用老牌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际汉语教师为主要抓手,但限于学校影响力、教学资源、地理位置等因素,地方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同时也缺乏竞争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和发展成了最大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里,该专业定位不清、走向不明的问题更加严峻。
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其实高度一致。根据《专业目录》,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着重强调了“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这一培养目标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内涵建设“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为目标,更加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10]高度契合和匹配,都强调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对接,与今后岗位需求匹配。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宜继续延续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而应结合所在区域地理位置、经济特色,利用学校的优势学科,整合校内资源,细化培养方案,重新设置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和个性化特点,形成错位竞争,走出一条具有应用型本科学院特色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道路。
总体来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应与国家政策相一致、与地区发展相契合、与学校定位相匹配。
目前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升,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扩大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国与国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深入,更多的外国人想了解中国的国情制度、经济状况,学习中国的语言,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这些因素都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但可以培养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五通”的中坚力量,还可以逐步缓解国际汉语教师紧缺的现状。
华东地区经济发展态势普遍较好,对外交流频繁,特别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已然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的主要窗口之一,该地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态势良好且就业率较高。以上海为例,目前共有7所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和上海杉达学院。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院校;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为上海市属高校;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和上海杉达学院则为民办高校,这几所高校每年招生人数基本在300~350人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近3年的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5%左右。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统计显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比,签约率和就业率都有明显优势,远远高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同时也高于传统的英语、日语和德语专业,在就业前景上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与上海7所高校相比,江浙皖地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态势更加迅猛,此三省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均在全国起步较早且发展迅速,共有55所高校先后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除以上两方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想要寻求更好的发展更要契合所在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里,除了契合学校“职业导向”高等教育的办学方针外,还应针对所在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学校的优势学科所积累起来的强大师资力量和完备课程体系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最终积极服务学校的优势学科和国际合作交流的发展。如所在高校属于金融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则应该利用学校优势学科和资源着力于商务汉语人才的培养;如所在高校属于政法类院校,以上海政法学院为例(上海政法学院的文学与传媒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汉语国际教育方向),该校汉语国际教育方向则立足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这一平台,以培养区域性汉语国际教育和经济服务人才为目标;如所在高校属于工科类院校,该专业可充分借助学校工科类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的积淀,侧重培养服务新兴工业、产业发展的国际汉语人才。总而言之,不管高校的优势和特色在哪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都应契合所在院校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为该校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做出应有贡献。
本节将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培养方案的细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以及实习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具体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途径,以期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尝试和探索。
4.2.1 注重“外语(英语和第二外语)+国际化+实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仅注重学生汉语言文学功底的培养,同时需要强化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应结合所在学校国际化办学积淀和已有办学资源,加强学生的第二外语学习,如俄语、泰语、韩语等。利用国外大学的联合培养和相关短期交流项目,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在人才目标的设定上要对标所在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突出各自的办学特色,形成错位竞争。
与其他文科专业相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显示出更强的“证书导向”和“职业导向”,在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设置上应该突出“双证融合”的特点,细分课程模块,找准认证考试科目模块与专业课程的对应关系。笔者参考《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根据大纲的具体标准要求,一一对应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相关课程,如表1所示。
表1 认证考试标准与专业课程对应关系Tab.1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ertif i cation test standard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这种技能训练不仅融合在相关课程里,更集中体现在实践实训中,因此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选择更加宽广,就业方式更加灵活。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4.2.2 高度整合资源,细分培养方案
与学术型高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上是弱项,因此想办出具有吸引力的专业更需要举全校之力、用全校之资源,达到资源的高度整合。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灵活利用所在高校的现有资源,如教师、实训场地或现有的各类交流平台。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实现教师和课程之间的共享,如在“中华才艺技能”“跨文化交流”“中国商务文化”等特色课程中充分利用其他学院现有的资源,形成资源之间最优化配置。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应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细分出不同的培养方向。除了专业基础课外,根据培养方向在高年级设置相关课程模块,如培养具有商务知识背景的应用型汉语人才则需加强“涉外文秘”“商务礼仪”“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的比例,加强学生此方面的能力训练。
4.2.3 构建动态的、连续的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4个方面: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11]。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加强实践课程的比例,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的能力和处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文化休克现象。为满足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课可分为3大部分:基础性实践课程模块(包括汉语和外语类口语、写作实践训练、中华才艺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内容)、技能性实践模块(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汉语口语测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等内容)、职业性实践模块(主要是国际汉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等内容)。
考察发现,不少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主要指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实践类课程课时数较少,且主要集中在第三和第四学年。这样的安排不仅远远达不到实践教学的要求,同时不符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应贯穿于整个四年的学制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应有所体现,并从基础性实践向技能性实践和职业性实践慢慢过渡,鼓励学生积极考取《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引导职业规划,体现其动态性;同时实践课程要求将第一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在学生与留学生“结对子”的汉语辅导中、各类文化交流项目参与组织中以及竞赛活动的磨练中确保实践效果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4.2.4 夯实国内实践基地,搭建海外实习平台
(1)夯实国内实践基地。地处华东地区的高校具有天然的产教融合优势,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可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继续夯实和拓展国内实践基地。实习基地既可以是其他高校或文化培训基地,也可以是相关企业公司,国内实践基地为学生实习锻炼、拓展视野提供了平台,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实现学生在职业心理、专业技能和学科知识上的“零距离”转化和对接。
(2)搭建海外实习平台。地处华东地区的高校长期以来都有与国外高校合作的经验,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国家对高校在国际交流和合作等方面则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高校应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与国外大学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交流合作,积极搭建国外实践平台。海外实习可以先从教师和学生的短期交流合作开始,如3到6个月,在互相熟悉和适应的情况下,寻找各自的共同点,再拓展到1年到2年的联合培养,达到互通有无、扬长避短的效果。海外实习基地的搭建使学生在国内进行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在国外完成定向实践,切实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同时,海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和教师都有机会接触到国外教学的真实环境,真正面向世界、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得以开阔,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提升,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担负文化传播和推广的友谊大使。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虽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永远是并存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道路不应该固化为一个模式,在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注重国际化和应用型特点同时,也需研究该专业如何进一步发挥地域优势,如何更好地契合所在学校的发展定位,如何高效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和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向更加灵活和开放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和高校人才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