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讲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作画工具为毛笔、墨、国画颜料和生宣、熟宣纸,与其他西方艺术形式相比,工具材料简单,但表达内容大到山河气韵、万象云烟,小到虫鱼瓜果,无所不能。水墨画属于中国画,通过水和墨色的奇特变化,以线条、皴点、面塑造画面,表现出墨的焦、浓、重、淡、轻五色。
目前我国学龄前儿童的美术形式种类丰富,有泥塑类、丙烯画类、油画棒、水彩、版画、综合绘画形式等等。但水墨画由于技法掌握有难度,多用于小学高年级、中学阶段开展教学。水墨画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主体,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而深厚的文化传统,培养学龄前儿童的水墨兴趣,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重任。本文探索水墨画在学龄前儿童绘画中的开展,促进儿童的绘画向更广阔的艺术领域发展。
中国画是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绘画表现形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表现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因此在世界画坛自成一个体系。中国传统水墨画讲究笔法和墨法,有五笔七墨之说。具体理解为用笔用墨的浓、淡、枯、湿、勾、皴、擦、染、点和泼墨、积墨、破墨、焦墨。学习的方法也以临摹古人的画作为主要学习手段,力求在临摹的过程中刻苦学习古人的笔法和墨法。中国传统水墨画讲究“气韵传神”,讲究水墨韵味和美的意境。
学龄前儿童绘画是在表达儿童内心所想、所向往的景物事件,是孩子个性和情感的反映。儿童的绘画是独具创造性的,毕加索曾说:“我一生都在向儿童学习绘画。”儿童的绘画不应在绘画技巧上限制太多,否则会影响儿童的表达创作的欲望。儿童的绘画是天真烂漫、充满想象的。
中国画是用笔墨达到画面的气象、色彩、意境、品位。用笔讲究“五笔六法”,画线时讲究粗、细、曲、直、刚、柔、轻、重的变化。用墨讲究干、湿、浓、淡。画法也有没骨画法、写意、白描、重彩等等。这些传统技法对于想象丰富、个性喜好分明、控制能力不强的学龄前儿童来讲,掌握起来十分有难度。如果一味地要求儿童学习笔墨技法,强调笔墨技法,会使得儿童的个性和想象力无法施展,儿童会单纯理解为技法就是水墨画。学龄前儿童的水墨画教学启蒙中,要尊重儿童的发展特点,不将传统技法作为主要的教学点。
不强调技法,也不是儿童可以随意用笔在宣纸上涂鸦,还是需要将适合的可掌握的技法传授给儿童,让学龄前儿童感知黑白,感知水分多少和墨的浓淡的关系,以及和宣纸产生的变化,将这种变化效果和生活中常见的景象联系。例如干枯皴褶的表面用什么样的墨色笔法来表现,流动温柔的感受用什么样的水墨来表现。利用视觉、触觉、听觉、心情等多方面感受来和笔墨的意境相联系。绘画中应以兴趣为主,注重培养儿童对水墨画的兴趣,学习水墨韵味,使儿童能够利用简单的水墨技法,去表达他们愿意表达的画面。
中国传统水墨画教学中,临摹是很重要的一项教学手段。临摹作为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法,对学习者学习水墨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都有不可罔视的作用。临摹讲究对临、背临、意临。目的是学习领会古人的笔墨技巧和表现手法,了解和掌握中国画的传统方法和规律。清代董棨在《养素居画学钩深》中也说:“初学欲知笔墨,须临摹古人,古人笔墨规矩,方圆之至也。”中国画的学习自古以来都是十分重视临摹。我们常见的儿童水墨画教学范例,也有很多临摹白菜、喇叭花、金鱼等的教学方式。临摹可以使儿童学到笔法、墨法,是一种可以使用的教学方式。但在学龄前儿童水墨画教学中,单纯以临摹为主的教学,不免会使儿童缺乏想象和创造,儿童的作品如出一辙,失去了儿童绘画天真烂漫、不拘一格的特征。
适度将临摹和写生与想象结合起来,写生可以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图形的记忆能力,比起临摹“梅兰竹菊”那些题材,与儿童生活相关的物品写生,更能增加儿童的绘画兴趣,使儿童的绘画更加带有情感与想象。儿童的临摹对笔、墨、章法不过多强调临摹的相似程度。
儿童的绘画是一种内心感情的抒发,是促进其身心发展的一种活动,儿童在绘画的表达过程中逐步树立自信。在儿童绘画教学中注重儿童画出他们心中所想,发展儿童的审美能力。当儿童水墨画不再追求技法,不再一味临摹古人名画,去关注到儿童自身发展的层面,儿童利用简单的笔法和墨法,表达身边的事件、情景,去思考创作如何利用水墨表达浓烟滚滚、雾气蒙蒙、水波荡漾,和动物的毛茸茸的可爱毛发、沧桑的老树皮等。把这些技法融入儿童自己的画面中,水墨韵味和儿童绘画的灵动浪漫碰撞,产生的画面效果,是充满生动气息的儿童水墨。
学龄前儿童的水墨教学设置中,可以采取儿童喜爱的游戏方式。曾有教师利用音乐的律动节奏,让儿童一边听着时而舒缓、时而欢快、时而铿锵有力的不同节奏,一边画下笔中的线条。这时儿童在画的就是音乐给儿童的内心感受,带来的律动。有的课堂,让孩子们用触觉去感受粗糙、柔软、光滑的不同物体,然后用线条、墨迹,或点、或擦的方法去表现刚才摸到的感受。儿童并不知道刚才摸到的形是什么,所以画出无形但是有感受的画面。有的课堂中,用吸管往水中滴墨,等墨渐渐散开,再继续滴。最后用宣纸去吸收水墨,形成画面。这些都以有趣味课堂的形式,让儿童感受笔墨的意境,同时也受到儿童的喜爱。
总之,在学龄前儿童水墨国画启蒙中,需要研究更加贴近儿童生活、更有趣味、更符合儿童天性的教学形式。在释放儿童的想象和表现力、增强儿童自主性的层面上,适度逐渐传授中国博大精深的水墨文化,培养儿童的水墨兴趣,培育我国水墨文化的传承人。